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类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技术实训》课程改革初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6 14:48: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工类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技术实训》课程改革初探

作者:薛华玉 曹国庆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12期

摘要:从《化学实验技术实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入手,讨论了改革的思路和实施的具体措施,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化工类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技术实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1)12-0123-02

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将更多地受到社会的欢迎,高职院校正是培养“双高”人才的场所。市场需要引领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要求我们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和方式,调整课程设置,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素质、有能力、能创新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对于化工类高职院校而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工素质,《化学实验技术实训》课程是基础。《化学实验技术实训》是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或日后从事化工产品小试和质检工作奠定基础。 改革必要性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正在进行部分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基础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的宽泛性,还是从课程的定位而言,较难运用项目化教学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基础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更为牢固,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化学实验技术实训作为《基础化学》课程的综合实训环节,可以进行改革尝试。从课程内容来看,其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内容仅仅让学生学会“照方抓药”,技能水平虽有一定提高,但不利于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从培养对象来看,“90后”学生思想独立开放,喜欢深度思考,创造能力强,传统的成绩评定仅注重学生实验报告优劣的评定,不能反映学生实验技能的真正水平。因此,这种考核制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从根本上进行化学实验技术实训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面对的问题。笔者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对化学实验技术实训进行了改革尝试。 改革思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学实验技术实训》是在学生基本具备《基础化学》课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实训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应该突出实现学生能综合运用四大化学知识并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的目标。另外,还应注重对学生文献查阅、理解、运用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基础化学》教学模式仅针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四个学科分别设置相应的实验内容,没有对四大化学实验进行综合、整合,内容不成体系,导致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欠缺。为此,笔者精心设计了必做实训项目和自选实训项目两部分内容。(1)必做实训项目是教师指定的实验,可以是合成或提纯产品实验,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内容不能与《基础化学》课程实验操作内容重复。一般实验教材会给出合成产品的具体操作步骤,很少涉及产品的鉴定和纯度分析,笔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产品进行鉴定,对产品纯度进行分析,学生需要通过查资料、相互讨论才能完成。(2)自选实训项目部分学生分组完成,教师可以拟定一些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题目由学生选择,或者学生自拟题目由教师审批。学生选定题目后查阅文献、整理资料、设计方案。教师根据实验室仪器、药品情况,确定方案是否可行,不具备实验条件的方案要求学生更改方案。通过完成必做和自选实训项目,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得到强化,实验态度和实验作风更加严谨,团队合作意识得到提升,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为日后专业学习和毕业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要措施

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1)不同的专业对课程内容设置有不同的要求,应通过与各专业教师沟通,走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了解各专业所对应的核心实践技能,再通过分析、思考、讨论,确定各专业所需掌握的基本实践技能,制定不同专业的化学实验技术实训课程标准并设定实训内容。(2)在实训内容的安排上,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型实验,尽可能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开设既新颖又成熟,既有趣又安全,成本低廉,时间合理的实训项目。(3)根据实验内容,教师精心编写实验讲义。

提前布置任务,细致组织实训 化学实验技术实训课程共一周时间(15学时),其中包括若干实训项目。以往教学安排上完全以教师为主体,从学生进入实验室起,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先讲授实验步骤,学生按照教材一步步完成,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学生很少需要思考,或者说没有思考的机会。在教学改革中,应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突显“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课前准备,而且更要重视实验过程实施,否则教学效果难如人意。在实训周开始前,笔者召集参加实训的学生开会,对实训周的内容做详细布置,特别是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何进行文献查阅做了指导,对各项任务提出了详细要求。对于学生完成的实验设计,教师应认真浏览,及时对方案的不足部分提出建议,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改正。在实训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做,给学生全面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修正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正确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和处理不同类型数据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完成实训报告后,分组进行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验方案、实验过程及结果的汇报,谈经验、说不足,分享实验成果。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论文答辩活动。

改革陈旧考核模式,建立新考核标准 以往的实训考核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实训报告笔记端正、实验结果好,数据处理正确即得高分,对于实验过程的评价不重视。这使得成绩评定方式不仅做不到公平、公正,而且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不仅能对学生实验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也能对学生进行约束和激励。应制定新的实训考核标准,即学生成绩由组内学生互评、教师过程评定、实训报告及小论文答辩情况等多部分构成,成绩评定多元化,评分透明、客观,避免了实验报告定成绩的弊端。在实训周开始前,笔者就把考核标准公布给学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表达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运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运行效果 在基础化学教研室的努力下,我院对部分班级进行了化学实验技术实训的试点改革,要求学生在一周的时间里完成两个综合实训项目、一个设计型实训项目及相关实训报告。通过一周的实训,笔者认为运行效果较好,与非改革班相比较,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较大的改善:(1)实验内容具有综合性、趣味性特征,打破了四大化学课程间的界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学生增强了查阅文献和计算机应用能力。(3)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增强了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4)通过小论文答辩,学生的胆量及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5)在摸索—尝试—失败—思考—尝试—成功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学生在实训体会中写到:化学实验重在探索和研究,探索发现真理;要学会团队合作,提高效率,虚心求教;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际,学到了很多书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提高了实验兴趣……

存在的问题 (1)目前,班级人数较多,均在40人以上,而指导教师只有2名,面对学生实训过程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教师压力较大,需要学院管理部门工作量认定的相关政策支持。(2)课时少,学生完成实验的时间比较紧张。(3)自选实训项目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有些小组的个别学生有不参与的现象。(4)一周的实训要求学生付出较大的精力,少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5)考核方式具体化后,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给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今后努力的方向

针对教师大量精力的投入,应向学院相关部门汇报,争取更多人力、财力的支持;应建立更为完善的评价机制,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考虑具体操作的简便性、可行性;应申报并建设《化学实验技术实训》精品课程,建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实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