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35: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八、软母线施工作业技术要求

(一)架空线施工

1.长度计算与丈量

a.档距测量:将钢丝测绳拉直绷紧,逐档、逐相量取对应挂线环里口之间的距离,作为实测档距L,并填入实测档距表内,测量精度至厘米。

b.瓷瓶串长度的测量:根据图纸进行耐张绝缘子串的组装,并实际测量绝缘子串的长度,作为导线线长计算的依据之一。组装时应注意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连接金具,要特别注意检查连接金具的螺栓、销钉及锁紧销等。所有的连接金具应完整,其穿向应一致,球头挂环、碗头挂板及锁紧销等应互相匹配。弹簧销应有足够弹性,闭口销必须分开,不得有折断或裂纹,严禁用线材代替。均压环、屏蔽环等保护金具应安装牢固,位置应正确。测量长度时,应用倒链将绝缘子串拉直,用钢卷尺实测绝缘子串(含连接金具)的长度,并填入绝缘子串长度表内,测量精度至厘米。组装好后或吊装前应将绝缘子串清洗干净。双串绝缘子串并联时,应进行适当搭配,使每串所受张力应均匀。

c.导线线长计算 经验公式

? L=L0+L0*(5%~8%)-L1-L2

式中L———导线下线长度;

L0———测量的档距; (5%~8%)———经验系数;

L1,L2———两侧绝缘子串、金具串长度

? 无耐张绝缘子的悬线计算法

本计算法适用于无耐张绝缘子使用悬垂绝缘子的线路,计算公式为 L=L0+8F2/3L0-kL0 式中L0———实测档距; L———导线下线长度;

F———实际弧垂;

k———修正系数,一般取1.1-1.4. (档距越大,取值越小;档距越小,取值越大)。 2.下线与压接 a. 放线与下线

①放线 导线端头应由线盘上方引出,放线过程中导线不得与地面摩擦,应在放线场覆盖草席。放线工程应检查导线有无扭结、断股松股和腐蚀,有上述缺陷的导线段禁止使用。

第 6 页 共 17 页

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②下线 将导线拉直,用钢卷尺量取所需开线长度在导线上做好标记,并做好记录。在标记两侧用铁丝扎紧后,从标记处切断。端面应整齐无毛刺并与线股轴线垂直。 b.导线用液压压接。要求压接成形弯曲度不超过1%,正六角形的对边尺寸。钢模采用55#钢,粹火硬度HRC45-55,线夹表面应光洁无裂纹和飞刺,表面应修光,导线液压钳应专人维护操作,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才能上岗。

c.压接用的钢模应与导线规格相符,一般六角钢模的对顶距应等于压接管外径。对使用的导线及线夹的结构及规格应认真进行检查,须与设计相符,对线夹内外直径尺寸,用游标尺测量。

d.液压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其完好程度,保证能正常操作。

e.耐张线夹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油垢,短期不使用的清洗后应将管口临时封堵,并以塑料袋封装。

f.钢芯铝绞线的液压部分在穿管前应以汽油清除其表面油垢,清洗长度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涂801导电膏及清除钢芯铝绞线铝股表面氧化膜,清除范围为铝股进入铝管部分,铝股用汽油清洗干燥后,将801导电膏薄薄均匀涂上一层,用钢丝刷沿钢芯铝绞线轴线方向,对已涂导电膏部分进行擦刷,将液压后能与铝管接触到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

P N L1+△L (a) P N △L (b) N 已压接 10或60 P O L1 压接长度垫铝 60 (c)

耐张线夹穿管图

g.穿管

①剥铝股 铝股割线长度ON=L1+△L(L1为钢锚口至钢锚根部的穿管长度),松开钢芯铝绞线端头绑线,为防铝股剥开后钢芯散股,在松开绑线后先在端头打开铝股,将露出的钢芯端头用绑线扎牢,然后用手锯切断外层及中层铝股,在切割内导铝股时,只割到每股直径的3/4处,然后将铝股逐股掰断。

②套铝管 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

第 7 页 共 17 页

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③穿钢锚 将已剥露的钢芯自钢锚口穿入钢锚,穿时顺钢芯的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到钢芯端头触到钢锚底部,管口与预留长度相等为止。

④穿铝管 钢锚压好后,将铝管退回到距钢锚端120mm(若正压法为70mm,本工程采用反压法)。

h.液压操作 一般规定:

①液压使用的钢模应与被压线夹相配套。

②被压接管放入下钢模时,位置应正确,检查定位印记是否处于指定位置,双手把住管、线后合上模。此时应使两侧导线与管保持水平状态,并与液压机轴心相一致,以减少管子受压后可能产生弯曲,然后开动液压机。

③液压机的操作必须使每模都达到规定的压力,而不以合模为压好的标准。 ④施压时相邻两模间至少应重叠5mm。

⑤各种液压管在第一模压好后应检查压后对边距尺寸(也可用标准卡具检查),其最大允许值为S=0.866×(0.993D)+0.2mm,符合标准后再继续进行液压操作。

⑥钢模应定期检查,发现变形应停止或修复后使用。

⑦管子压完后有飞边时,应将飞边锉掉,铝管应锉成圆弧状。 l.操作工艺:

钢锚压接采用正压接法,(由钢锚根部向端头方向压接)

铝管压接为防止大载面导线在正压法时出现较大的松股现象,采用反压法(由铝管口向接线板方向压接),反压法会使铝股丝与铝管向钢锚方向延伸,要预留间隙(本工程为50)。 压接时注意液压机压力表指示值,当钢锚与铝管达到所需要的压力时,应保持10-15秒钟以达到到永久变形目的。

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铝管液压时,其引流连板与钢锚U型环的相对角度位置应符合设计上的有关规定。

