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三季度院感质量管理持续改进PDCA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52: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业整理

2016年外二科三季度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

一、工作计划(P):

根据二级医院等级评审要求,进一步规范手卫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意识,确保手卫生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清洁安全的医疗环境,保障医疗安全。按照院感相关规章制度及二甲医院复审的要求,相关指标控制如下:

1.手卫生依从性>60%,且正确率应该≥6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 3.二级医院感染发病率≤8%,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0.5%;

4.I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50%,一般在24h内,不超过48小时; 5.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送检率>50%;

6.每季度进行一次“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通报上季度院感检查情况,科室全体医护每季度开“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会议。 二、实施(D):

1.加强培训、增强意识: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提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培训形式分为医院集中培训、科室组织培训等形式,通过培训加强院感相关意识;

2.明确职责、细化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院感管理小组三级管理,各司其职,落实本科室、本岗位各自职责;

3.科主任、院感医生督导临床医生执行院感相关制度、措施,指导对院感病历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防控,督导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监测流行趋势,督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监测耐药菌情况,加强院感知识培训,督促无菌操作、手卫生、职业防护等制度的落实;

4.院感医生、护士应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指导手册、工作手册,及时、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及时完成工作手册的书写,对院感管理会议、培训记录进行记录。对职业暴露、手卫生管理、科室院感自查、多重耐药菌患者登记、科室院感活动等相关工作及时进行督导、监测、登记、管理;

5.临床医生: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操作技术规程,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院感应及时上报并送检培养,积极参加院感知识培训,掌握自我防护与锐器伤处理知识,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 三、检查(C):(二季度)

1.手卫生依从性为53.03%、正确性68.57%;其中医生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分别为:52%、53.85%,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分别为53.65%、77.27%。

2.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67.31%(7、8、9月份分别为:66.67%、62.51%、62.71%),门诊抗生素使用率18.81%(7、8、9月份分别为:19.81 %、19.57%、16.48%)。

3.I类切口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59.49%,其中≤48h的16例(占比:34%),>48h的31例(占比:6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病历中,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使用率81.4%。

4. 医院感染发生率:4.04%,I类切口感染率:2.53%;手术部位感染率4.85%; 5.(治疗性用药)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送检率:39.7%;送检结果阳性率:44%;其中

WORD完美格式

专业整理

全院临床标本检出微生物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浅黄色金色但胞菌。共检出多重耐药菌28株,其中产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21株(外二科5株)。 四、分析、改进措施(A):

(1).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分析、改进:

护士 护士合计 医生 医生合计 0 正确性% 依从性% 10 医生合计 51.25 50.47 20 30 医生 53.85 52 40 50 60 护士合计 75.69 54.92 70 80 护士 77.27 53.65 90 1.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较上一季度均有所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比医生做的好,主要原因是院感护士监督工作比院感医生做得到位。根据二甲复审对于二级医院的要求,手卫生依从性≥60%,且正确率应该≥60%;相对于标准来说,还需要在依从性、正确性上还需要提升,首先是手卫生的意识要提高。

根据院感科反馈,护士依从性低主要表现在集中治疗给病人输液时、无菌操作前未进行手卫生;医生依从性低主要表现在查房、检查病人前后、无菌操作前未进行手卫生;正确率低主要是未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9月份外二科医生手卫生执行监测情况:(“两前三后”)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接触患者前 依从性 正确性 50.00% 50.00% 无菌操作前 80.00% 83.30% 9月份外二科医生手卫生监测情况 体液暴露后 78.60% 72.70% 接触患者后 62.10% 61.10%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55.60% 60.00% 合计 63.50% 65.60% 2. 9月份科内做的医生手卫生调查情况与6月份监测情况相比,依从性、正确性有所改善,改善效果不明显。(数据与院感科结果有出入,可能为操作监测存在随机性)。

WORD完美格式

专业整理

9月份手卫生情况中,“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执行情况相对较好,而“接触患者前、后”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执行情况则不容乐观,说明有些医生的手卫生意识不到位,认为手“脏”才会去洗手。医务人员的手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肉眼不脏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手卫生,但可以选择速干手消毒剂执行。还一点就是觉得保护“自己”比保护别人重要。要求严格遵循手卫生的洗手指征(“两前三后”)。根据手局部情况选择“六步洗手”还是“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根据相关要求:手卫生依从性>60%,正确性>60%。手卫生知晓率应该为100%! (2).住院患者、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改进: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三季度抗生素使用情况 门诊抗生素使用率 19.81% 19.57% 16.48% 住院抗生素使用率 66.67% 62.50% 62.71% 三季度抗生素相关情况,已在《9月份抗生素使用PDCA》中进行了详细分析,就不再复述。9月份相较7、8月份情况有所改进,只有1位医生不达标。三季度相较二季度情况有所改善,住院及门诊抗生素使用率均有所改善,但需进一步控制并达标。

(3).I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

120 100 80 60 40 20 0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 50 55.6 52.2 平均使用时限(小时) 101.5 81.6 74 一、二代头孢使用率(%) 61.5 87.5 92.9 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情况 院感科统计:I类切口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59.49%,其中≤48h的16例(占比:34%),>48h的31例(占比:6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病历中,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使用率81.4%。

1. 7-9月预防性用药比率基本持平,较上季度情况相差无几,无明显改进。据“I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率不超过50%”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目前I类切口手术中,普外手术(如斜疝、甲状腺)、骨科手术中的取内固定术等手术基本不再使用抗生素治疗。

WORD完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