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朱滢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3:16: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实验方法 第一节 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

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

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

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 、 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

不同的反应。

2 、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 、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 、 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

示语造成的。

1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 、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 、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 、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困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的效率要高。第二,

2

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三项实验易于保持控制变量恒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形下所概括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生活实际。

一项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我们就说存在着(自变量的)交互作用。 补充几点:

1 、自变量至少是两种水平存在的。

2 、当把实验结果作图表示时,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实验,自变量总是用横坐标表示,因变量永远用纵坐标表示。其余自变量画在图上, 3 、交互作用反映在图中,表现为图中的线是交叉的。如果图中的线是平行的,就说明该实验不存在交互作用。

第二节 实验设计 一、组间、组内设计

组间设计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组内设计就是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二、组内设计特点:

1 . 组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