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预测试卷(4)-中大网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3:01: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预测试卷(4)

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考试时间: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2)小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是( )。 (3)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4)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或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

(5)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

(6)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7)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 )出版。 (8)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9)动作技能的基本单元是( )。

(10)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是( )。

(11)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

(12)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操作技能与( )。 (13)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14)(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15)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 )。 (16)“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 (1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18)教“鱼”的概念时以“鲸”为例,说明“生活在水中”是“鱼”的概念的无关特征。这是为学生提供( )。 (19)感性概括又称( )。

(20)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正确的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学习一份书面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 (2)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3)儿童概念的形成要经历( )阶段。

(4)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 )。 (5)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四种反思的方法有( )。 (6)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有( )。 (7)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 )过程。 (8)挫折后的心理反应有( )。

(9)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 )。 (10)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__________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__________和 。

(2)知识作为教学目标,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__________ 。

(3)专家型教师知道许多课堂规则是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习得的,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

(4)到了青年期,__________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5)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__________,这一阶段就是使主体掌握__________的阶段。 (6)从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划分,教学评价可分为___________评价和___________评价。 (7)心理健康标准是__________的具体化。

(8)知识就其实质而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__________。 (9)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__________,同时也缺乏__________。

(10)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可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___________阶段。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热爱学生是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 )

(2)实验法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测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方法。 ( )

(3)主体性班级管理就是教师不再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负责。 ( )

(4)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命题学习水平。 ( ) (5)教育过程中应奖励一些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奖励一些概括性的行为。 ( ) (6)课堂内存在的各种群体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 ) (7)拥有某一领域丰富的知识经验就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 ) (8)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也是问题解决。( )

(9)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 ) (10)心理健康是绝对的。 ( )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问题解决 (2)实验法 (3)正式群体 (4)算法式 (5)概念学习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2)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有哪些?

(3)教学中瘴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4)怎样理解品德的定义? 七、论述题(共10分)

(1)试分析行为目标的陈述须具备的要素。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

(1)某中学,新生开学时都没有编快慢班,但经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第二学期编了快慢班。 你对该中学的做法有何看法? 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 :D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合和统一人格各部分的核心力量。

(2) :C

学生还不具备抽象思维,只能从范例中学习,还不具备发现学习或从问题解决中学习的能力。 (3) :C

这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这就是下位学习。 (4) :C

题干是对形成价值观念的解释。 (5) :B

动机的激活功能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 (6) :A

多样化的复习形式是复述策略的一种重要方式。 (7) :C

廖世承是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他于l92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8) :D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9) :D

动作技能的基本单元是动作。 (10) :A

题干是对人际排斥的解释。 (11) :C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归类。(12) :D

一般情况下,心理学家们按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13) :A

专家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所以他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14) :B

题干是对外部反馈的解释。 (15) :D

迁移的内容有一般的也有具体的,据此可将迁移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6) :C

这些都是学习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7) :C

学校可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18) :D

适当运用反例,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对概括和规则的本质认识。 (19) :C

感性概括是在直观基础上凭直觉、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20) :C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正确的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