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2:49: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跳远

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一) 助跑阶段 1.助跑步点不准。

(1)产生原因:开始助跑的姿势不固定;助跑加速不均匀,节奏和步长不稳定;气候、场地和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2)纠正方法:固定助跑的开始姿势,正确使用助跑标志;反复跑步点,在快跑中固定助跑的动作幅度、步频和节奏;在不同的气候和场地练习助跑,培养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2.助跑最后几步减速。

(1)产生原因:步点不准,最后几步步长过大或过小;跑时上体后仰、臀部后“坐”和后蹬不充分等;怕越板犯规或跑快了跳不起来;急于做强有力的起跳;快跑中起跳的能力差。

(2)纠正方法:技术上强调跑的动作要正确,跑的路线要正直,并反复跑步点;思想上要强调跑过跳板,起跳动作要轻而柔和,利用速度去争取跳出好的成绩;改进起跳技术;采用俯角斜板提高起跳的速度。

(二) 起跳阶段 1.起跳腿蹬不直。

(1)产生原因:起跳时髋没有积极前“送”;蹬伸用力开始太早或太晚;起跳腿落地太重,或落地时身体重心下降;动作不协调和力量素质差等。

.

.

(2)纠正方法:做“送”髋练习。仰卧在垫子上,起跳脚垫高30厘米,挺髋并带动摆动腿屈膝上举;减少起跳中的制动作用,提高向前用力的效果;做高重心的最后几步助跑和起跳练习;强调起跳着地瞬间上体向上提;做各种跳跃练习,改进动作的协调性和发展腿部力量。 2.起跳方向不正。

(1)产生原因:最后几步助跑的路线偏斜和起跳时身体前倾;摆动腿摆动方向不正;起跳中身体积极前移不够。

(2)纠正方法:强调跑的直线性和向前的效果,按事先划好的直线,反复进行助跑和起跳;反复做起跳的模仿练习,强调头和躯干成一条直线,稍仰头;同上练习,强调摆腿要正,着地后要快速前移身体;做完整的跳远练习,强调跑过起跳板,或在俯角斜板上练习起跳, 3.“制动式”起跳

(1)产生原因:对起跳技术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保持高的水平速度的意义认识不足;盲目追求过高的腾空高度。

(2)纠正方法:正确认识水平速度对提高跳远成绩的重要意义;强调起跳前保持跑的动作结构和起跳腿着地时的“扒”地动作;强调在快速跑过跳板的条件下起跳;在俯角斜板上进行跳远练习,做低平腾空轨迹的跳远练习。 (三) 腾空阶段

1. 蹲踞式跳远中身体向前回旋

(1) 产生原因:起跳时低头、肩前冲,上体过于前倾;起跳时摆腿

不积极,摆腿幅度小;急于做落地动作。

.

.

(2) 纠正方法:短、中距离助跑跳远,要求起跳时身体保持正直,

目视前方;起跳后保持“腾空步”姿势,待身体腾越一定距离(如越过离跳板2米远的低横杆)后,再做落地动作。 2. 挺身式跳远中挺身过早

(1)产生原因:起跳不充分,摆动腿摆动不积极;起跳后向前运动的速度慢;摆动腿下落过早。

(2)纠正方法:加强起跳练习,强调“腾空步”姿势,待身体腾越一定距离后,再做挺身动作。 3.以挺腹代替挺身

(1)产生原因:“腾空步”后,摆动腿下落不积极;摆动腿没有后摆的动作,而且上体后仰。

(2)纠正方法:短距离助跑起跳,要求上体保持正直;短距离助跑的完整练习,要求摆动腿积极下落并向后摆动;在器械上支撑或悬垂,做挺身的模仿练习。

4.走步式跳远中空中换步动作幅度小。

(1)产生原因:换步时着重摆动小腿,大腿摆动不够;换步时,上、下肢动作不协调。

(2)纠正方法:在器械上支撑或悬垂,模仿“走步”动作,体会大腿带动小腿的大幅度摆动动作;短、中距离助跑,从弹跳板上起跳,延长腾空时间,做出大幅度的换步动作,并注意两臂能配合下肢做大幅度的摆动。

5.走步式跳远空中动作不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