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22: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MnS↓ + 2HAc
Mn2+ + 2Ac- + 2H2S
2??22??22??2[Mn][Ac][HS][Mn][Ac][HS][S][H] 22平衡常数为:K??[HAc]2[HAc]2[S2?][H?]2???2Ksp(Ka)HAc??(KaK)H2Sa122.5?10?13?(1.74?10?5)2??6.7?10?2 ?8?148.90?10?1.26?10若将0.10mol MnS溶于1.0L HAc水溶液中,所需HAc的浓度为x mol·L-1,则:
0.10?0.202?0.10?6.7?10?2 2x可解得x = 7.7×10-2 mol·L-1。 因此MnS能溶于HAc水溶液中。
θ
对于ZnS,Ksp = 2.5×10-22,溶解反应常数为6.7×10-11,若用HAc水溶液溶解显然需要浓度很高。但是,在稀盐酸溶液中的溶解反应为: ZnS↓ + 2H+ Zn2+ + H2S
Ksp2.5?10?22[Zn2?][H2S][Zn2?][H2S][S2?]?0.22 K????? ??8?14?2?22?8.90?10?1.26?10[H][H][S]Ka1Ka2所以,ZnS能溶于稀盐酸溶液中。
(5)由于稀盐酸中Cl-对AgCl的溶解平衡起了同离子效应的作用,溶解度不是增大,而是降低。但是,在浓盐酸中,由于AgCl在高浓度的Cl-溶液中产生了配位效应,使溶解度增大,所以能适当地溶解于浓盐酸中。 2.定向速率是指构晶离子在沉淀微粒表面按一定的晶体结构进行定向排列的速率。这种速率的大小主要由沉淀物质的本性所决定。聚集速率则是指大量的沉淀微粒相互聚集的速率。它的大小主要与沉淀时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有关。相对过饱和度越大,一般均相成核占主导作用,聚集速率一般就越大。冯·韦曼经验公式表明,沉淀瞬间沉淀物质的总浓度越小,沉淀开始时沉淀物质的溶解度越大,则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就越小。
3.为了得到粗大纯净的晶形沉淀,就应控制较小的相对过饱和度。沉淀的条件是:在适当稀的热溶液中,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加稀的沉淀剂,沉淀后应陈化。这样做使沉淀微粒的溶解度较大,局部溶质的浓度也较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较小,不仅所得沉淀颗粒较大,且由于加热,不利于杂质的吸附共沉淀;沉淀生长较慢,杂质或母液的吸留或包夹也较少;经过陈化,又能使小颗粒或不规则颗粒中所夹带的杂质被释放出来。
4.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就应该是,在较浓的热溶液中,加入一些易挥发的电解质,在搅拌的情况下,沉淀剂的加入速度可适当快些,沉淀后加适当的热水稀释,并充分搅拌后趁热过滤,不必陈化。
5.产生沉淀不纯的主要原因有两大方面,其一是共沉淀现象,其二是继沉淀现象。共沉淀现象主要有三类,分别是表面吸附、吸留或包夹、混晶或固溶体的形成。 沉淀时加热,以及沉淀后洗涤沉淀是减少表面吸附的有效方法,也可选用合适的稀的电解质溶液作为洗涤剂,以取代杂质离子的吸附。对于吸留或包夹,采取陈化、重结晶或再沉淀一般能基本解决。若可能发生混晶,则一般事先分离。对于继沉淀现象,主要办法就是缩短
8
?沉淀与母液的共存时间,沉淀后稍搅拌一定时间就立即分离。
㈣ 计算题
1.(1)1.78×10-4;6.54×10-5。(2)3.17×10-6;1.12×10-8。 2.(1)1.12×10-4;(2)[Mg2+] = 1.12×10-4;[OH-] = 2.24×10-4;pH = 10.35;(3)5.61×10-8;(4)1.18×10-5。
3.3.4×10-6。 4.2.3。
5.0.12;2.4×10-4;6.3×10-7。 6.0.21;1.2×10-6。 7.pH = 2.82~6.74。
8.MgF2先沉淀;可以分离。 9.AgCl先沉淀;2.81×10-5。
10.8.58×10-22;1.2×1017;难实现。 11.0.65g。 12.35.65%。
13.28.22%;2.73%。
第6章 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平衡
6.1填空题
(1)负极;正极;还原;氧化;化学;电能。 (2)正;负;氧化能力;还原能力。 (3)Fe3+;Fe。 (4)2;1;2;2。
(5)(-)Pt∣Br-(aq)∣Br-
2(l)‖MnO4(aq),Mn2+(aq),H+(aq)∣Pt(+)。
(6)0.45V;0.46V;Cl—、ClO—
。 (7)Sn2+;Cu。
(8)增大;不变;不变。
(9)氧化剂;还原剂;条件电极电势;大;大。
(10) EIn +
0.0592[In氧];条件电极电势;化学计量点。
