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实践论》学习感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0:08: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践论》学习感悟

《实践论》所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倡导的立场、观点、方法,将长久地指导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实践论》是毛泽东的重要哲学著作,成书于抗日烽火中的延安窑洞中。

我第一次知道《实践论》这本书,是在1974年。当年电影《创业》在全国放映,讲述的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开发建设大庆油田的故事。电影中,油田开发建设者们迎冰雪战恶风,在艰苦环境中奋斗的精神让人感奋。而靠“两论”起家,在“天上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的歌声中,石油工人寒夜里围坐篝火一起学习《实践论》《矛盾论》的情景更是让人感到神圣甚至些许的神秘。大庆人就是靠“两论”指导行动,解决矛盾,勇于实践,拼命拿下大油田,使中国一举甩掉贫油的帽子。两部著作的威力竟然如此巨大,年少的我在当时是无法理解的。

党校,是可以静静品读、深入思考、认真聆听、自由探讨的地方,给了我再度感悟《实践论》的机会。

《实践论》是1937年毛泽东应抗日军政大学的邀请,为学员们讲授哲学讲稿的一部分。它是毛泽东在窑洞中苦读精研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是为“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

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它的诞生,为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澄清党内错误思想,提高全党思想理论水平以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巨大作用。它所确立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所倡导的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立场,为尚在成长中的中国共产党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培养教育了党和军队的干部,指导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左”倾错误的哲学总结,又是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哲学思想发展的巨大飞跃,而且是现代中国哲学的璀璨明珠。

《实践论》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推翻旧中国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也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中靠“两论”起家就是最好的例证。大庆油田开发总指挥余秋里在他的回忆录中详尽地叙述了靠“两论”起家,开发建设大庆油田的奋斗历程。首先是周恩来明确要求,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石油会战。1960年4月10日石油部机关党委作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并发表在会战机关报《战报》上。这是石油会战中的第一个决定。决定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会战——大规模的生产实践。在会战中,把别人

的经验都学到手,但又不迷信别人的经验,不迷信书本。我们要勇于实践,发扬敢想、敢说、敢干作风,闯出自己的经验。同时,我们在实践中要不迷失方向,就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包括正确认识油田规律,使我们的实践具有更大的自觉性。要认真学习《实践论》《矛盾论》,用这两个文件的立场、观点、方法组织大会战的全部工作。

三年会战,成果丰硕,成绩斐然。

1963年,余秋里向毛泽东汇报大庆油田会战情况时说,大庆油田会战是靠“两论”起家的。毛泽东问:“是哪两论啊?”余秋里答:“就是你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毛泽东笑了:“我那两本小书有这么大的作用啊!”

时间到了1978年。十月惊雷震响已经两个年头了,人民在期盼着拨乱反正。但“左”的思想潮流仍然在中华大地涌动,其代表性的观点体现在“两个凡是”上。它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拨乱反正,阻碍着中国的发展。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了重要理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