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语文冲刺 第24-25讲 【国学经典】《世说新语》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7:36: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24讲 【国学经典】《世说新语》:一群鲜活的生命

《世说新语》名片 编著者:(南朝宋)刘义庆 类型:笔记小说,“志人小说” 别称:“世说”“世说新书” 内容:东汉魏晋名士的言行轶事 体例:三卷三十六门 思想基础:儒、道、玄

章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名士

门类 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方正 雅量 识鉴 赏誉 品藻 规箴 捷悟 夙惠 章次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门类 豪爽 容止 自新 企羡 伤逝 栖逸 贤媛 术解 巧艺 宠礼 任诞 简傲 章次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门类 排调 轻诋 假谲 黜免 俭啬 汰侈 忿狷 谗险 尤悔 纰漏 惑溺 仇隙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 名门贵族:王羲之家族、谢安家族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饮酒,服药,谈玄,享受艺术……

教育选轻轻·家长更放心

页 1

钟士季(钟会)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kūn,裤子)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为什么? 真性情的流露 有个性的张扬 好才华的外显 不合作的佯狂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世说新语》中所录之人性情不同,作者对人物亦各有褒贬,而魏晋名士身上那种自由洒脱的个性和狂放张扬的自我,在中国古典文学“温良恭俭”的人物画廊里独具个性,为中国文学殿堂点亮了一道独特的光彩。 金题精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鼓琴吊丧

教育选轻轻·家长更放心

页 2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世说新语·伤逝》)

(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①顾彦先平生好琴 ( ) ②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 ) ③不胜其恸 ( ) ④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 )

(2)文中哪些语句直接表现了张季鹰的悲痛之情?请用原文回答。

小结收获

第25讲 【国学经典】《世说新语》:一部旷世的奇书

《世说新语》:一部旷世的奇书

主讲教师:赵岩 北京市中学教师

艺术特点 文学地位 后世影响 艺术特点 生动的人物刻画: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世说新语·俭啬》)

教育选轻轻·家长更放心

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