nlg[In还] (11) 电子的得失;溶液的膜界面发生交换。
(12)+6;+2;+2.5。
(13)2I-I2 + 2e; O2 + 4H+ + 4e2H2O 6.2选择题
(1) D (2) D (3) D (4) C (5) D (6) D (7) A (8) B (9) C (10) E (11) D (12) D (13) A、E (14) B (15) B (16) B (17) E (18) D、C (19) C 6.3计算题
9
(1)0.0716V;4.6×1013。
—-—
(2)[H+]=1.8×104 mol·L1;pH=3.75;KHA=1.8××104。
--
(3)0.701V;-135.3kJ·mol1;5.75×1023;一127.9kJ·mol1。 (4)E=1.925V;K=1.0×1069。
(5)K=3.7×1052;0.056g;0.34%。 (6)K=8.8×1045。
(7)K=0.028;正向;逆向。 (8)K=4.0×1045
(9)①Au+歧化;②K稳(AuCl2)=15;K稳(AuCl4)=2.4×1017;③K=9.4×1022。 (10)②E正=0.222V;E负=-0.228V;
-—
③C(H+)=1.4×104;KHA=2.8××105。 (11)E(298K)=0.22V;E(373K)=0.21V。
—
-
-
第7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平衡
7.2(1)三乙醇胺 (2)抗坏血酸(3)沉淀(4)控制酸度分别滴定,Fe,返
(5)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置换滴定法。
7.3 [CoCl(NH3)5]SO4
7.4 提示:先计算各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再比较。
氧化能力[Ag(NH3)2]+>[Ag(S2O3)2]3->[Ag(CN)2]- 7.5 4.1×10-3 mol·L-1,不能。 7.6 4.8×10-12 mol·L-1 7.7 109.95,能准确滴定。 7.8 pH=1.3,pH=5.2 7.9 8.9×10-9mol·L-1 7.10 能单独滴定Bi3+
7.11 利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在pH=5~6时,Bi3+、Mg2+不干扰测定,为防止Al3+干扰,可加入NH4F掩蔽Al3+。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控制pH=4~6,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Pb2+。
7.12 方法一:取一定量混合试液,加氨水中和,加KCN掩蔽Co2+、Cd2+,在pH=10时,用铬黑T作指示剂,用EDTA测定Mg2+。滴定完后,逐滴加入甲醛或三氯乙醛作解蔽剂,先解蔽Co2+,用EDTA测定之。继续加入甲醛或三氯乙醛解蔽Cd2+,用EDTA测定之。
方法二:称取试样,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试液。吸取一定量试液,调至pH=6,用PAN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Co2+、Cd2+总量。另吸一定量试液,调至pH=10,加KCN掩蔽Co2+、Cd2+,用同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Co2+,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EDTA体积计算出试样中钴、镉、镁质量分数。
7.13 3.21% 7.14 13.5mg·L-1CaO,1.350(度) 7.15 0.01009mol·L-1,0.0008212g·mL-1,0.0008072g·mL-1 7.16 (1) 2.2×107 (2) 4.7×10-5 7.17 4.6×10-17mol·L-1,5.1×10-7mol·L-1,
10
3+
7.18 (1)约4.0 (2) 0.7 7.19 (1)3~5 (2) 4~5 7.20 0.01468mol·L-1 7.21 0.03664mol·L-1 7.22 0.995mg 7.23 0.0124mol·L-1,0.00718mol·L-1
第8章 原子结构
8.1 选择题 1.(C) 6.(B) 11.(B) 16.(C) 2.(B) 7.(A) 12.(B) 17.(B) 3.(C) 8.(C) 13.(D) 18.(D) 4.(A) 9.(A) 14.(A) 19.(D) 5.(A) 10.(C) 15.(D) 20.(D) 8.2 是非题 1.+ 7.- 13.- 19.- 2.- 8.+ 14.+ 20.- 3.- 9.+ 15.+ 21.- 4.+ 10.- 16.- 22.+ 5.+ 11.+ 17.- 23.+ 6.+
12.-
18.+
24.+
8.3 填空题
1.小于;E?h??hc?
