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谁打碎了花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3:02: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 品 教 案

谁打碎了花瓶

【教学思路】

课文把我们带回了列宁的童年时代,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同样会犯错误的更真实的列宁;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改正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侯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回家后,他在妈妈的教育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列宁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第二自然段写列宁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列宁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而列宁则是“也低声说:‘不是我。’”“低声”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心虚,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显示出了他当时的心理情况。之后,姑妈笑着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其他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只有”在这句中鲜明的写出了列宁与其他人的不同。第四自然段写列宁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写信给姑妈。第五自然段则是姑妈的回信,点明了中心: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学习部首“走”。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学会书写10个生字,学习部首“走”。 4.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做小列宁给姑妈写信。

【教学准备】

故事的录音,挂图,生字卡片。

精 品 教 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像导人,简介列宁 1.课件出示列宁画像。

2.简介列宁,导入课文。 3.板书课题,为“碎”字正音。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用图像导入,在感官上给学生以初步印象,再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2.再读课文,通过查字典、问同学或老师,注上拼音读准其他生字。 3.再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4.指名读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设计意图:

其一,通过4次通读课文,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与汉字反复见面,落实阅读中识字的任务;

其二,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识字,分散识字的难点;

其三,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在与文本对话的实践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落实课标里

精 品 教 案

关于“整体感悟”的要求。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从课文中找出写列宁打碎花瓶的语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指导朗读,理解列宁打碎花瓶不是故意的。

2.找出打碎花瓶后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不同表现,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1)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表现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指导朗读,体会对话中人物的不同语气。 (3)对照文中的插图,加深理解列宁的心理活动。

3.阅读理解列宁回家后的表现。 4.读姑妈信中的话,体会含义。 5.小结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重点是阅读理解。

其一,通过读一读、说一说,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

其二,通过朗读指导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拓展延伸,回归整体 1.模拟回信,训练表达。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列宁的身份说说如何向姑妈道歉。 2.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在学生初读时达到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理解,让学生读出语感,把握文章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