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10:33: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世上没有坏孩子

——欣赏学生,给予学生爱的教育 周 瑾(石门县第一中学,湖南石门 415300)

摘 要:作为教师,最大的职责便是“教书育人”,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我们便必须学会

欣赏自己的学生,给予学生真诚的爱的教育.而“欣赏”的内涵便包括了“责任、尊重、理解、宽容、鼓励”等要素.如何做到欣赏自己的学生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学会适当的赞美学生;其次教师要创设一个支持性课堂教学环境,在课堂中欣赏学生;最后,欣赏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要克服偏见. 关键词:本质需要;赏识教育;欣赏;尊重;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教师,被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生命历程就是与无数的孩子打交道的一生.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便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厚

的文化功底.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无限的爱心、耐心、有发展的眼光、有诲人不倦的情怀和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慧眼,关爱学生,欣赏学生,与学生进行最直接、最 深切、最平等的心灵对话,让学生在爱的教育下健康成长. 我是一个青年教师,在5年的教学中,我更深地体会到了一个老师一辈子要面对无数的学生,懂得欣赏学生,会助学生成才,会助他们成功;反之,很可能是教育的失败.因为

在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教师毫无疑问充当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人生的引路人.青少年在人生价值观、思想观开始有了雏形的时候,教师对他们的欣赏无

疑是一种信任,一种仁慈,一种激励.欣赏,让师生之间有了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航,蕴藏着师者的浓浓情意和殷殷期望.欣赏不是阿谀,它是真诚的,是对学生的肯定,是对学生的挚爱,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凝聚,也是教师博大胸怀的表现.只有我们教师敞开胸襟,像陶行之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 去”,就一定会发现学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欣赏的东西.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会有被人认可、喜爱和不被认可、不被喜爱的地方.所以我们作为教师,也是常人,要做到放下所有的偏见,摒弃自己的好恶,放下对成绩好的学生习惯性喜爱的心理,对所谓的“差生”厌恶的惯常心理是有难度的.但是也正是作为教师,我们在履行“教书育人”这个神圣职责的时候,始终要坚持相信“每个孩子的心灵都一定有他可爱的地方”.在学生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认为自己是重要的,对自己有一种满足和欣赏,他们不仅希望得到同学的称赞和欣赏,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这种称赞和欣赏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坚持心和成就感,甚至会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在钻研业务之余读读《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这是一本很好的书,里面的教育案例短小精悍,点评更是画龙点睛,深刻透彻.案例展现的都是在平时教学中常见的熟悉的情境,但不同的处理方式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老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显得多么重要.一次严厉的惩罚,一句尖刻的话语,一回漫不经心的作业批改,一个对错事件的误判,会打击他们的信心,造就越来越多的后进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活动的机会,会使其奋进,促其发展.教师的言行举止时时处处都那么重要.对于教师来说,也许教学生涯中的很多小事我们不会在意,甚至会遗忘,但

对于学生来说却都是大事。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他们的心灵敏感而脆弱,渴望成人的肯定.需要成人的鼓励、喝彩和掌声.即使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一个关切的问候都能给他们带来莫大的鼓舞.教师通过关心、关注、表扬、赞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以激发其学习动力,挖掘其学习潜力,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让学生成才的目的,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奉行“赏识教育”,它的核心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它的本质就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教育中永不磨灭的关键词:尊重、信任、理解、激励、提醒和宽容,其实最后都汇聚在一个字上——爱.唯有爱自己学生的老师,才会真正在意学生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才会宽容、理解的去看待每个孩子或有意、或无意犯下的错,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从老师的身上学会起码的对待他人的方式.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生涯中,很多时候,我们作为中学教师,却并不能够真正做到能赏识自己的学生,能充分给予学生平等的爱护与关怀.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其中首先有社会的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教师本身就承载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分数”、“成绩”不得已成了教师追求的最大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面对那些不“听话”、不“循规蹈矩”的学生,教师最大的教育目标便演变成了“压制”他们、“改造”他们、让他们“听话”.其次,则是教师自身的心态问题.受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或者是“严师

出高徒”理论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过分强调了老师的绝对权威,强调学生对老师的服从,而一旦这种心态演变成了一种习惯的思维模式,那么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就会在有意或无意中回避了对学生的赏识.固然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教师的威信其实是树立在自身的人格魅力的基础上的,而这种人格魅力就源自于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尊重.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欣赏学生呢?

一、教师要学会适当的、真诚地称赞学生,这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与感情.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待,他们往往会更加的努力,来向老师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我们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妨多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内在的动力,让他们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去责备、埋怨学生要有效得多,这样比会让学生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他们的学习或犯下的错误.每个孩子都有他可爱的地方,都有他值得称赞的地方,我们要充分相信这一点.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观.”只要作为老师的我们有一颗愿意欣赏的心.那么每个学兰哪怕是细微处的优点,我们都是能觉察到的。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表达对学生的肯定、鼓励、赞美的话语,无意于给学生爱的关怀。 当然,不是说欣赏学生,便是要放弃“批评”这种教育方式.赏识并并不意味着迁就和放松要求.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达出我 们对个人的要求.”用信任和尊重传递出来的期望和要求,远比任何说教、严厉批评更有效果,更持久,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学生的青少年,他们的思想观、价值观还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有时候还缺乏分辨能力,违反原则的错误,我们教师在教育时,必须明确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妥的地方,同时也在赏识的前提下,充分相信学生改正错误的能力,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创设一个支持性课室教学环境,在课堂中欣赏学生.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接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欣赏学生的主要舞台.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决不能只是简单机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应该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精神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言,为他们思想中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真诚地喝彩,让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宣泄和释放.因为真诚的欣赏可以融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中学生一个正确的回答,一个巧妙的解题,一个新颖的提问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 三、欣赏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要克服偏见. (1)不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判定学生的优劣; (2)不因为学生犯过错而轻易对学生下定论; (3)不以家庭背景取人; (4)不凭个人好恶对待学生. (5)不能对学生使用体罚.

世上没有坏孩子,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欣赏学生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这才是作为教师我 们最大的收获.(载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7卷2007-07)

参考文献: [1]周 弘:《赏识你的孩子》.成都:四川少儿出版社, 2000。 [2]周 弘:《教你如何赏识---赏识教育操作篇》.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 [3]盂繁华.《赏识你的学生》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