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论意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6 17:37: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论意义

摘要

“存在在意识中的消融”是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思想的核心。胡塞尔认为,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只是“自在的对象”并不是“意向对象”,但是能被我们直观把握的对象或者说“明白清楚的感知”的对象是我们的意识中构造自身的,超越人的内在意识或者说在人的内在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客体自身是不可能获得明见性的。因此,胡塞尔从思维的自明性出发,主张对一切事物的存在乃至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存在问题作“悬搁判断”或者放到括号中去,存而不论,来追求哲学的绝对自明的开端。通过现象学的还原,给所有的超越之物贴上无效的标志,使“存在”回复到“意识”中,对象在意识中构造自身,回到纯粹现象本身,即“回到事实本身”。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还原 意义

一、 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内容

如何认识这种既非物质又非感性经验的“自我意识”呢? 胡塞尔认为,这既不能采用传统哲学的方法,也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应采用他所特有的现象学的方法,即现象学还原法。所谓“现象学的还原”,就是要从自然科学的认识还原到思维的直观认识,从超越的认识还原到内在的认识,亦即还原到纯粹的主体性上去。用胡塞尔自己的话说,“现象学的还原就是说: 所有超越之物( 没有内在地给予我的东西) 都必须给以无效的标志,即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有效性不能作为存在和有效性本身,至多只能作为有效性现象”。胡塞尔谈到过多种还原,但主要有两种: 先验还原和本质还原。他主张通过先验还原引导人们进入哲学的观点,通过本质还原引导人们进入本质的领域,从而使人们领会或把握先验的“纯粹意识”。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不分先后。 (一)先验还原

先验还原又称悬置 ( epoche) 或括号法。“悬置”这个术语来源于古希腊怀疑论哲学家,意思指中止判断或将判断搁置起来,对一切给予的东西打上可疑的记号这一点同笛卡尔的“我在怀疑”有异曲同工之处。胡塞尔借用这个术语来表示现象学对经验的事实世界采取的一个根本立场。例如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时,

可以把试题的某一部分放进括号里,暂时不顾及它,先解其他部分,然后再来解这一部分。这并不影响对整道题的解答,而且有时还必须这样做。胡塞尔现象学的悬置包括两项基本内容: 一是对存在加括号,就是否定外部世界的方法。即排除对自然界和人的世间存在的信仰,对现实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不予考虑,从而直观现象本身,他认为肯定外部世界于意识之外存在的观点是一种缺乏根据的常识观点,正确的态度应该既不轻率肯定或否定它的存在,也不怀疑它的存在,而是把它们用括号存起来,不予讨论。二是对历史加括号,就是否定一切传统知识的方法。即把历史上关于世界的种种观念、思想、见解搁置一旁,使其失效,不作为前提和出发点。胡塞尔认为前人留给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不可靠的,我们不应受到这类传统知识的影响,而应该用括号法把它们统统封存在括号内,搁置起来,

不予考虑。通过这两种方法,前人留传给我们的间接知识,以及有关外部世界的直接知识,统统被我们清除掉了,剩下的就只是那个“纯粹意识”或“纯粹现象”了。他认为这是现象学还原的最基本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先验还原可以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现象学还原。先验还原不仅可以获得哲学立场上的独立性和方法上的自由性,而且也满足了严格科学的哲学应当没有任何预先假设的要求。摆脱了各种假设的干扰,人们就可以转向呈现在意识中的东西,回到事情本身,从而专注于绝对自明的开端。 (二)本质还原

