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12.1、全等三角形素材13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4:20: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数学符号趣谈

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 —伽利略

数是科学的语言,符号则是记录、表达这些语言的文字。正如没有文字,语言也难以发展一样。几乎每一个数学分支都是靠一种符号语言而生存,数学符号是贯穿于数学全部的支柱。然而,数学符号的产生(发明)、使用和流传(传播)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教材里就有不下20多种。它们都还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1、加减符号 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2、乘除符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17世纪前,有人用过字母M和D分别表示乘法和除法.M和D是拉丁文中乘、除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显然,用字母参于乘除运算是相当繁琐的.现在通用的是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1631年提出的;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发现乘法也是相加的意思,但是又和加法有所不同,怎么表示更合适呢?他想:能不能把“+”号旋转45°的角,斜过来用“×”表示乘法呢?当奥特雷德的这种设想成为现实时,乘号“×”便问世了. 另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但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高等数学集合论中去了。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记号与小数点号相似,容易引起新的混淆.后来有人干脆改用逗号“,”来代替圆点,但这种改用的办法迄今也未被人们所接受.例如:(-3)×(-5)可以记作:(-3)·(-5);3×a可以记作:3·a或3a于是,“×”和“·”这两个乘号同时被使用着,一直沿袭到今天.关于除法的符号,阿拉伯人曾用过两个数之间加一条短线的方法表示相除,用2/3表示“2除以 3”的意思。瑞士人哈纳首创除号“÷”。他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也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哈纳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分解的意思。正式将\÷\作为除号。“+”、“-”、“×”、“÷\符号创造出来后,由于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所以很快就快开来。

3、平方根符号 最早被用来表示平方根号是1220年由意大利人里纳昂多第一次使用的。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著作《几何学》中第一次用“radix\是由拉丁字母“R”演变而来的,它的原词是“root\们现在常用的括号,把符号“√”和“-”结合起来,既有了结合符号的意思,又有了运算符号的意思。三次方根号“VVV”是由德国数学家鲁道夫在1525年首先使用的,今天我们使用的“3√”是由17世纪的法国人创造的。

4、等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但直到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这就是全等符号的起源,现在还在几何学上还广泛应用。

5、另外: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不大于“≯”、不小于“≮”和不等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1593年引入数学领域的小括号“()”、大括号“{ }”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来源于拉丁文

“questio\觉得这样书写起来比较麻烦,渐渐地有人就取questio一词开头的Q和末尾的O缩写成QO来表示疑问。最后人们书写的比较潦草一些,慢慢地QO演变成Q在上,O在下,有时觉得O写起来不如“?”方便,这样“?”就取代了questio的地位而表示疑问句就在世界上流行开来。小数点“·”是1685年瓦利斯在他的《代数》一书中首先使用的。比号“:”是17世纪末由著名的数学家莱布尼茨创造并首先引入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