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杰 经方病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9:29: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梁晓光:太阴少阴病,吴茱萸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冉鹏飞:太阴饮,吴茱萸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无所执着:我选半夏泻心汤+吴茱萸汤。 慈济堂:厥阴病,吴茱萸汤。 高海荣:吴茱萸汤+苓桂术汤。

呵呵,终于有个说对的。就是吴茱萸汤+苓桂术甘汤。这个病,可以定为太阴病,也可以定为属太阴病,属厥阴也可以,但是不太严谨。 梁晓光:考虑了苓桂术甘汤,但见到呕吐就选择了半夏的方证。

是的,是要加半夏的。病人以太阴病为主,一派水饮上逆,因为呕吐,伤了些许津液。唇红,咽干,这是伤津液的表现,有热也不明显。因此,定为太阴病或者属太阴病,比较合适。我们在太阴病提纲里,讲了吴茱萸汤证,是太阴病上焦水饮的问题。吴茱萸汤的条文我们再看看:

1、食谷欲呕,属阳明(注:胃虚寒)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 2、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4、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凡是太阴或者厥阴上焦水饮,伤了津液,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口干、耳鸣,胃中反酸的,都是吴茱萸汤所主治的。病人“身冷无汗”,这也是表现出了虚寒津亏的问题。胃中反酸,这个问题要注意,一般都是水热夹杂导致的。栀子豉汤、泻心汤,都可以解决,虚寒偏盛的,吴茱萸汤有特效。要结合整体症状去求对证方剂。“头晕,胸胁满闷,脉沉紧”,这又是个苓桂术甘汤证。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这个病人,水饮很盛,怕单纯的吴茱萸汤不能胜任,因此,同时考虑对证使用苓桂术甘汤。在此基础上,又考虑病人痛苦的呕吐,难以进食,就根据药症,加了旱半夏。加了半夏后,方子里又暗含了小半夏加茯苓汤方义。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 处方如下:

人参30 吴茱萸40 生姜30 炙甘草20 云苓40 桂枝30 白术20 旱半夏60 大枣12个 四付水煎服

吴茱萸汤的药量,做了调整。病人寒逆不重,况且吴茱萸太苦,因此减量。生姜当时随着吴茱萸也减了量。人参和大枣按原量,为了补充津液,养胃气。病人折腾了一周,很虚弱,因此大苦大辛的药,就轻用了。怕降逆效果不好,就加了半夏。身冷无汗,是不是表证?这个不该是表证。表证是恶寒,而虚寒证,是畏寒,症状不同的。并且表证也要有其它表证症状来支持的,这个病人,没有充足的表证证据来支持。即使它是表证,我们也不怕,因为方子里,吴茱萸、生姜、桂枝,都能解表的。方药十分对证,疗效当然满意,药后告知,彻底痊愈。 顺便说一下经方方剂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原方

1、定方:原药,原比例,原量。 2、变量方:原药,原比例,药量改变。 二、变方:原药,某味药药量变化。 三、加减方:对原方进行药症以及药量加减。 四、合方。

今后对外讲课,要用这些概念去表述,更严谨些。

《刘志杰经方医案》-痞胀便溏案20

标签: 健康 生姜泻心汤 肾着汤 便溏 太阴 痞胀便溏案 张某,男,46岁 初诊日期:2010.4.18 主诉:腹胀便溏近1年

刻诊:腹中雷鸣胀满而便溏,心下痞闷,气冲胸胁,心悸,口渴多饮,项强微恶风,腰酸凉沉重,尿频,舌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而剥。左脉沉弦,右脉弦大有力。

分类: 医案

这个病例简单,你们分析一下?

袁超明:厥阴病,生姜泻心汤,肾着汤。

俞坤琴:厥阴中风+太阴阳明,生姜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许家栋:太阴阳明为主,兼有表证,属厥阴。生姜泻心汤+甘姜苓术汤。 禤宝子:生姜泻心汤+肾着汤+真武汤。

呵呵,水平还行,都很接近,疗效肯定也会很好。 王芳平:太阴阳明合病,半夏泻心汤加真武汤。 王荣生:痞饮 阳明太阴,生姜泻心汤+肾着汤+葛根。

你就认定葛根了?你们目前的问题,就是方证还求得不够精确。主症的方子,选对了,疗效就会满意的。这个病,主症,就是痞证,是生姜泻心汤证。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意真武汤,里面有芍药,下焦虚寒,还是久利,要慎用芍药。病人没有四逆,要慎用附子。“心下痞闷,气冲胸胁,心悸”,这个,更符合苓桂术甘汤证。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揺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也可以解决水逆心悸。这个病人,典型的阳明太阴合病,属厥阴。那个项强恶风的表证,就随属厥阴中风。腰酸凉发沉,尿频,是下焦寒湿,属于肾着汤证。舌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而剥。左脉沉弦,右脉弦大有力。这都是水饮问题,单弦为饮。右脉弦大有力,是属于革脉,一个是代表水饮上逆的厉害,一个是因为久利而成虚劳的脉。舌苔薄白而剥,是中焦水热不化过久造成的。那么,我们就用生姜泻心汤和苓桂术甘汤合方,里面暗含了肾着汤。 处方如下:

