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实验学校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单元 14现代科技在身边说课稿 鲁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0:51: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现代科技在身边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手机,它就像人们的贴身伙伴,可以随时记录美丽瞬间,可以为我们导航,可以当作钱包支付,可以视频通话,无关乎距离遥远。小小手机带给我们生活无限美好,科技改变生活,《现代科技在身边》是我今天说课的课题。这是鲁人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十四课第一个项目。我是来自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实验学校的潘娜。很高兴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和探讨。

这次参观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因为要说自己是怎样立足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因为要说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怎样的教学设计来实现,板书怎样呈现知识点;说课还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因为要说如何评价学生,开发哪些课程资源。听过王教授的报告,我想说课会是我教学新的开始,接下来我想借《现代科技在身边》谈谈我对说课的理解。

众所周知,再优质的课不立足于教材都是空中楼阁。八年级下册的四个单元,层层递进,有机地体现了 “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的课标要求,是七年级基础上融道德、心理、国情教育更高层次的呈现,为九年级的国情教育奠定基础。第七单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这一教育目标为统帅,“故事引导”、“共同探讨”、“走进生活”、“创新实践平台”和“我在成长”五大模块有机结合,相互支持。因此第十四课教材正文设计了“现代科技在身边”和“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两个项目,先从身边谈起,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作用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现状,为学习“走创新之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现代科技在身边》有“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和“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两个层次,引导学生认识科技与生活、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由近及远,由感性到理性,层层递进,揭示了科技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依据课程标准中我与国家和社会中1.1和2.3的要求,确立三维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生活中学生接触了部分科技产品,享受科技文明带来的便捷与快乐,这是教学的生活基础和动力。但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尚存在认识上不足,需要帮助他们从感性认识进一步深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我的新授课教学为生活化教学模式:以“来自生活的报告——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走进生活·参与实践”为线索,融“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构建情境·合作探究——走进生活·当堂训练——课堂反思·指导生活”四环节为一体的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是达到课堂教学的载体。本着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教师在快乐中教学,对教材依靠又不依赖,超越又不脱离,对学生落实一个主字,突出一个动字,体现一个爱字的教学理念,对本课做了这样的设计:

使用视频《为了幸福而改变》导入新课,引出本课课题。通过视频形象直观地展示科技的伟大力量和无穷魅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构建情境·合作探究”环节中设计三个板块:科技与生活、科技与社会、科技与未来。科技与生活板块设计小环节一:信息发布台——请你根据自己的观察,说说生活中与科技有关的东西或事件。在学生交流展示后出示图片,使学生初步感受现代科技就在身边,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出问题2:根据自己对生活新的需求和欲望及想改变的生活方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未来生活的设想。设计意图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维性、开拓性,调动学生创新的情感,热爱生活、大胆想象。得出结论: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科技与社会板块中选择学生熟知的“袁隆平杂交水稻”设置问题:请你大胆猜测,20年内杂交水稻亩产可以达到多少公斤?可以养活多少人?通过猜测、数据演算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活跃思维。最后再抛出“为什么杂交水稻会产生如此大的经济效益”,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精神文明这一概念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设计小环

1

节三:畅所欲言——用皮影、黑白电影、彩色电影、3D电影的变迁,提出问题:丰富你的课余生活,你会用哪些科技产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方式学习,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得出结论:科技进步和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科技与未来板块设置小环节四畅想未来,提出问题一:请你想像一下,15年后我们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展示交流后播放《未来生活》中上课情景,使学生对科技的力量进一步了解。提出问题三:为了让梦想变为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激发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信心,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以上环节,层层深入,突破本节课重难点。“走进生活·当堂训练”环节选择数据资料设置开放性问题,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升华热爱科学的情感,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回归生活,“课堂反思·指导生活”环节布置实践性作业,明理导行,落实行动,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意识和习惯。

各环节突破的知识点,随着教学环节的逐步展开而逐步形成板书,以三维图的形式书写在黑板上,清晰明了,既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教师评价语言机智多变,评价方法灵活多样,评价过程充满人文关怀,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充满勃勃生机。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我打破权威性评价的“一锤定音”,采用延时评价渗透每个环节,对正在研讨的问题,将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正确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激励性评价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相结合,评价方式多元化,并从多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而且不只看学生有没有掌握知识,更要看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态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永不言败的勇气。我想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会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对自己的鞭策,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尊其师而信其道”。

而教坛曾流行这样的顺口溜:思想品德没品没德,老师唱戏学生走神,上与不上都是一样。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需要教师围绕课标充分地利用和合理开发资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依据课标从教材、学生两方面开发校内资源,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拿来春风千万缕,妙手慧心细剪裁,教材是课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源,不仅注重教材的纵向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九年级科教兴国战略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注重教材的横向联系: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承前启后,为《走创新之路》做好铺垫。欲识庐山真面目,俯身低首侧耳听。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以学生的问题为资源,各环节设疑以学生生活为基点,在设疑——探究——展示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例如学生对科技产品的使用调查和感受等等,布置课外作业,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一草一木皆入画,万水千山总关情。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大量图片、精选视频,记录时代变迁。其实,只要我们教师具备一双慧眼,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大,更活、更新,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品尝成功的喜悦。

以上就是我对说课的理解和探索,最后我想以与学生共勉的一段话结束我的说课:我喜欢出发,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感谢您的聆听,恳请各位老师的指导,谢谢大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