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关键词和概念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8 22:33: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宏观经济学复习范围 2011

名词解释:

消费物价指数(CPI):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它仅仅反映的是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不反映生产的数量(名义GDP两者都反映,真实GDP只反映数量)。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

私人储蓄(private saving)家庭在支付了税收和消费之后剩下来的收入。Y-T-C 公共储蓄(public saving)政府在支付其支出后剩下的税收收入。S=Y-C-G

可贷资金市场Market for loanable funds向储蓄的人借以提供资金、想借钱投资的人借以借贷资金的市场。 与劳务量的曲线

总需求曲线(aggregate-demand curve)一条表示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和政府想要购买的物品与劳务量的曲线

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税收收入大于政府支出的余额

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政府支出引起的税收收入短缺

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移动

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

准备金(reserves)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

部分准备金制度(fractional-reserve banking)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的制度 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银行体系用1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货币乘数是准备金率的倒数。因此准备率越高,可待资金(货币供给)就越少,货币乘数就越小。 充分就业产出(自然产量率)长期生产水平有时称为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

自然产量率(natural rate of output):一个经济在长期中当失业处于其正常水平时达到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粘性工资理论

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名义工资调整的缓慢,或者说在短期中是粘性的。某种程度上,名义工资的调整缓慢是由于工人和企业之间固定名义工资的长期合约,又是这种合约为三年。设想企业很据预期的物价水平事先同意向其工人支付某种名义工资。如果物价水平降到低于预期的物价水平而名义工资仍然滞留在原来的位置,那么实际工资就会上升到企业计划支付的水平之上。由于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较高的工资意味着企业的实际成本提高了,企业对这些较高成本的反应是削减劳动,生产较少的物品和劳务。换句话说,由于工资不能根据物价水平迅速调整,较低的物价水平就会对就业和生产不利,使企业减少物品和劳务的供给量

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失业率围绕它而波动的正常失业率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由于在一些劳动市场上可得到的工作岗位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岗位而引起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由于工人找到一份最适于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论述题:

1.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财政政策指政府对政府购买或税收总水平的选择。

(2) 政府购买的变动——当政府改变其物品与劳动的购买时,直接使总需求曲线移动。但有两

种宏观经济效应使得总需求移动的幅度不同于政府购买的变动:第一种——乘数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移动)——总需求的移动变大;第二种——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失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总需求的移动变小。

(3) 除了政府购买水平外,财政政策的另一种重要工具是赋税水平。由于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

就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增税压低了消费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根据乘数与挤出效应的大小,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可以大于或者小于引起它的税收变动。除了乘数与挤出效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税收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移动的幅度:家庭对税收变动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感觉。如果家庭预计税收变动是持久的,减税对总需求就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家庭预计税收变动是暂时的,减税对总需求只有很小的影响。

2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美联储的货币工具箱中有三种工具:公开市场活动、法定准备金和贴现率。

A 公开市场活动指美联储买卖美国政府债券。为了增加货币供给,美联储买进债券;为了减少货币供给,美联储卖出债券。

B 法定准备金是关于银行必须根据其存款持有的最低准备金量的规定。法定准备金提高,就提高了准备率,降低了货币乘数,减少了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下降,就降低了准备率,提高了货币乘数,增加了货币供给。

C 贴现率是美联储向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贴现率提高,减少了银行体系的准备金量,减少了货币供给。相反,较低的贴现率增加货币供给。

(2)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货币注入增加了每一种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当美联储在公开市场活动中购买政府债券时,增加了货币供给并扩大了总需求。当美联储在公开市场活动中出卖政府债券时,减少了货币供给并减少了总需求。

流动偏好理论又说明:既可以根据货币供给,也可以根据利率来描述货币政策。既可以把目的在于扩大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变动描述为增加货币供给,又可以描述为降低利率;既可以把目的在于紧缩总需求的政策变动描述为减少货币供给,又可以描述为提高利率。 3.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什么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增加了既定物价水平时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影响总需求向右 财政政策:

1.增加政府购买,直接影响总需求。

2.减低税收,并且让居民能够感到这是长期的减税,这就促进了总需求。(注意:这里有一个可以既增加总需求又不影响政府预算赤字的方法,就是加税的同时,增加相应的政府支出,eg.政府加税200亿,但是由于消费倾向=3/4,所以真正减少的总需求为200*3/4=150亿,而政府购买是直接增加了200亿的总需求,所以总的来说总需求还是增加了)

4.经济衰退时,如果政府不采取政策,经济将如何回到长期均衡。 总供给导致的经济衰退,短期回到长期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不采取政策时,第二种是采取政策时,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5.哪些因素可以使总需求曲线产生移动?

A)消费引起的移动: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使消费者支出增加的事件(减税、股市高涨)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使消费者支出减少的事件(增税、股市低迷)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投资引起的移动: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使企业投资增加的事件(对未来的乐观、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引起的利率下降)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使企业投资减少的事件(对未来的悲观、由于货币供给减少引起的利率上升)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政府购买引起的移动:政府对物品与劳务购买的增加(增加对国防或高速公路建设的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政府对物品与劳务购买的减少(消弱国防或高速公路建设的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D)净出口引起的移动:在物价水平既定时,增加净出口支出的事件(国外经济繁荣、投机引起的汇率下降)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物价水平既定时,减少净出口支出的事件(国外经济衰退、投机引起的汇率上升)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6.哪些因素可以使短期总供给曲线产生移动? 1) 劳动引起的移动:可得到的劳动量增加(也许是由于自然失业率下降)使总供给曲线向右

移动;可得到的劳动量减少(也许是由于自然失业率上升)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2) 资本引起的移动:物资资本或人力资本的增加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物资资本或人力资

本的减少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3) 自然资源引起的移动:自然资源可获得性的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自然资源可获得性

的减少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4) 技术引起的移动:技术知识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可得到的技术减少(也许是由于

政府管制)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5) 预期物价水平引起的移动:预期物价水平下降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预期物 价水平上升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7.哪些因素可以使长期总供给曲线产生移动? 1) 劳动变动引起的移动:经济中移民的增加使工人数量增多,因而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也增

加了,长期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相反,工人离开这个经济却了国外,长期总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自然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