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20:05: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创新团队)
编 号
年 度 团 队 名 称 团队所在单位 推 荐 单 位 填 表 日 期
2014年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教育厅 2014年4月20日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制
一、基本情况
团队名称 研究方向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 冶金节能减排 王华 昆明理工大学 1985年 团队带头人 主要支持单位 团队成立时间 推荐材料密级 无 推荐单位(盖章) 昆明理工大学 可否公示 可 可否公开宣传 1 学科分类名称 2 3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可 450 490 470.10 冶金工程技术 能源科学技术 工程热物理 制造业 代码 代码 代码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三、团队简介
(限3000字限以内)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长期从事冶金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团队历时悠久,特色鲜明,在基础理论、技术开发、产业化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显著。 1985年全国冶金节能专家蔡乔方教授创建的昆明工学院“冶金热能工程研究室”,形成了工业炉窑节能科研团队;1996年蔡教授退休后当时年仅30岁的王华教授接过接力棒,奉行“传承、发扬、艰苦、卓越”的宗旨,带领团队进行二次创业。2007年研究所被云南省教育厅认定为云南省高学校工业节能与能源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团队2008年被遴选为云南省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2009年被认定为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3年被遴选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色金属工业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4年以团队研究方向为四大支撑方向之一的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华教授任主任。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拥有固定科研人员3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79人。固定成员中有高级职称20人,其中教授1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1人,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至今,团队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28名学科带头人,6名大型企业高管,4名博士后及141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2篇。组织召开国内外学术会议11次,参加会议109次,其中大会特邀报告17次。目前团队已发展成为一个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层次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在国内外冶金节能减排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团队。 针对冶金行业环境污染大、能耗高、余热余能等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在王华教授的带领下,系统深入开展了冶金节能减排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创新了全氧顶吹强化自热熔炼炼铜技术、冶金-能源一体化清洁生产及节能减排新技术,掌握了冶金过程中低温余热高效利用核心技术,解决了冶金过程中资源综合利用一系列重大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56项,以及一大批解决实际生产关键技术难题的企业委托项目;团队成立至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出版学术专著20部,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173篇,授权167件,其中发明专利71件。部分成果转化近三年累计产生经济效益逾259.57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逾30 万吨,减少酸性气体排放21.43万吨,节约标煤45.96万吨。 近十年来,团队主要创新成果包括: 一) (一)强化冶炼与短流程冶金新技术 二) ①突破了高镁镍精矿冶炼和高镍二次铜精矿镍铜分离的技术瓶颈,开发了富氧顶吹-闪速熔炼-全氧自热熔炼三炉系联动冶炼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和经济效益,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②开发了复杂铜原料电解精炼及综合回收关键技术,实现了低品位、高杂质阳极铜短极距电解,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③开发了煤粉燃烧过程的净化强化技术,研制了适合于煤粉工业炉的高效新型换热器,成果先后在昆钢、云锡与金川等冶炼厂得到广泛的应用,获中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