在胡塞尔看来,纯粹意识或现象还不是自明的真理,因为它是一个“意识流”, 它呈现给我们的是“直接经验”中的各种变化不定的东西,而绝对明见的真理是永恒的。只有进一步除掉那些暂时的变化不定的东西,把握住内在的常住不变的本质,才是最终把握了真理。而本质并非隐藏于现象背后,而是直接呈现于现象之中的。因此要从这个变化不定的纯粹意识和现象中去寻找固定不变的本质或绝对明见的真理,还必须经过本质的还原法。胡塞尔认为本质的还原方法是认识对明见真理所必须的方法。本质还原是一种直观的方法,即对事物直接把握的方法它的基本原则是“面向事实本身”。胡塞尔认为直观是认识的真正源泉。本质直观是通过对现象作“想象力的自由变更”而直观到的变中之不变、稳定有序的结构,把握它们的共同本质。例如,我看到了很多红色,我把它们的存在(自然科学基础,如一定波长的光)存而不论,只注意直观它们的红,于是发现不论什么样的红都与声音气味不同,也与蓝色、黄色不同,因而,属于不同的种类并有自

己独特的“红色”类型。本质还原从现象进一步还原到了现象本质,建立起了一门“本质现象学”。 二、现象学还原的意义

现象学还原这三方面的意义并不是它的三种意义,而是由现象还原而来的同一种思维方式及思维动机的三种作用效果。从现象还原本身来说,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并在这种思维方式中弥合了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知性、理论与实践的分裂,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形而上学话语,开启了哲学发展的新视野。

(一)提出了一种现象学的思维方式

现象学首先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并不难,但要对之有所领悟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理解一种思维方式恰 恰在于能够实际运用它,并获得对它的体验。胡塞尔曾经对现象学的思维方式 作出规定,即要按照事情如其本身所是的那样来描述它。而问题在于,怎么样 才能面向事情本身?胡塞尔说当我们的描述被限定在它原初被给予我们的限度 之内并按照这种原初被给予来理解它时,我们就真正面向了实事本身。但对于 一个不知道何为真正的原初被给予性的人来说,这句话无异于一本有字的“天 书”。从否定的意义上来说,现象还原恰恰为通达这一现象学的方法提供了思维 起点。现象还原作为一种深刻和彻底的哲学动机,反对一切自然主义的态度。 后者试图把观念实在化、意识实在化、事物实在化,从而在意识与事物之间设 定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态度就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态度,即要求把“是” 理解成“实存”或“实在”。在现象学看来,正是这种态度阻碍了我们朝向实事 本身,只有将之彻底消除,世界才能显现出它原本的样子。换言之,先验还原 要求我们既不能把事物的“是其所是”看作是一种客观的实在,也不能将之归 结为主观的实在,因为这里的“是”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动词,这就意味着,事 物的“是其所是”乃是不断生成着的——只有通过一种非主非客的中性化方法 才能看到这种世界的原初生成性。这里的“看”乃是一种直接直观,当我们把 直观限定在世界的原初被给予性上时,我们就获得了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 (二)先验还原同时保证了现象学思维过程的中立态度。

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乃是一种自身显现的现象,只有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去描述它,才能保证其自行显现。否则,现象就会被遮蔽和歪曲。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现象学来讲,直观和描述就已经足够了,而不需要去人为地建构理论去解释。

但在实际的描述过程中,要区分自行显现的现象和想当然认为的现象是异常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实施先验还原,以防止某种人为预设对现象的改变。在胡塞尔看来,所谓的先验还原就是实施一种彻底性的反思,即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来面对实事本身。通过设定一个第三者,胡塞尔实际上将传统形而上学所设定的主体与客体这两极纳入到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反思整体中,以避免我们反思作出某种推移。

最后,从效果来看,现象还原意味着现象的自行显现。这种显现的现象不 是由事物而来的心理映像,而是一种意向的剩余(胡塞尔)、存在的深度(海德 格尔)、现象的充溢(马里翁)。胡塞尔在此强调了意向活动中意向对象的构成, 后者不能从主体与客体的二分框架中来理解,而只能从意识所具有的意向作用 中来理解。这里,主客体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横向的分立关系,意识与意向对 象的关系则是一种由意识的高阶活动(即赋义活动)而来的纵向生成关系,这 种赋义或生成实际上意味着意识所达到的生活世界的“深度”。

