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10: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

旅发〔2016〕1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旅游发展委员会(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厅、局)、公安厅(局)、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环境保护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交通运输厅(局)、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体育局:

目前,我国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自驾车旅居车(又称房车,下同)旅游是发展速度快、消费潜力大的领域。为了促进我国自驾车旅居车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增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发挥其引领旅游消费和投资的积极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部署,满足国内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推进政策创新,加强规划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服务功能,强化规范管理,促进产业协同,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发挥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引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载体。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策协同。把补齐政策短板作为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基础。推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有机融入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中,突破发展瓶颈,发挥政策合力,为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二)坚持系统推进。系统谋划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线路和营地网络,促进线路和营地合理布局、选址科学、结构优化。全面推进自驾游公共服务、汽车租赁、自驾车旅居车旅游装备制造等保障体系和关联配套建设,推动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三)坚持融合发展。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同农业、林业、文化、健康、体育等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农村精准扶贫的融合式发展,探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放大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的辐射带

—1—

动作用。

(四)坚持生态环保。将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生态放在首位,牢牢把握保护优先、轻量开发、永续利用的理念,坚持走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重点建成一批公共服务完善的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目的地,推出一批精品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线路,培育一批自驾游和营地连锁品牌企业,增强旅居车产品与使用管理技术保障能力,形成网络化的营地服务体系和完整的自驾车旅居车旅游产业链条,建成各类自驾车旅居车营地2000个,相关政策环境明显优化,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初步构建起自驾车旅居车旅游产业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规划指导。编制出台国家旅游风景道、旅游公路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规划,加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丝绸之路沿线、长江经济带等重点旅游区(带)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形成国家旅游风景道自驾游营地服务体系,积极推动跨区域、跨境自驾游产品组合和线路合作。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编制本地区自驾游目的地、线路和营地的发展建设规划,推动构建以高速公路、高等级旅游干道为纽带,以地区风景道、旅游公路、自然风光带为廊道,以景区景点、山水生态区、户外运动区、乡村旅游区、休闲农业区等为依托的自驾游旅居车旅游网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要编制年度营地建设计划。自驾游旅居车旅游线路和营地发展规划要与本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相衔接。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交通主干道、重点景区与营地的连接道路,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改造升级。围绕自驾游道路交通网络,完善旅游交通和营地标识。鼓励国内汽车生产商和自驾游服务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智能服务平台相关产品和设备的深度开发,提供自驾游线路导航、交通联系、安全救援和汽车维修保养等配套服务。制定出台《自驾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导则》,引导各地完善自驾游设施和服务体系,支持重点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目的地建设完善自驾游服务中心、加油站、维修站、停车场、旅游厕所、观景平台等服务体系。

—2—

(三)加快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积极发挥社会资本在建设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中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围绕重点旅游线路建设连锁经营的营地系统。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建设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积极引导依托交通集散地、景区景点、各类公园、各类体育设施等,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建设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特色突出的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对纳入建设规划的营地,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因地制宜引导城镇水、电、气、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管网向营地建设区延伸。在旅游扶贫重点村、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营地,可给予适当补助。大力推行《自驾车旅居车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自驾游管理服务规范》,评选一批建设经营和管理服务水平高的示范性营地。鼓励围绕营地建设,发展面向自驾游客的汽车旅馆、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酒吧等特色经营业态。大力推动健康休闲项目与营地的融合发展,鼓励在营地周边配套徒步、登山、骑行、垂钓、水上、冰雪、航空、赛车、马术等户外运动设施及服务。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将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商品销售纳入营地服务范围。

(四)提升自驾车旅居车租赁服务。大力发展自驾车旅居车租赁产业,促进落地自驾游发展。支持租赁企业完善服务网络,通过加入连锁租赁、协作网络等方式,开展异地还车业务。鼓励智能出行服务企业开展汽车租赁业务。出台旅居车租赁管理政策,进一步放宽旅居车租赁企业的资质申请条件、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鼓励取得汽车租赁经营许可的企业从事自行式和拖挂式旅居车租赁业务。引导自驾车旅居车租赁企业开展网络预订、支付等业务,规范自驾车旅居车租赁程序和手续。积极发展全地形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休闲运动用车租赁,为自驾游活动提供多种选择。

(五)提高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经营服务水平。加强自驾车旅居车旅游人才培养,鼓励旅游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营地设计、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等专业化人才。大力推进校企合作,鼓励旅游职业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加强自驾车旅居车旅游领域服务人才培训。鼓励品牌性营地经营企业、汽车租赁企业、自驾游俱乐部等进行连锁经营、托管经营和线上线下组合式经营,提高网络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经营服务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创新自驾游保险产品。建立健全自驾车旅居车露营行业组织,筹组中国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