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2:45: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中文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史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总学时 270 (理论:270 实验实习: ) 学 分 15 后续课程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英文名称 Chinese classic litrature 开课单位 文学院 先修课程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确定的六门主干课之一,作为一门基础的、传统的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乃至整个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任务: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基本状况,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从文学层面了解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
2、使学生具有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基本艺术特征。 3、使学生掌握一般研究方法,具有借助文献独立地分析、评论作家及其作品,认识与把握文学史现象,能够写出具有一定观点的、符合基本学术规范的、文字流畅的学术论文。
4、使学生能将古代文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良好的人文修养。
三、课程基本要求
理论和知识方面:讲授中国古代三千年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过程,包括各主要阶段的主流文学思潮与创作倾向、主要文体演变史、各时期重要代表作家与作品,以及基本的文学理论知识。要求讲授清晰、准确、生动,达到宏观概括与微观深入相结合,以及历史同情与当下理解相结合。
能力和技能方:能够将以上内容与具体作家、作品的认识与阅读相结合,进行独立的分析与鉴赏,具有一定的判断与研究能力;具备本学科普遍认可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标准,能够出色完成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较好适应与中国语言文学相关的其他工作岗位的要求。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在三年六个学期内完成,每学年90学时,上学期安排54学时,下学期安排36学时 本大纲依据国家教委高教司编《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编制,简要列出规定的教学范围及相关建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关内容、进度与教学方法等问题的处理,由主讲教师自定。
1
第一学年 先秦两汉魏南北朝文学
年课时:90 学 分:5
第一编 先秦文学
概 说
先秦文学三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特征及文学成就 先秦文学发端于原始歌谣和神话,主体是诗歌和散文。
第一章 原始歌谣与古代神话
第一节 原始歌谣
要点:艺术起源劳动,产生以二拍节奏为主的原始诗歌。形态诗、乐、舞三位一体;内容多与巫术活动有关。
以卜辞及《周易》卦爻辞为主要形式。 第二节 古代神话
要点:神话的概念;神话流传的口头形态;我国神话的保存与流传;我国古代神话“不发达”的问题,演变的三个方向;我国现存神话的主要内容与所表现的先民精神世界;神话是文学艺术的渊源(素材、精神、创作原则)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
第二章《诗经》
第一节 结集与流传
要点:释名;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收集与编订(采诗、献诗、删诗说);构成与分类(诗之“六义”);作品产生的年代与地域;作者;研究与流传(毛诗与毛诗大序、小序;“四家诗”、“今文”与“古文”诗)
第二节 思想内容
要点:《诗经》与先民的生活
划分类型:祭祀诗,颂赞诗,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阐明内容特点与在《诗经》中的主要分布特点。
第三节 艺术成就和影响
2
要点: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的章法、句法、字法、用韵、使用,《诗经》与音乐 第四节 地位
要点:《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反映现实、干预政治);表现手法对后代文体形成的影响;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关睢》* 、《芣苡》、《氓》、《蒹葭》*、《伯兮》、《邶风·谷风》、《氓》《黍离》、《君子于役》、《静女》、《蓼莪》*、《无衣》、《七月》、《东山》、《采薇》* 、《何草不黄》、《緜》、《生民》、《伐檀》、《硕鼠》、
第三章 历史散文
第一节 概况
要点:历史散文繁荣的背景(史官设置,历史记载的出现,私人著述的发展);基本发展过程; 早期历史散文《尚书》、编年史书《春秋》、记言历史散文集《国语》的体例、内容、语言风格及其地位等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无逸》、《召公谏弭谤》 第二节 《左传》
要点:书名、作者及成书年代;体例、记事起迄及主要内容;与《春秋》的关系及“春秋三传”;突出的民本思想倾向;叙事艺术成就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秦晋殽之战》 、 第三节 《战国策》
要点:性质、书名及主要内容;编定、体例和卷数;纵横家的思想倾向;艺术成就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 第四节 历史影响
要点:奠定了史传文学传统(微言大义,寓褒贬于记事,秉笔直书,形象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开创了不同的史书体例);古小说的源头之一;语言技巧与艺术风格的典范
