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案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6:09: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案例

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面向美术设计类信息服务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美术设计行业技术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且能在美术设计相关领域中具有岗位胜任力的美术创意、设计制作等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就业岗位是在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司、室内装饰公司、印刷公司、出版社等从事广告设计、装饰装修设计、视觉媒体策划、设计、制作等工作。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方案》中对实训教学赛项的要求是“重点考察教师在限选范围内,按照自行确定的实训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和核心技术技能操作的能力。参赛教师应依据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要求,确定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完成关键技术技能的操作与示范,实训教学内容应符合参赛组别要求。 除满足本比赛对教学设计的有关要求外,实训教学内容还应基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教师技能操作严谨规范,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与资源,解决技术技能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利用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提高实训效果;注重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职业精神”等。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能力比赛的总体要求,我们在《企业视觉形象设计》课程中进行了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本课程中,《标识设计综合练习》这个内容是该课程综合实训重点内容之一。企业标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其内涵可以展现企业

的整体实力、完善的管理机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等。根据企业经营理念、目标、文化等特点设计出优秀的企业标识,是广告设计公司制图员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在《标识设计综合练习》授课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即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希望通过本文对该课程信息化手段运用的介绍,能够对相关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严渝仲主编的教材《企业视觉形象设计 》,配有学习任务清单、工作页、企业调研问卷等。教学内容从标识设计的概念、标识设计的创意方法、标识设计的绘制流程三个方面展开教学。

该课选自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技能提升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与设计员岗位能力对接,是在已经学习了构成、图形创意、字体设计Photoshop、Coreldraw等专业课的基础上开展的,并为后续岗前培训课程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二年级学生。通过前期学习,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美术设计基础,对标识设计有基本的认知,具备一定的图形处理能力,并善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共性的问题是学习动力不足,艺术表现力欠缺,团队协作意识相对薄弱。

3.教学目标

根据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确定以下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标识设计的创意方法,强化表现技能。 技能目标:根据真实项目完成提升岗位对接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4.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岗位需求确定教学重点为:企业标识设计项目的需求。 结合学情分析确定教学难点为:标识设计的绘制表现。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内容来源于企业真实项目。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的逻辑来设计课程,效果+过程+效果。教学中采用双导师“工作室制”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场景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完成,企业技师+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实现。 教学实施

整体教学过程设计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中分为赏案例、练思维、展方案、用资源、巧指点五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