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50: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

第一节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是企业文化积累的必然结果,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展现,是企业赢取良好社会形象的手段。本工程地处海口市,对现场文明施工要求高,为了减少建设工程对居民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按照《关于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中全面开展创建“绿色环保工地”的实施意见》,和达到企业文明施工样板工地标准,符合 “景观化”、“标准化”文明施工的要求。争创海南省级安全标准化文明施工工地。特制定本工程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建设工地及标准化文明工地的措施。 (一)、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1)、现场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严格按海口市建设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规定,结合该工程实际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完善安全防护和消防设施,搞好治安联防工作,保证企业信誉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

项目加强建筑标准化工作,包括项目健全各级标化组织机构,完善建筑标准化体系,力争达到“标准化工地”, 为此, 做到以下几点:

1)、质量方面正确贯彻执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维护及检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

2)、安全方面贯彻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检查标准。

3)、文明施工方面建立标化领导小组,将有关责任指标分解落实到个人,以便形成全方位网络监控。

4)、建立激励机制,做到奖勤罚懒。

5)、为新工艺新产品编制特定的工艺卡,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制在工艺卡上,作为操作依据。 (二)、场容做到标准化:

在施工过程中,只有建立文明安全的施工现场,才有利于工程产品创优。开工前准备工作应做到:

(1)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要建立管理标准。 (2)现场系统管理标准化,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3)现场机械等分阶段布置。

(4)根据施工现场特点,队伍进场后,逐步建立文明施工标准化模式,做到职工临时生活设施井然有序,室内外整洁、卫生、卫生用具分点成线放置。

(5)保护施工成果,不能随意损坏施工成品及机具设备,对斗车、灰桶、灰槽使用后及时清理,集中放置,做到工完场清。

(6)施工现场大门整齐,门上及施工围墙有本企业的宣传标 语,出入口有门卫,统一设置晒衣处、生活垃圾箱。

(7)建立健全党组织。由工会组织,搞好“职工之家”的建设。 (8)专人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职工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施工生产服务。

(三)、施工人员行为规范保证措施

管理员规范日常用语对公司形象将起到良好的影响,因此,特作如下日常行为规范措施:

(1)、严禁以任何不礼貌的语言冲撞甲方协调人员或上级管理者。 (2)、称呼:对上级或同事应呼其职称。如某某经理,某某工长。严禁用不规范语言称呼对方或不礼貌地直呼其名。

(3)、不准打架斗殴,赌博,更不能将工地材料私自拿走或倒卖。 (4)、施工人员不得穿高跟鞋,拖鞋或带钉易滑鞋进入现场。 (5)、上班必须统一着装,衣着要整洁。 (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7)、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不得在现场任何地方乱丢、乱倒生活垃圾。更不能随地大小便。

(8)、现场施工时,不准抽烟、酗酒。遵守劳动作息时间。当日施工完毕后,必须清理现场,特别要加强成品与半成品的保护,不准搁放东西在其上,更不准损坏成品与半成品。

(9)、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妥善处理施工现场周围的公共关系,争取有关单位和群众的谅解和支持,控制施工噪声,树立企业形象,宏扬企业精神,体现企业的实力。 (四)、工地内部环境管理

(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按照布局紧凑、规划周密、管理方便和安全可靠的原则,符合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消防、卫生和文明施工等有关规定。

(2)、工地主要通道进行硬化,料具场地平整夯实,其它裸露地面进行绿化。

(3)、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机具设备、各类建筑材料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合理布置,材料堆码整齐,保证场内及出入口道路畅通。 (4)、施工场区内无乱搭乱建,保持工地内干净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