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发行支持传统粮棉收购贷款风险浅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6 2:42: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形势下农发行支持传统粮棉收购贷款风险浅议

当前,对农发行来说,支持粮食、棉花收购,既是政策任务,也是传统优势,更是农发行转换机制后多元化经营(混业经营)不可或缺的业务。尽管粮食、棉花购销市场全方位放开了,但农发行支持粮食、棉花购销工作却丝毫也不能放松、淡化、忽略。作为支持国有粮棉企业发挥购销主渠道作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既要承担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政策职能,又要承担商业性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社会责任甚至义务,比较明显的面临着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的矛盾。

一、粮棉购销可能存在的信贷风险因素

对于银行而言,只要有信贷活动,就有信贷风险存在的可能,这是不可回避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当然,农发行在每个阶段都有新的信贷风险及其防范重点、任务。现阶段,农发行支持粮棉收购,其贷款的风险无非存在于企业政策性贷款(含托市收购贷款)和商业性(自营性)贷款两大方面,每个符合农发行贷款资格和条件的客户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的贷款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风险,如国家政策性风险、企业经营性风险、市场风险、企业主要决策人负责人道德风险、银行工作人员操作管理不当风险、地方政府行政干预风险、司法机制不完善风险等,其形成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金融监管企业贷款运行机制残缺。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承担着支持粮棉收购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任务,在当前中央和全国上下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背景下,不能出现新的粮食、棉花“卖难”问题,否则,农发行难辞其咎。但目前的社会信用、金融信用及失信制裁体系尚未成熟,尤其对控制企业挤占挪用收购资金问题缺乏具体有效的政策制约,企业失信、违约成本也太低。企业出现违规后,农发行没有可以用以进行有效处罚的武器,也没有一个部门能够立即“站出来”牵头主持予以处理,农发行仅有的停贷措施又不能轻易使用。

(二)贷款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薄弱。从目前情况看,国有粮棉企业改革普遍滞后,一些历史“包袱”未得到彻底解决,自由资金、可用周转资金很少,企业依旧高负债经营。同时,企业经营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转变,与新的形势下农发行新的信贷营销管理观念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如部分国有棉花购销企业抱守固有观念,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意识,满足于传统的收收卖卖,既不善于从增加生产、经营环节中获得最大利润,也不善于采用互联网、电子撮合、期货(保值)等现代先进的销售、交易方式。在此情况下,购销企业作为农发行的贷款客户,农发行必然成为执行政策和防范风险的双重被动者,如果严格按照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发放贷款,相当一部分企业因不具备贷款条件而难以取得贷款,可能引发农民“卖难”问题;如果降低贷款条件又可能助长企业非理性经营等行为,就可能进一步加大信贷风险。

(三)企业“带病”运行潜在问题逐步裸露。部分企业虽然改制了,但企业改制后原来应消化的财务挂账或者“老问题”难以消化,仍然存在着经营包袱沉重和农发行不良贷款难以处置之患。同时,改制后的企业因为职工少了,风险保证金、抵押金筹集也少了。部分改制企业虽然继承了原有企业的资产,但只想从农发行贷款,而不愿承担以往的债务。从目前情况看,部分企业的改制,无非是原来企业的“翻版”,政府部门既没有注入新的资金,也没有更换法人代表,甚至违反政策精神、给改制企业增添了新的累赘。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农发行贷款新的潜在的风险。

(四)法制环境、政策机制还不能很好满足政策性贷款安全保证的需求。目前,企业到期贷款不还以及逃债现象还没有绝迹,企业往往为了短期利益对信用不十分珍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法院在执法上往往屈从于地方政府的意志,要末不予判决,要末判决后不予执行,要末执行不了,判决执行有失公允:一方面,对被起诉的“穷”企业,地方政府存在着怕承担各种各样的经济责任而不让企业破产的情况,二方面,对被起诉的“富”企业,特别是那些拖欠银行贷款过多的企业,地方政府支持甚至亲自与企业“联手”逃避银行贷款债务,农发行力量单薄无法有效维护自身利益,杜绝风险、处置风险工作步履维艰。

二、防控信贷风险的建议

在粮食、棉花购销市场化条件下,农发行圆满完成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的目标任务,就

1

必须注重在银监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内自主选择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只要具备收购和贷款条件,农发行就要选而贷之,实现农发行客户群的最优化。因为,国家需要的是在农发行信贷政策的支持下粮食、棉花的收购能够正常进行。农发行购销信贷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二者尽管存在着诸多矛盾,但只要以坚持执行政策为前提,把防范风险放到重要位置,做到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并重,找准共同点、结合点,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就能够实现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的协调统一。

(一)认真执行收购政策。就政治使命而言,执行政策是国家对农发行履行职能的基本要求,农发行要把执行收购政策放到各项工作的首位。国家组建农发行的初衷是按照政策要求管理好农业政策性资金,使这块资金达到安全、规范、高效运用。在粮棉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下,应按照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按照国家收购政策和总行有关信贷工作要求,积极支持各类企业自主收购粮食、棉花,确保收购资金供应畅通,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国有粮食、棉花类企业实现改制并且发挥好购销主渠道作用。