第四章 诸子散文
第一节 概况
要点:繁荣的背景与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文化下移与士的崛起,诸侯相争与养士用士,处士横议与百家争鸣);
主要流派与发展过程:早期语录体的《论语》和《老子》,战国中期的《墨子》、《庄子》,后期的《荀子》、《韩非子》,末期的《吕氏春秋》和李斯;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
《老子》:老子生平、成书时间,此书主要观点、文风,散文史影响 《墨子》:墨子生平,此书主要观点、文风,散文史影响 《吕氏春秋》和李斯:此书主要思想特征、文风,李斯的文学成就
3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公输》、《察今》、《谏逐客书》 第二节 《论语》与《孟子》
要点:孔子生平与思想,《论语》的作者、编定、体例、篇数、内容与流传,艺术特点 孟子生平与思想,《孟子》的作者、篇数和主要内容,文章形式,艺术成就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论语·子路从而后章》、《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
第三节 《庄子》
要点:庄子生平与思想,《庄子》的作者、篇数和内外篇区分;艺术成就与文学史影响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逍遥游》、《养生主》 第四节 《荀子》《韩非子》
要点:荀子生平和思想,《荀子》的书名、作者、编定和篇数,艺术特点,《赋篇》和《成相》的文学史地位
韩非子生平和思想,《荀子》的作者和篇数,艺术特点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荀子·劝学篇》、《韩非子·说难》 第五节 诸子散文的影响
要点:儒、道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影响,儒、道的文艺思想是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基石。
诸子散文的体式、内容与后代文体,创作经验、艺术风格对中国散文的影响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 屈原与楚辞
要点:屈原生平、经历与行踪,屈原的作品及其真伪,屈原作品产生的年代 楚辞与《楚辞》,楚文化与楚辞的产生,北方文化与楚辞 第二节 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
要点:《离骚》、《九歌》与《九章》解题及基本内容,创作背景与年代等 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强烈的政治倾向,峻洁的人格精神,大胆的怀疑态度 第三节 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要点:纯洁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鲜明的非现实主义精神,浓郁的悲剧色彩与抒情性,独特的比兴手法,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创造性的诗体与精美的语言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离骚》*、《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九歌·山鬼》*、《九章·涉江》
第四节 宋玉与《九辩》
要点:屈原以外其它先秦楚辞作家的基本情况,宋玉的生平与作品,《九辩》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4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九辩》(节选)、《风赋》、《对楚王问》 第五节 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要点:屈原的精神与作品影响到历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影响到汉赋形成,以及艺术技巧方面的创造性(浪漫传统,香草美人的比拟方法等)
第二编 汉代文学
概 说
概述汉代的政治、思想文化与文学概况
第一章 汉代论说文
第一节 概说
要点:汉代论说都是应用文,哲理文与政论文 第二节 贾谊、晁错与西汉论说文
要点:贾谊生平、思想及主要著作,《过秦论》与《治安策》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晁错生平、思想及主要著作,《论贵粟疏》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贾、晁比较 东方朔生平、思想及主要著作,《答客难》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及其影响 刘向生平、思想及主要著作,《谏营昌陵疏》的主要内容与语言特征,对后代奏议文的影响 扬雄生平、思想及主要著作,散文门类与影响,创作的模拟性及其故作艰深,《解嘲》 其他有特点的西汉散文: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杨恽《报孙会宗书》、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过秦论》、《论贵粟疏》 第三节 王充与东汉论说文
要点:王充是汉代杰出的思想家,生平、思想,《论衡》的写作目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色特征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与李固《遗黄琼书》 王符与《潜夫论》,仲长统与《昌言》 东汉后期论说文的一般特征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论死》、《遗黄琼书》
第二章 汉代辞赋
第一节 概说
要点:“辞”与“赋”的文体分合,辞赋的文体功能,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作家 第二节 枚乘、司马相如与散体大赋
要点:枚乘生平、思想,《七发》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意义、艺术成就与赋史地位,“七”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