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15: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理解并掌握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两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复习简单应用题。 (1) 算一算。

过程要求:

① 利用计算卡片逐一出示算式。 ② 学生口算,直接说出计算结果。

③ 选择部分算式要求学生说一说过程与方法。 (2)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①六年级学生为灾区捐款,六年级(一)班捐款105元,六年级(二)班捐款98元。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② 学校图书馆买来150本故事书,借给五年级(一)班48本,还剩多少本? ③农具厂每天能够生产56件农具,7天能够生产多少件农具? ④水果店有24筐苹果,要6天卖完,平均每天要卖多少筐苹果?

⑤成绩展览会上要展出48本大字本,每张桌子上放8本,需要几张桌子? ⑥五年级有学生136人,其中5/8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

教师:逐一指名列式,并要求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它表示的是什么意义?(说出加、减、乘、除。)

教师小结: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应用题,从以上的应用题可以看出,简单应用题都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而且问题与两个已知条件都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由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出答案。如果是一道复合应用题我们又该怎样入手呢?怎样熟练地掌握解题技巧呢?

复习复合应用题。

1. 出示教材第78页第10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提问:

①解决问题时一般可以分成几个主要步骤?每一步做什么? ②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几种方法?你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③需要借助线段图等直观手段吗? ④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之间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检验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2.教师:同学们,我们就按刚才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来解决第10题吧! 这道题已知什么和什么,求什么?指名回答。

教师:同学们,你们经常是怎样分析题意的?你知道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有几种方法吗?

让学生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两种:

①综合法:从已知信息入手,利用已知信息看能解决什么问题,直到求出未知数。

②分析法:从所求的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直到问题解决。

3.教师:请你用喜欢的方法来分析这道题吧。

学生分析题意。教师:如果这道题用分析法来分析题意应怎样思考呢? 要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就要找到六(2)班的作品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回答:通过分析发现,得到六(2)班的作品与六(1)班有关系。同学们画出线段图吧。

① 教师: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

1”。) 4②教师: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11(实际是求六(1)班的“1+”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是

44多少件。)

③教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解答并检验。

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了方便我们分析题意,还应该记住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你能说出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收入、支出、结余 收入-支出=结余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