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培优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19:28: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七年级培优题

1、如图,在一个正方体的两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AB,AC,那么这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 度。 2.。.

x?2?x?2?x?1的最小值是_______

23、已知x?3x?1?0, 则

x2? 。 42x?3x?1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9cm, 6cm, 5cm,先从这个长方体上尽可能大的切下一个正方体,再从剩余部分上又尽可能大的切下一个正方体,最后再从第二次剩余部分上又尽可能大的切下一个正方体,那么经过三次切割后剩余部分的体积为 cm3.

5、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BD∶DC=2∶1,E为AC的中点,AD与BE相交于P,那四边形PDCE的面

积为 。

6、如图,已知梯形ABCD,AD∥BC,∠B+∠C=90°,EF=10,E,F分别是AD,BC的中点,则BC-AD=________

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P为AB上的点, Q为AD上的点,且△APQ的周长为2, 则∠PCQ=_______

8、在长方形内画一些直线,已知边上有三块面积分别为13,35,49,图中的数据表示所在的小块面积,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9、如图,设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

已知∠AOB=115°,∠BOC=125°,则以 OA,OB,OC为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各内 角的度数分别为 。 10、已知a、b、c都不等于零,且m?|a|b|c|abc??,n?,那么m?n=_______ a|b|c|abc|11如果a、b、c满足a+2b+3c=12,且a2+b2+c2=ab+ac+bc,则代数式a+b2+c3=_______

12.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已知AD=12、AB=5、BD=AC=13,P是AD上任意一点,PE⊥BD、PF⊥AC,那么PE+PF=_______ 【提示 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13.在⊿ABC中,AD⊥BC,垂足为D,AB+BD=DC,求证 ∠B=2∠C

AAPDEGFCBDCB(6)(10)

14、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BD交BC于F,连接DF,G为DF中点,连接EG,CG.

(1)直接写出线段EG与CG的数量关系; (2)将图1中△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o,如图2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CG. 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将图1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A D D A A D

G

F G E E F E

C C C B B B F

图3 图2 图1

15、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行线CF于点F,求证:AE=EF. 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M,连接ME,则AM=EC,易证△AME≌△ECF,所以AE?EF.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A

D

F

A

D

F

F A

D

B E C 图1

G

B

E C 图2

G B 图3

C E G

,16、已知Rt△ABC中,AC?BC,∠C?90?,D为AB边的中点,?EDF?90°

?EDF绕D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C、CB(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F. 当?EDF绕D点旋转到DE?AC于E时(如图1),易证S△DEF?S△CEF?1S△ABC. 2当?EDF绕D点旋转到DE和AC不垂直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S△DEF、S△CEF、S△ABC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A

D E

B C F

图1

A A D

D

E C

图2

F

B

E

图3

C

B F

,17、在△ABC中,AB?BC?2,?ABC?120°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角

?(0°???90°)得△A1BC1,A1B交AC于点E,AC11分别交

AC、BC于D、F两点.

(1)如图1,观察并猜想,在旋转过程中,线段EA1与F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C D F B C C1

A1 E A D F B C1

A1 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