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帮助计划(EA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2:53: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员工帮助计划(EA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作者:黄诗晴

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29期

[摘要]目前,EAP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公司被应用,也有更多类型的机构成为EAP的提供者;另外,EAP在中国仍然有覆盖企业比例低、企业内部员工覆盖比例低、了解和定位不足、应用目的单一等问题。同时,EAP在中国的发展已经面临并且将要面临巨大的挑战,比如在传统观念、中国国情、管理意识、专业人员等方面。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EAP与新技术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成为今后EAP本土化的新趋势。 [关键词]EAP(员工帮助计划);现状;未来趋势;新技术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124

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是在企业所推行的用以帮助员工解决社会、心理、经济与健康方面的问题的一种福利项目。EAP萌芽于20世纪初的美国,目前已经扩展到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香港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并且已经在实践中成为一种增强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增加组织绩效的有力工具。目前在美国,EAP已经成为上亿名的美国员工寻求职业、家庭、工作等帮助的第一途径;到2009年,已经有75%的美国公司为员工提供EAP服务。在日本,EAP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已于2000年,建立了亚洲第一个EAPA(EAP Association)分会——日本分会。在中国,EAP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其雏形是当时盛行的心理健康相关培训,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张西超教授在三星等公司受邀进行的相关心理培训。完整的EAP项目诞生于21世纪初,以2001年联想集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专家主持的EAP项目为标志。此后,中国的EAP迎来了快速的发展。中国首家EAP专业服务机构——易普斯咨询,于2001年成立于北京;EAP年会也从2003年开始召开。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EAP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未来还有很大的潜力。 1 EAP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1.1 EAP在中国的应用状况

在中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后,EAP渐渐将触角伸到了众多行业,应用EAP项目的公司大幅增加,且EAP的机构类型也更加多样化。第一,就行业而言,目前,EAP的应用已经分布在金融、机械制造、信息技术、医药、房地产、餐饮、公务员、零售等众多行业和岗位。第二,而就公司而言,EAP从最初的联想、三星等公司,迅速扩展到了目前的惠普、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思科、阿尔卡特等数量众多的公司。EAP在中国短短十年的发展,走过了在西方国家数十年的发展之路。第三,EAP的机构类型也在逐渐增多。从最初的外资EAP公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入中国、本土EAP公司诞生以来,又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转型加入EAP行业,比如管理咨询公司、心理咨询公司、健康体检公司、保险公司等,都开始成为EAP服务的提供者。 目前在中国,虽然越来越多的行业、公司、EAP机构开始参与到推动EAP发展的大军中;但同时,EAP在中国应用,也面临着覆盖企业比例低、企业内部员工覆盖比例低、了解和定位不足、应用目的单一等问题。首先,应用EAP的公司占所有公司的比例仍很低。目前中国应用EAP的公司,在中国所有公司中,占比仅为不到5%。尽管引入EAP的企业的数值逐年增高,但是仍然不能掩盖应用EAP的企业在总企业数中占比过低的问题。其次,即使在一些应用EAP的公司中,也并非所有员工都能接受这一服务,只有小部分员工能体验到EAP带来的帮助。再次,企业对于EAP的了解不够,定位偏差。我国的企业还有相当部分不了解EAP,更毋庸提及运用。在北京盛心阳光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张捷的一项调查中,104位大中小微型企业的受访人的回答表明,对EAP非常了解的企业代表人仅有0.96%;即使是在调查之前有一定了解的代表人也仅为不到七成。仍有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EAP是奢侈品、试验品、尝鲜品等,仅有少部分企业认为其是必需品。最后,EAP的运用目的过于单一。在美国的企业已经使用EAP解决wellness(身心健康)的问题,甚至提升well-being(人类福祉)时,中国企业还在利用EAP解决最简单的心理问题。目前国内使用EAP的公司,大多集中于利用其进行心理咨询,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而忽视了EAP的其他重要作用。 1.2 EAP在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1.2.1 传统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压制本能的欲望,以及个人意识对于集体意识的妥协。这为EAP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中国传统观念压制人本能的情感与欲望,即使到现代也有渗透,让中国人对心理服务产生抵触,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异类。这对EAP在中国的顺利推行,产生了非常严重的阻力。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观念过分强调集体主义。这让现在的中国人也一定程度上,习惯用集体意识代替个人意识,产生了自我丧失感,忽视自己的内心感受,认为没有必要接受心理服务。集体意识对于个人意识的吞噬,也是EAP本土化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2.2 中国国情

第一,中国自从转入市场经济以来,过分追求效率。脱离了20世纪70至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的时代,中国又迎来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时代,员工开始了高速运转。员工和企业都走向了另一个追求物质而忽视健康的极端。这对于EAP在中国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第二,中国中小企业居多,其往往无力负担EAP项目。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其运营成本低,往往不愿也没有经济实力对员工开展EAP项目。第三,与中小企业相比,国有大企业有财力运用EAP,但是其常用具有极强党性、群众性的政治教育替代对员工的心理辅导(杨晓光,2014),不利于EAP的本土化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3 管理意识

对于EAP在企业中顺利引进与否,管理者的支持至关重要。目前,中国企业中的管理者,对于EAP的重要性认知仍然淡薄。管理者不够理解作为新生事物的EAP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对其形式与作用了解不够;中国企业目前还不够“以人为本”,很难做到真正关心员工和理解员工的需求;中国企业的盈利模式太过强调心理辅导项目的短期收益,而EAP需要长期投入、回报也是长期性,其很容易被企业管理者所放弃。管理者因上述原因,对EAP的不了解与不重视,导致了EAP在国内发展缓慢。 1.2.4 专业人员

EAP在中国发展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心理学领域与EAP领域专业人员的匮乏和不足。在与EAP高度相关的学科——心理学方面,目前中国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可谓鱼龙混杂。许多从业者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即使接受过,也大多数受到西方理论的培养,极少在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中考虑到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坚毅奋进、悠久历史、道家儒家的思想,正是心理学值得借鉴的独特养分。 2 EAP在中国的未来趋势——与新技术相结合

EAP在中国目前的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而新技术的引入,包括社交平台、远程视频、手机App、信息系统、大数据等,将有助于EAP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在中国未来更快速地发展。

2.1 EAP与新技术相结合的作用 2.1.1 帮助克服传统束缚

人们对新技术不排斥,并且其能帮助人们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人压制本能与集体主义的传统观念,可能使其对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等产生排斥,害怕当面接受专业帮助,暴露自己的问题。而与传统的心理服务相比,中国人可能对IT技术的接受度更高,不会过于反感。微博、微信等新技术平台,目前已经强烈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而将新技术与EAP结合后,新的EAP服务将会使得人们感到更愿意接受。 2.1.2 帮助适应中国国情

新技术能够解决EAP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普及的大量问题。首先,EAP与新技术结合后,有利于使用者利用闲散时间接受EAP服务。中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员工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大大加快。而EAP在与新技术结合后,能够提供EAP网上视频咨询、实时对话、EAP网上自我测试、EAP网上学习视频、EAP网络社区、EAP网络支持小组等大量即时服务。这些新的EAP服务方式,能够使得员工利用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第一时间体验最新的EAP服务,帮助EAP在忙碌的员工中普及。其次,中国的大量企业还不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