2.小于
3.R(r);径向波函数;Y(θ,φ);角度波函数
4.n =3的第3电子层;l = 1的亚层;最大伸展方向在x轴上;2个 5.0, 1, 2, 3 6.25
7.4d;10个 8.等于
9.4s, 4p, 4d, 4f;32个 10.4s, 3d, 4p;18个 11.8;三;8 12.22;四;ⅣB 13.ⅤA 14.ds;ⅡB
15.K+;Ca2+;Sc3+;Cl-;S2- 16.大;大 17.大;大
21.(B) 22.(C) 23.(B)
25.- 26.+ 27.- 28.+
11
18.3s23p63d5;5个;4对 19.As;Cr和Mn 20.F;Cs 8.5 1095nm 8.6 2.241×10-11 m 8.9 ⑴ 不正确;⑵不正确 8.11 5dyz和5dx2?y2;3px和3pz 8.12 ⑵、⑶、⑷不合理 8.14 ⑵、⑶、⑷不合理
8.15 (1) 5d;(2) 4s;(3) 3p;(4) 3d;(5) 3d;(6) 3s;E3s<E3p<E4s<E3d<E5d
8.16 ⑴ 1,4,9,16;⑵ n=8;⑶ 18个电子的m=0 8.18 10.70,6.85,2.2
8.19 ∵有能级交错 ns < (n-2) f < (n-1)d < np ∴最外层上只有ns、np 轨道共4个轨道,可容纳8个电子;(n-1)层上只有(n-1)s、(n-1)p、 (n-1)d轨道共9个轨道,可容纳18个电子。 8.20 ⑴ 基态;⑵ 错误;⑶ 激发态;⑷ 错误;⑸ 错误;⑹ 激发态;⑺ 基态; 8.21 ⑵ P(Z = 15);⑶ 1s22s22p63s23p64s2;⑷ Cr (Z = 24) [ Ar] 3d54s1;
⑸ Cu(Z=29) [Ar] 3d104s1;⑹ [Ar] 3d104s24p6; 8.23 (1) 4s2:s区,第四周期,ⅡA族;
(2) 3s23p5:p区,第三周期,ⅦA族; (3) 3d34s2:d区,第四周期,ⅤB族; (4) 5d106s2:ds区,第六周期,ⅡB族;
电负性(2)>(4)>(3)>(1) 8.24 ⅦB族;+7;金属;
8.25 ⑴ A:1s22s22p63s23p63d24s2;B: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⑵ A:第四周期ⅣB族;B:第四周期ⅤA族;
8.26 ⑴ 第八能级组对应第八周期,第八能级组中的轨道及可填入的电子数为8s25g186f147d108p6,故第八周期将包括50种元素。 ⑵ 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64d104f14 5s25p65d105f145g1 6s26p66d10 7s27p6 8s2,原子序数为121。
⑶ [Rn] 5f146d107s27p2,第七周期,ⅣA族,可能与Pb的性质最为相似。 8.30 ⑴ ⅣA族元素;⑵ Fe;⑶ Cu;
8.31 A为59Pr;B为17Cl;C为26Fe;D为28Ni;
8.32 B为 12Mg 1s2 2s22p6 3s2;C为30Zn 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
D为35Br 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5;A为37Rb 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6 5s1; ⑴ A、B、C;⑵ D-、A+;⑶ A;⑷ 离子型化合物;BD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