生姜40 炙甘草30 人参30 干姜10 黄芩30 半夏60 黄连15 大枣12个 茯苓40 桂枝30 白术40 四付水煎服。

苓桂术甘汤,也是对药量做了加大调整。黄连也按比例加了5克。病人口渴多饮,是津亏表现,越喝越加重水饮不化,越下利和尿频,越丢失津液。人参和茯苓,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茯苓本身就化水饮为津液,止渴。半夏这个药,要记住,生用,是辛烈,拔痰涎。水煎了之后,就没有了辛性,反而是甘淡了,和茯苓差

不多,降逆除水饮。因此,用少了无效。人们都不懂,认为它水煎了也还是有毒,有刺激性。都不敢重用。

学生:师父妙解 ,生旱半夏这个药入煎剂降饮除逆宣通之功无药可代,还安全高效。 黄连用15克,是为了加大止协热利的功效。这个病人,我本以为病程接近一年,要复诊几次的,结果一周后告知,基本痊愈。表证,生姜和桂枝,就对治了。干姜偏于温里,附子偏于温表。不要见到有虚寒,就单纯想到附子。都说经方人傲,牛气,原因就在这。很多重病,要是得病就找经方大夫治疗,就都不成问题。可惜,得了重病急病,都是先去医院,信不着中医。久治不愈了,才没办法的来看中医。这个时候,往往中医也没办法了。

19《刘志杰经方医案》-眩晕失眠案19

标签: 健康 苓桂术甘汤 栀子豉汤 真武 吴茱萸汤 分类: 医案 眩晕失眠案 赵某,女,25岁 初诊日期:2010.4.17. 主诉:眩晕,失眠一个月。

刻诊:头痛,起则头晕目眩,耳鸣,呕恶,心悸气短,心烦不眠,恶风寒,手足逆冷。舌淡胖,尖红赤,苔薄黄而腻。左脉寸微浮而滑,关尺沉弱。右脉寸弦,关浮滑,尺沉弱。 你们分析一下吧? 学生: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辨证对了,方子呢?

袁超明: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栀子豉汤。 王荣生:烦饮 少阴太阴阳明 吴茱萸汤+栀子豉汤。

慈济堂:少阴太阴阳明合病,滞、饮、烦证,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栀子豉汤。 朴玲玲:真武汤+栀子豉汤 景方建:我同意慈济堂的。

李锋: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栀子豉汤。

许家栋:真武汤为主,可以合用苓桂术甘汤、干姜附子汤之类。

淮国栋:当归四逆+小半夏茯苓+黄连+附子 许玉龙:小半夏加茯苓、酸枣仁汤? 杜圣昌:真武汤、苓甘五味姜辛夏。 俞坤琴:真武汤+栀子豉汤

荣生和慈济堂的比较接近,因此,他们的方疗效也会好些。这个病,大家辨证是对了,就是在方证对应选择上,差别大了一些。对于心烦失眠,呕恶,大家选择栀子汤是对的。病人呢,有个阳明热的问题。

“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舌尖红赤,苔薄黄而腻,这是阳明热象。栀子汤证,该是阳明热与水饮夹杂,可以认为是阳明里热,水饮重的,可以定为厥阴病。重的话,水热互结于心下,就成了痞证。看病人的两个关脉,一个沉弱,一个浮滑。沉弱为水饮,浮滑为有热。水饮与里热夹杂了。

那么,太阴的这个水饮证,也有一系列症状为依据,如:“起则头晕目眩,耳鸣,呕恶,心悸气短,舌淡胖,苔腻,脉沉弱”等。这是明显的苓桂术甘汤证。你们把四逆加到了这个症候群里面,就必然会想到真武汤的。“恶风寒,手足逆冷”,这该是认为表虚寒,是有表证存在的。寸脉也是浮,也证明有表证存在。可以认为是少阴中风,因为病人汗出正常。

那么,大家一致认为,是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了,我们考虑方证的时候,就该向厥阴方面考虑。“头痛,耳鸣,呕恶,手足逆冷”,这一组症状,符合吴茱萸汤证。

1、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2、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对于头痛头晕,耳鸣呕吐,四肢逆冷,烦躁不安者,有特效。西医叫美尼尔综合症。吴茱萸汤,严格讲,是对治厥阴病的,对于太阴的上焦虚寒,也是对证方。它的六纲界定方面,不要过于死板。一味吴萸,功同四逆。吴茱萸还能解表。苓桂术甘汤中的桂枝,更可以解表。因此啊,我们用了吴茱萸汤、苓桂术甘汤、栀子豉汤合方。 处方如下:

人参30 吴茱萸60 炙甘草20 生姜60云苓40 桂枝40 白术40 栀子20 豆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