现象还原从根本上说是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有深意的生活世界。但胡塞尔坚持哲学作为一门严格科学的信念,把这种深意解读为一个理性可通达的主体间世界,他希望通过一种现象学的方法可以把世界说明白,但最终只能沮丧地发现,理性是不可能穷尽世界之深意的。在其著作中,他如是说道,一个科学的哲学之理想破灭了。

不管怎样,胡塞尔通过现象还原确然弥合了传统形而上学对于主体与客体、 现象与本质、一般与个别、一与多等范畴的二元对立,从而使哲学摆脱了二元 化的思维取向。这种一元化和居中性的思维方式彻底改变了哲学作为传统形而 上学的面貌。

(三)开启了居中性的被给予性领域

正如马里翁所指出的那样,现象还原从根本上说与被给予性相关。所谓的 被给予性,在胡塞尔那里实际上意味着一种现象学的构成,即一种给出意义的 活动。这个意义并不是在实在意义上属于主体,也不是在实在意义上从属于客 体,毋宁说,意义处于一个非主非客的居中性区域。进而我们可以说,这个世 界的“深意”并不能被贴上一个主观和客观的标签,它超越后两者并且是一切 主观化和客观化反思的源泉。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实施了还原,就能在多大程度 上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被给予性。或者通俗地说,我们实施还原的彻底性决定 了我们思考的深刻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象还原绝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向纯粹 意识的还原说明现象还原本身,但这不是还原的完全意义。还原并不朝向 “什么”,还原仅仅在实施着,它力图打破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习以为常的看法,并 一步一步地瓦解人们对于现存实在性的依赖;还原将人们虚假的认识和建构统 统解构掉,从而还原人与世界相关的本来面目。还原朝向“真”的追求,却从 不提供一个现成的作为“真”的答案。还原永远维持在主体与客体或主体与主 体之间的相关之中。

正如胡塞尔所指出的那样,我们通过现象还原所得到的乃是意识与世界的 原本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海德格尔看来就体现于“生活世界”中的“生活” 二字上,这也是为什么胡塞尔在后期提出世界思想的原因:通过还原,胡塞尔 发现此在总是以一种边缘意识到的方式关涉着世界。这个世界不再是由许许多 多的物所组成的,相反,后者只是对这个世界进行客观化反思的结果。准确地 说,胡塞尔所说的那个世界则是非反思的,直接进行着意义给予的生活世界。 由此,胡塞尔通过先验还原走向了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不是认识论为中心 的哲学世界,也不是对象化思维所主导的科学世界,它是原初被给予的与人们 的理性生活相联系的意义世界,是人类生存的意义来源。这一思想实际上以更 加深刻的方式弥合了理论与实践的分裂:没有孤立的认识论,也没有绝对客观 的不与生活相联系的科学,一切的意义和价值早已经“存在”着,只不过被人 们逐渐遗忘了而已。这种遗忘从根本上说与对世界的态度有关。只有重返现象 学的态度,人们才能回归意义之源。 (四) 打开了中西方哲学对话的可能性

现象还原将哲学从客观科学的维度引向了一个非对象化的维度。尽管胡塞 尔现象学仍然固守于反思性的现象学方法,但这种非对象化的思想已经出现。 一方面,胡塞尔强调了反思的彻底性,即要求以一种完全化的反思代替不完全 的反思,以克服传统形而上学在解决认识论问题时所陷入的思维误区;另一方 面,胡塞尔强调了意识与意向对象的原本相关性,这种相关是“直接的”和“原 本的”,因为意向对象就是由意识所直接“构成”的。意向性的构成思想才是现 象学的精华,因为完全的反思是不可能做到的,并且,反思必然会阻断意识那 活生生的体验流本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放弃了现象学的反思性方 法而强调现象学的构成性思想,并把通达这种原本构成的方法理解为一种“形 式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