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24: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名 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59页例4的内容,主要是应用之前学过的表内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依托情景和生活中的经验,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教师作为引导者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方法来观察并解决这一游玩过程中产生的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 本学段的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对于一般的加减法等数量转换应经有了较为稳固的掌握,而本课最为突出的学习内容是乘除法两步计算,通过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我们知道一般教材的设置就是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拓展的知识构成,这表现在学生在学习本课乘除两部运算之前已经对单一的乘除法(一步运算)有了一定的掌握,而本课问题的设置也正是通过第一次运算求得的数字来作为下一步计算的关键条件,并且解决对象是实际生活为例的应用题,最终的呈现形式是综合计算公式(两个分列公式的整合),这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生活思考能力都是一个好的整合性练习和检验。在经历了乘法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除法是“平均分”的数量关系后本次课程也可谓是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有深刻意义的一课。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通过让学生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及实践活动学习探讨用乘除两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本阶段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并提出问题和用不同方法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教师引导学生并鼓励学生用最为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考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示意 情境导入,理清图意,引出问题 应用拓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理清图意,引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星期六,二(1)班的孩子结伴到公园去游玩,我们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例四主题图)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然后把你观察到的信息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生观察、交流,师与学生互动)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春游活动入手,激起学生的愉悦之情,通过学生观察和小组交流使学生对图中包含的信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收集信息,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的能力) 2、学生汇报 (1)哪个小组能派个代表上台边指边说你们组观察到的信息?(指名学生上台边指边说) (2) 探究新知,弄清题意 ①第一幅图说的是什么?第二幅图说的是什么?(指名学生说) (第一幅图说的是这些同学去划船,4个人一条船,做了6条船。 第二幅图说的是这些同学坐碰碰车,3个人坐一辆) ②这两幅图有关系吗?从哪看出来的? 追问: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1、两幅图有关系。2、箭头的指向表示出了两幅图的顺序)

2

师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从这个小小的箭头发现了两幅图的关系。 ③ 图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 我们这么多人指的是哪些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学生根据箭头可以知道我们这么多人指的是上边划船的那些人。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 继续问:从箭头我们可以知道第二幅图中的我们这么多人指的就是上面图中的划船的那些人。还从哪里可以知道我们这么多人指的就是划船的那些人? 预设1:学生如果能够根据下图中紫色衣服小女孩的半个身体知道下图中有多少人判断不出来,就对学生的想法加以肯定。 预设2:学生如果说不出来,师引导:第二幅图中的紫色衣服小女孩露出了半个身体,那她后边有没有人你能判断出来吗? 小结:小女孩露出半个身体说明她的后边有没有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我们这么多人指的就是上图中的那些人。 ④ 那这两幅图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自己先说一说,然后和你的同桌一个人说图意一个人指图互相说一说。(同桌互动) (二一班的同学在公园划船,每只船上有4个人,坐了6条船,这些小朋友又去做碰碰车,每辆做3人,需要多少辆车?) (设计意图:学生明白了两幅图包含的信息之后,前面画面隐含的问题就是后一画面的条件。两幅图的有序出示,很直观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的思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弄懂两幅图之间的关系,找出中间问题,正确理解题意) 二、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1、要想解决这道题,怎么想呢?(指名学生回答) 小结:要想解决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条船的问题,就要知道我们这么多人是多少人。只有找到这个条件才能解决坐几条船的问题。 2、生独立解决问题 请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写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学生反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①谁能来说说自己列的式子? 预设1、学生分步计算:6×4=24 24÷3=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