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0:1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贷:公积公益金——公积金 30万

例7 2006年初,上南经联社将一幢厂房租给某个体老板使用。双方于1月签订了协议,协议约定该厂房租赁期为2年,每月租金20000元,按月支付。该房产租赁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

(1)每月取得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经营收入——出租收入 20000

(2)计算每月应交营业税

每月应交营业税=20000×5%=1000(元) 借:经营支出或其他支出 1000 贷:应付款——应交营业税 1000

(对于交纳的营业税是否入账,各村村根据合同规定操作。) (3)支付税款时

借:应付款——应交营业税 1000 贷:现金 1000

例8 2006年6月1日,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供电部门通知,5月份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付电费5100元,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办公楼电费500元,村办小学电费800元,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属企业电费1800元,代垫收村民电费2000元。以存款支付供电站电费共计5100元。6月3日,收回了村民应付电费2000元,款存信用社。

(1)6月1日收到供电站电费通知时

借:管理费用——水电费 500 其他支出——小学电费 800 应收款——下属企业——电费 1800

应收款——村民电费 2000

贷:应付款——供电站 5100 (2)支付供电站电费5100元

借:应付款——供电站 5100 贷:银行存款——信用社 5100 (3)收回村民电费2000元

借:现金 2000

贷:应收款——村民电费 2000

例9 2006年7月15日应发放村民上半年股份分红款200000元,其中有三名村民属违反计划生育不能发放的有5000元,实发股份分红款为195000元,以存款支付,2006年12月计算收益,可从收益中提取股红1000000元,同时发放村民800000元。

(1)7月份发放时

借:应付款——应付股红 200000

贷:银行存款——信用社 195000 公积公益金——其他 5000 (2)12月从收益中分配股红100000元 借:收益分配——股份分红 1000000 贷:应付款——应付股红 1000000 (3)年终发放股红款800000元

借:应付款——应付股红 800000 贷:银行存款——信用社 800000

注:超出制度规定的那部分分配金额,应在年终收益分配时,按实际分配金额计提。 例10 村集体经济组织2006年12月计算收益,可从收益中提取股红1000000元,但实际按1200000元分配到村民,以银行存款发放。

(1)12月从收益中计提分配股红1200000元 借:收益分配——股份分红 1200000

贷:应付款——应付股红 1200000 同时结转平分配(设自动转帐凭证)

借: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 1200000 贷:收益分配——股份分红 1200000 (2)实际发放股红时

借:应付款——应付股红 1200000 贷:银行存款——信用社 1200000

村民小组在年中或年终提取股份分红应该履行如下手续: (1)打申请报告经村民小组、村委会审批同意。 (2)一般不提倡实行年中分配,如果一定要年中分配,必须将分配金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年终可供分配收入大于已经分配的金额,避免年底年末未分配收益出现红字。

(3)进行股份分红时,采取电脑打印表格作为签收表,村民收款必须签收。

代支社(组)财务人员工资可通过“应付款——预付工资”进行核算,收到社(组)上交财务人员工资时直接冲减此数,年未将差额转入相关科目。

例11 某村委会2007年2月收到下属社(组)上交财务人员工资2000元,当月代支社(组)财务人员工资1800元。账务处理如下:

村委会账:

(1)收到时:借:现金 2000

贷:应付款——预付工资 2000

(2)发放时:借:应付款——预付工资 1800

贷:现金 1800

(3)年末冲减下属社(组)财务人员工资:

借:应付款——预付工资 2400(12×200)

贷:管理费用——固定及其他人员报酬 2400 假设当月收到1500元:

(1)收到时: 借:现金 1500

贷:应付款——预付工资 1500

(2)发放时: 借:应付款——预付工资 1800元

贷:现金 1800

(3)年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固定及其他人员报酬 3600(12×300) 贷:应付款——预付工资 3600

例12 接上例,假设2月,村民小组以现金支付给村委会代发社(组)财务人员工资2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组账:

(1)支付时 借:应付工资——财务人员 2000

贷:现金 2000

(2)月末计提财务人员工资

借:管理费用——固定及其他人员报酬 2000

贷:应付工资——财务人员 2000 注:以后每月做上述同样分录。

用按金抵租金,必须附上按金客户联和租金收据,租金收据金额为收入金额。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应付款---按金

贷:发包及上交收入或经营收入

七、“应付工资”科目

(一)应付工资核算的内容

应付工资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付给其管理人员及固定员工的报酬总额。报酬总额包括工

资、奖金、津贴、福利补助等,不论是否在当月支付,都应通过本科目核算,值得注意的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付给管理人员及固定员工之外的人员报酬,如应付给临时员工的报酬,不通过本科目核算,在“应付款”科目中核算。

该科目借方登记实际发放工资的数额,贷方登记分配工资费用的数额,该科目的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村集经济组织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工资额。本科目应设置“应付工资”明细账,按照管理人员和固定员工的类别及应付工资的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发放工资时,按区下发工资表格式(南农部[2007]1号文件)进行填制发放。

对年中预支工资时,一般借记“应付工资”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提取工资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科目。 例13 2006年1月末,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批准提取村管理人员1月份工资报酬12000元,其中固定员工报酬9000元,临时工报酬3000元。另发放固定员工通迅补助费用2000元,发放安全巡查人员工资1000元(镇已下拔安全巡查人员工资3600元/半年)。

(1)收到镇下拔安全巡查人员工资时:

借:银行存款 3600

贷:应付款——临时员工报酬——安全巡查人员工资 3600

(2)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固定及其他人员报酬12000 管理费用——电话费 2000

贷:应付工资——固定员工报酬 11000 应付款——临时员工报酬——临时员工3000 (3)发放时:

借:应付款——临时员工报酬——安全巡查人员工资 600 应付福利费——治安 400

应付工资——固定员工报酬 11000

应付款——临时员工报酬 3000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15000

(二)关于村、社(组)干部报酬的账务处理

1、核算要求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为了能够确切反映当年的损益,村、社(组)干部工资通过“管理费用——干部报酬”和“应付工资——村干部工资”进行核算。

2、核算内容

(1)每月发放干部工资,通过借记“应付工资——村干部工资”,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2)年终从管理费用中提取干部工资及奖金,借记“管理费用——干部工资”,贷记“应付工资——村干部工资”。

(3)年初支付干部报酬时,借记“应付工资——村干部工资”,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如计提和实际发放有差额,差额增记或减记“管理费用”。 例14 某村每月(半年)发放干部工资1000元。

(1)每月发放时:借:应付工资——村干部工资 1000

贷:现金 1000

或者每半年发放一次: 借:应付工资——村干部工资 6000

贷:现金 6000

例15 接上例,12月底根据上年综合考核工资估计今年的综合考核工资,估计今年综合考核工资50000元。

借:管理费用——干部工资 50000

贷:应付工资——村干部工资 50000

例16 接例14,例15,第二年年初计算得出综合考核工资(即浮动工资+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提成工资根据考核结果扣减后的所得)52000元。

52000-50000=2000 52000-12000=40000

借:管理费用(增加少计的综合考核工资) 2000 贷:应付工资 2000

借:应付工资——村干部工资 40000

贷:现金(扣减之前已经发放的工资1000*12即12000元) 40000

八、“应付福利费”科目 (一)核算内容

新制度中,我区对应付福利费下设了18个固定二级科目,包括“福利费结存”、“计划生

育”、“五保户、烈军属”、“困难、低保”、“学校”、“幼儿园”、“治安”、“丧葬费补助”、“老人退休补助”、“征兵民兵”、“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文体活动”、“路灯费用”、“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失业保险”、“其他”等。应付福利费取得的来源按当年收益制度规定比例计提,入“应付福利费---福利费结存”贷方(新规定比例尚未发文,暂按旧制度即留存收益10%以上计提)。

1、提取福利费

借:收益分配——提取福利费

货:应付福利费——福利费结存 2、经批准,公益金弥补福利费不足

借:公积公益金——弥补福利费 贷:应付福利费——福利费结存

3、支付各种福利费

借:应付福利费——福利费各项开支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说明:福利费各项开支是指除福利费结存外的17个二级科目。 4、结转福利费各项开支(设自动转帐凭证) 借:应付福利费——福利费结存

