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秀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3:44: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1

三、探究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作业设计】 填空

1.声音是由( )产生的。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 2.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物体停止( )声音就停止了。

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 )。

答案

1 振动 声带 2振动 振动 3 波纹

判断

1、物体振动了,我们都能看到,如果看不到,说明它没有振动。( ) 2、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马上停止了。( ) 3.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说明橡皮筋没有发生变化。( )

答案

2

1 错 2 对 3 粗

简答题

你能简单描述下周围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课外补充】

口腔中的发声器官

\\

1 上唇; 2 上齿; 3 上齿背; 4 上齿龈; 5 硬腭;6 软腭; 7 悬雍垂; 8 鼻

腔; 9 咽部; 10 声带;11 下唇; 12 舌尖; 13 舌前; 14 口腔;

15 舌中; 16 舌后。

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