铝管长度480

起压点或压接终点

已压接 5 10或60 压接长度380 60 耐张线夹压接图

第 8 页 共 17 页

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液压后认真填写施工记录。

3.母线架设

a.为避免挂线过程中瓷瓶弯曲,用6-8mm钢板制作瓷瓶夹具。同时制作放线管弦滑车及横梁滑轮架,根据梁的结构情况自制。挂线、紧线采用1台3吨电动绞磨。 b.本工程110kV悬式绝缘子为XWP-100(单串耐张绝缘子串)和XWP-100(单串耐张绝缘子串。

c.固定滑轮

在钢梁主材上,用钢丝绳套挂上滑轮,滑轮悬挂位置要偏高挂环100mm。滑轮直径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6倍,轮槽尺寸应钢丝绳匹配,滑轮及附件应无裂纹、轮缘破损等情况,滑轮应转动灵活。

d.绞磨设置(电动绞磨)

设置一台绞磨,不少于3t,设置于中相导线的轴线位置。用钢丝绳套将地滑轮挂在构架的根部并应满足要求。磨绳应采用钢丝绳,按轴线方向穿入上滑轮和地滑轮;在磨芯上缠绕圈数不应少于5圈。

e.牵引挂串

用吊车先将钢芯铝绞线的一端吊起,挂到挂点上,再用牵引钢丝绳在另一端绝缘子串从端部起第2-3片间绑牢,钢丝绳与绝缘子之间垫木板,并在木板外侧用麻绳和绝缘子串绑牢。启动绞磨牵引起吊,当起吊端接近悬挂点时应放慢牵引速度,以免碰坏绝缘子,牵引合适位置时,将挂线环为水平时,螺栓应由下向上穿,挂线环为垂直时各档各相母线螺栓穿向应一致然后拧上螺帽,穿入开口销,并分开销尾部。

4.调整弧垂、刷相序漆

母线弛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弛度的允许误差为+5%~-2.5%。同一档距内三相弛度应一致。具有可调金具的母线,在导线安装调整完毕后,必须将可调金具的调节螺锁紧。根据设计图的相序,刷好相序漆。

(二)母线跳线施工

1.跳线长度测量计算

用软绳索,置于横梁两侧绝缘子串耐张线夹引流把下沿,使其呈悬链状自然下垂,调整绳索长度,使其各点与横梁下平面的各点间净距大于A1值,在绳索上与引流把的相接点处作上标记。将绳索自然顺直,用盒尺量取两标记间的距离L1,并做好记录。

A1值按表取值:

电压(kV) A1(mm) 110 1000 220 1800 2.导线长度计算 L=L1-2L2+2L3

第 9 页 共 17 页

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式中L———导线开线长度; L1———跳线实测长度; L2———引流线夹压接管长度; L3———导线插入压接管内长度。 3.导线切割

将导线拉直,用钢卷尺量取所需开线长度在导线上做好标记,并做好记录。在标记两侧用铁丝扎紧后,从标记处切断。端面应整齐无毛刺并与线股轴线垂直。

4.接触面的处理(压接部位)

用汽油清洗线夹管内的油垢,并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用汽油将铝股压接部分清洗干净,其长度不应小于连接的1.2倍。将进入铝管的铝股涂以电力复合脂,并用钢丝刷沿导线轴线方向对以涂电力复合脂部分进行擦刷,将液压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

5.液压压接

a.在压接前应首先对液压设备检查后在进行压接。将导线端部绑扎铁丝去掉,将引流管顺铝线股绞制方向旋转插入导线上,导线应插到引流管底部。上模与下模有固定方向时,则钢模上应有明显标记,不得错放。被压管放入下钢模时,位置应正确。检查印记是否处于制定位置,双手把住管、线后合上模。此时应使导线与管保持水平状态,并与钢模中心一致,以减少管子受压后可能产生弯曲,然后开动液压机。液压时,每模都应达到规定压力,而不以合模为压好的标准。施压时,相邻两模间重叠不应小于5mm。 b.自U形环侧开始向管口连续施压,凹凸部分不压,压接后,其弯曲度不应大于钢管全长的2%,有飞边时应将飞边锉掉,镀锌层脱落时涂以富锌漆。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为其液压方向自管底向管口连续施压。其弯曲度不应大于铝管全长的2%(超标时应予以调直;有飞边时应将飞边锉掉;六边形对边尺寸应为0.866D,当任何一个对边尺寸超过0.866D+0.2mm 时应更换钢模(D 为铝管外径)表面光滑无裂纹。在铝管管口处涂防锈漆。压接后管口附近导线不应隆起和松股。

6.跳线与耐张线夹连接

a.引流线夹与耐张线夹引流把应为光面和光面相接。而且接触面应清洁,并涂以电力复合脂。连螺栓的螺母侧应有平垫,螺母侧应有平垫和弹簧垫圈,相邻垫圈间应有3mm 以上净距。螺栓紧固力矩值应满足规定要求。连接后应为近似悬链状自然下垂,三相弛度应一致,复测导线与横梁各部位之最小净距应大于或等于A1值。

b.对于分裂导线需要安装间隔棒的,首先按照设计要求间距,配置间隔棒,其距离误差不得大于正负3%。然后安装间隔棒。间隔棒安装处,必须缠绕铝包带,其绕向应与外层铝股的旋向一致,两端露出间隔棒夹口不应超过10mm, 且其端口应回到线夹内压住。间隔棒的安装螺栓由下向上穿,配套的平、弹垫应齐全,紧固牢固。紧固后,间隔棒应垂直于两导线,不得歪斜。

(三)引下线设备连线的安装 1.线长测量

第 10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