贷:应付福利费——福利费各项开支

这里要提的是:有的村对垃圾费的收支入了“其他收入”和“其他支出”科目,应改为垃圾费支出入“应付福利费——环境卫生——垃圾费”、代收代支的垃圾费通过“应收款”和“应付款”科目核算。

(二)要求

1、福利费的使用一般坚持先提后用原则。

2、福利费的结转可以每月一次或年终一次结转。 3、应付福利费不包括兴建集体福利等公益设施支出。

4、除了“应付福利费——福利费结存”有贷方发生数外,其他17个二级科目不存在贷方发生数。

九、“一事一议资金”科目

1、一事一议资金的概念。一事一议资金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村民受益的生产、公益事业时,按照国家法规、政策的规定,以“一事一议”的形式向村民筹集的专项资金。

一事一议筹劳不通过本科目核算,应通过“公积公益金”科目核算。 为了反映和监督村集体经济组织一事一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设置“一事一议资金”科目,贷方登记一事一议资金的筹集,借方登记一事一议资金的使用。本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用于一事一议专项工程建设的资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一事一议专项工程建设的超支数。本科目应按照所议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必须另设备查簿对一事一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进行登记。

2、一事一议资金的会计处理

村集体经济组织一事一议资金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第一,一事一议资金的筹集;

第二,一事一议资金的使用;第三,一事一议筹资建设项目完成后存在余款;第四,一事一议筹资建设项目存在资金不足;第五,一事一议资金的减免。

(1)一事一议资金筹集的处理 一事一议筹集方案经过社员(村民)大会通过时,形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收村民的款项。因此,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于一事一议筹资方案通过时,按照通过的筹资金额,借记“应收款”,贷记“一事一议资金”科目。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农户交来的一事一议专项筹资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款”科目。

(2)一事一议资金使用的处理(讲解P123-P126)

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一事一议资金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工程完工后,如果形成固定资产,则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一事一议资金”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如果不形成固定资产,则按使用一事一议资金的金额,借记“经营支出”、“其他支出”等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一事一议资金”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

十、“公积公益金”科目

公积公益金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从收益中提取的和其他来源取得的,用于扩大生产经营、

承担经营风险以及集体公益事业的专用基金(新规定比例尚未发文,暂按旧制度即留存收益30%以上计提)。

(一)公积公益金的来源

从形成来源上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公积公益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

(1)从本年收益中提取。

(2)从其他来源取得的公积公益金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接受捐赠、征用土地补偿费、拍卖“四荒”使用权价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转入、拨款转入、对外投资中实物资产重估增值等。

(二)公积公益金的使用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公积公益金可用于以下方面:

(1)转增资本;(2)弥补福利费不足;(3)弥补亏损;(4)下拨村小组福利,生产设施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公积公益金转增资本、弥补福利费不足以及弥补亏损的数额,可以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及国家有关规定确定,但必须经社员(村民)大会或社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并向群众公布。

(三)公积公益金核算的内容

为了反映和监督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积公益金的提取和使用等增减变动情况,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设置“公积公益金”科目。该科目的贷方登记从收益中提取和从其他来源取得的公积公益金的数额,借方登记将公积公益金用于转增资本、弥补福利费不足或弥补亏损而减少公积公益金的数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积公益金的结余数额。为了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积公益金的构成及其变动情况,“公积公益金”科目还须按来源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四)帐务处理

在这次新制度执行中,我区将“公积公益金”科目设置了统一的二级科目,主要包括土地基金、公积金、公益金、弥补福利费、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接受捐赠、资本溢价、资产重估、拨款转入、其他(一事一议筹劳)等,且土地基金固定了三级科目(征地补偿费和土地流转款)。公益金款项用于弥补福利费,公积金、接受捐赠、资本溢价、资产重估、拨款转入、其他等款项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但使用接受捐赠、资本溢价、资产重估、拨款转入、其他等款项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时要将这些明细科目转到“公积金”明细下再进行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

1、关于“公积公益金——土地基金”的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