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风尚奖事迹材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4:46: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学生道德风尚奖事迹材料

不争,不显,不露

我是大学院班的。能够被推荐“道德风尚奖”评比深感荣幸,这不仅是对我多年来道德上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生活的鼓励。接下来谈谈我的经历及感悟。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在我的人生观中,凡事不强求,顺其自然,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不仅以此作为平时自我行为的准则,更是待人处事的依据。不强求自己去迎合别人,也不要求别人按照我的规范行事,因此跟我相处的人会感觉很舒服。我也不喜欢参加比赛类的活动,不喜欢去和人争抢什么,心止如水,不会因为获得荣誉而大喜,也不会因为没有受到表扬而灰心,我所做的就只是做好自己,使自己更优秀,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不会为世俗的名利而羁绊。

在班级中,作为一名班干部,认真负责,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积极辅助其他班干部的工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时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与朋友们分享;在校园生活中,尊师敬长,自尊自爱,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事情,主动向别人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三思而后行,理性选择;在学习上,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温习;在家庭中,虽然是独生女,但却没有独生女的傲娇,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亲朋眼中的乖乖女,外出学习不让父母担心,有自立意识,积极克服依赖心理,经常寻找一些打工机会赚取生活费,减轻父母负担;在社会生活中,

遵纪守法,对于一些捐赠献爱心活动,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又有几人敢言自己纯真与善良。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守护心灵中那最初净土。通过不断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来净化心灵。投身公益是我的活动之一,公益活动能够洗礼心灵。在一次义工队活动中,我随队去探望了那些有聋哑残疾的儿童,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并为他们献上我们的祝福。他们在被我们感动的同时,也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灵。我们作为一名健全人,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有什么理由说放弃,又有什么资格抱怨这社会的不公。我们何其幸运,身体健全,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读书写字。这是生命的馈赠,我们须珍惜。在那之后还参加过一次义诊,记忆特别深刻,那是去阳高县一个偏远的山村,全村青壮年全部外出打工,只留守些老人和妇女。乡亲们特别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随行的义诊队伍还为特困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在我之前的社会观中,电视节目中报道的那些特困村庄只是少数,并且离我的生活很远。事实上贫穷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生活完全没有达到小康的水平,尽管他们接受着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要从根本上拜托贫穷,需要政府的支持,比如,种植高收益的农作物,引进外资建厂,带动周边经济等等。

“方而不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廉而不剐。”正是我人生的写照。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我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的人,自己认定的正确的事,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行事。对于现在社会上一些不遵

守规则,不坚定原则的人不敢苟同。当别人的处事原则相违背的时候,我会建议他往正确的方面思考,做出正确的选择;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首先我是一个诚实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会表现出由衷的欣赏,对自己讨厌的不会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会远离。使自己处在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中,避免负面因素的影响,时时保持乐观的心态,把快乐传递给周围的亲朋。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从小到大,我也获过不少的奖状,但是从来没有贴在墙上,不仅是为了不炫耀,更过的是觉得没必要。自己的优秀不是拿给别人看得,也不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是在久而久之的相处中感受到的。因此,对于一个人再说自己有多优秀,取得多少荣誉的时候,我会当做一个事件来听,但是对于这个人的品德是要慢慢相处才能够了解的。对于一件事或人,不盲目定论其好坏,通过自己的求证及摸索得出进一步结论。廉而不剐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在朋友们的眼中,我温和不骄躁,遇事冷静,凡事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大学——灵魂升华的圣地。在轻松的校园生活氛围下,我们不仅可以尽情探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觉自己的潜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在大学这个轻松的环境下,我们更需要进一步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为以后的生活就业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