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精辟版教学文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11:42: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精辟版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3、乡村:是相对城市来说,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较分散的地方。

4、城市化:是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为主和服务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空间地域的变化。简而言之,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5、城市带:也叫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6、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7、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此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出现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便出现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即指城市人口向乡村或郊区回流的现象。(前者中心城市仍然兴旺发达,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而后者相反)

8、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称之为假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化。

乡村城镇化: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了与现有城市的联系,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因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农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 9、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10、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11、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13、城市意象图:由于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 14、中心商务区(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同时也是市中心。简而言之,现代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中枢。 15、基本与非基本比率(B/N):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

16、城市金字塔法则: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17、基本经济活动: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展的主要动力。分为离心型基本活动和向心型基本活动。

18、非基本的活动: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一种是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派生出来的需要,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生活所派生出来的需要。

19、空间相互作用:地表上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

20、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城市中工业、交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住宅和公园绿地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反应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态和城市内功能区的地域差异。

二、填空题

1、城市化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2、 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 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 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 3、城市必备的三个条件:密集性、社会性、经济性

4、郊区化发生的机制: ①土地利用集约化; ②产业结构高度化(“配第—克拉克”定律);③城市网络化。

5、全球城市带的划分:a.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b.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c.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d.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e.英格兰大都市带;f.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6、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分为:对流、传导、辐射

7、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第一前提:第一产业生产力是否有余力;第二前提:农业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即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力)

8、城市起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中国华北平原,中美地峡,安第斯山中部,尼日利亚西南部。

9、乡村-城市的四种转型: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结构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

10、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1)正统的城市化(2)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乡村城镇化

11、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基本活动部分和非基本活动部分。基本活动部分可以分为①离心型的基本活动; ②向心型的基本活动;非基本活动部分可以分为① 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② 为了满足本市居民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12、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 :城市人口规模、专业化程度、离大城市的远近、城市发展历史、随时间发展历史、城市人口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

13、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①首位分布,②位序-规模分布,③介于前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 14、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位序—规模法则 15、城市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以下三种主要方式:货物和人口的移动、财政金融上的往来联系、 信息的流动。

16、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有三个:互补性、中介机会和可运输性

17、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结节点、结节区域和城市等级体系。相互作用的模式:引力模式、潜力模式

18、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 19、影响空间扩散的因素:阻力作用、阻碍作用

20、支配克里斯塔勒中心地体系形成的三个条件或原则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21、城镇体系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等级性或层次性、动态性 22、城镇体系规划的流程和方法:(一)规划工作准备阶段;(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三)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阶段;(四)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五)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和编制规划图件阶段;(六)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方法:①注重调查研究,上下结合; ②宏观、中观、微观分析相结合;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④文字表达和地图表达相结合

23、城市土地利用利用的类型:(1)商业用地;(2)工业用地;(3)政府机关用地;(4)住宅用地;(5)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6)交通用地和其它公用事业用地;(7)农业用地和水面 24、城市土地利用的特征:

自然特征:①土地不可再生性和供给的有限性②土地位置的固定性③土地承载力能力不一致性④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经济特征:①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②土地的资产性③土地位置影响价值,从而产生土地级差收入

法律特征:一块土地可以通过立法衍生出其它的权力

25、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伯吉斯的同心环(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

26、城市中心商务区(CBD)特征:地理特征、地价特征、建筑特征、产业特征、功能特征、时代特征

27、城市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社会问题、住宅问题

28、城市交通问题的表现形式有: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公共交通问题、步行者问题、停车问题

28、迈克尔解决交通问题的五个战略:1.强中心战略2.完全机动化的战略3.弱中心战略4.低成本战略5.限制交通战略

29、居民构想图构成要素主要有路径、界线或边沿、区或区域、枢纽或节点、标志

30、感应空间的三个层次:结构性的;评估性的;个人感情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感应,最基础的是居民构想图。

31、城市进域推进类型: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外围市区的城市化、郊区的城市化 32、城市空间分布的动态阶段分为:离散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极化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

三、简答题

1、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研究; (2)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3)区域城市的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问题研究;

(5)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简述城乡界限的划分

① 城镇人口由“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化地区以外的2500人以上“地方”的全部人口组成。城市化地区就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