(二)完善信贷管理多重机制。就农发行贷款运行安全保障技术层面而言,一是整合创建优质客户群。选择一批经营能力较强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执行、替代或者完善国有粮食、棉花购销企业原有的流通职能,着力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增强新客户的抗风险能力。二是是强化单笔贷款风险测算。对企业收购、库存、销售、偿还贷款本息等情况进行真实纪录,逐企建立风险档案,作为增量贷款投入的重要依据。以控制企业购销价格为核心,健全各类数据,及时收集、发布价格信息,合理确定贷款支持价格;善于运用量本利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经营成本,控制价格风险。三是突出监管重点。把信贷管理的重点由购、储、销各个环节转向企业经营中易发生风险的环节,如库存实物监管、质量监管、价格监管。四是构建风险转移补偿机制。进一步做好资产抵押管理,把企业的全部有效资产纳入资产抵押范围,不断完善贷款风险准备金制度。

(三)加强内部建设。一是建立严格的奖惩重点。按照横向制衡、纵向制约原则,将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调查、审查、审批和经营管理等环节的职责进行分解,由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承担,使每个环节的信贷工作实现权责对称、部门制约、运作规范。要推行权责利对等的岗位目标激励机制,定期从贷款的政策性、安全性、效益性等方面入手强化对各环节责任人贷款管理质量的考评,促使信贷从业人员认真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同时,明确各环节调查、审查、审批者的权力与责任,实行信贷投放终身负责制,强化责任追究。二是大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当前,农发行员工最急需培训的知识是工商信贷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财会、企业资产评估、经济合同法、担保贷款法、电子撮合(网上)交易、期货证券、商品市场价格预测、理财服务、贷款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论。为此,要加强培训工作,使员工特别是信贷人员能够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进一步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靠素质化解信贷风险。三是强化农发行特色服务。新的形势下,农发行对企业的服务应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予以强化,对企业的管理也应该弱化刚性约束,为企业经营创造宽松和谐氛围。要树立“企兴银兴、企败银耻”观念,经常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企业搞好营销、追讨货款,不断提高赢利水平;要变季节性供应资金为随时供应资金,使企业能够抓住每一个商机;要变贷款年度“双结零”为边贷边还,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企业经营周期等情况综合考虑收贷收息问题;对企业拉开待遇“档次”,如在贷款期限管理上要长短结合,有长、有中、有短,错开贷款、还款期限等,利率有高有低,对信用度高的企业实行较低的优惠利率,便于鼓励信用度高的企业继续讲信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向企业注入无微不至的服务,搞活企业。

(四)促进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是要促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强化配合意识。重点是帮助企业充分认识自身原因导致银行信用危机和信贷危机的严重性,使企业认识到丧失信用、挤占挪用收购资金、赖贷不还、造成贷款风险或者损失等,就会失去银行的支持,一旦失去银行支持,企业就会丧失资金来源,丧失发展后盾。特别是对那些继承了农发行原有客户企业债权和资产的客户企业,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债权、债务观念,由于他们在生产经营生方面事实上已经使用了原有企业的债权和资产,所以,就应该积极偿还以前债务。对那些没有继承任何企业债权和资产的企业,也应该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防止今后出现类似问题。二是要完善企业抗风险机制,使企业逐步形成一定的盈余积累。重点是建议企业建立健康的利润分配和留成制度,提醒企业一旦盈利,就要留下相应的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以便随时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或者向银行交纳贷款风险保证金,不能把盈利全部用于发福利或者

2

购置非生产经营性资产。如今年参与托市收购的粮食企业,普遍获得了大量的经费补贴,除了支付职工工资和各项经费外,还有相当部分的节余,农发行应该向企业做好深入细致的协调沟通工作,使企业主动拿出一部分用于消化欠农发行的“老债老帐老利息”或者留作企业发展基金,以便应对来自各方面的不测。

(五)推动建立风险防范政府主导工作体系。当前,农发行要抓住国家批准农发行业务范围对象扩大发展这一有利机遇,积极参与、支持、配合地方政府建设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等工作,变农发行“一家独力管”为“多家共同管”,实现执行政策和防范风险二者的有机统一。即基层行除了积极挖潜管理内力外,还要充分依靠政府优势,把政府承诺、政府协调、政府信用与农发行粮油棉花信贷业务有效发展和防控风险结合起来。要依靠政府信用的巨大保障作用,选择贷款客户、确定贷款项目、扩大贷款额度,积极支持政府粮棉宏观调控,特别是托市收购。对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客户给予重点支持,形成各部门积极参与、联手协作、齐抓共管的局面,把国家购销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一是要营造利于银企双赢的新型银企关系,使企业自觉地贯彻落实购销政策,遵守粮食收购资金管理规定。二是要加强协调沟通,共同解决农发行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所面临的矛盾。要针对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弱、不投放贷款就可能形成区域性“卖难”问题等情况,请求地方政府帮助确定、管理收购企业。三是建立政府主导的由粮食、棉花、财政、审计、监察、农发行等部门参加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合作,明确责任。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签订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考核办法,对职责履行好的予以奖励,否则,就给予严肃处理。

总之,农发行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虽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仍然有许多有利的机遇和条件。新的形势下,农发行只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搜集利用信息、加强广泛协作特别是银企协作,就一定能够处理好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