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清政府以夷制夷政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6 17:34: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晚晴以夷制夷政策分析 2012111105 张建俊

“夷”本来是中原地区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央政权对在中原以外的歌少数民族的称呼,有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是带有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的一种态度。在清政府入主中原之前,满人也是“夷”的一部分,在明末的时候,对满人的称呼是建州奴。所以当满人掌握社稷的时候,“夷”这个字就不再随便提了,清政府继续维持一贯以来的朝贡体系,朝鲜,越南等都要向中央政府进贡,相对的,清政府会给这些附属国册封,赏赐,但不再是称夷,而是作为个附属国个民族矛盾的调节者,是民族团结的代表。所以在清末,夷就用来指那些远洋而来的外国人。

以夷制夷政策最早也不是在清朝提出的,北宋时期,在它版图的北面都面临着数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抵抗少数民族的侵扰,提出了以夷制夷的政策,即联合金打击更加靠近自身的辽,这个政策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有成功的一面,辽政权成功被打垮,可以说消除了一个威胁,可是却迎来了更大的威胁,要独自抗衡金,最终落得个灭国的下场,可以说是以夷制夷政策的失败了。虽然如此,可在国势弱于人的情况下,无力硬抗,也只能利用诸多外敌之间的矛盾来取得一线生机了,着也是清政府以夷制夷外交政策实行的初衷。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这一政策被提出和采用,在这个时代,清政府虽然在生产总值上仍然在世界占有较大的比重,可是在工业上相对于西方的落后已经很明显了,经历了与英法等国的数次战争,清朝疲弱的形象已经在世界面前展现,以夷制夷这个政策咋一听起来是站在一个高角度,让外人互相竞争,中国置身之外。可事实上这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种无奈。清政府是在没得选里硬生生选了这一条。在清政府历次的对这一政策的实施中事实上都是在一步步割让自身利益的,如可以说运用的较为不错的马嘉里事件中,李鸿章邀请各国公使到中英谈判的烟台“度假”在谈判过程中,迫于各国压力,英国没有达成自身的全部述求,可是清政府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除此之外,清政府就并没有在这个政策上有更加出色的表现了。每次的以夷制夷都是在割让利益的前提下让列强对中国的渗透加深。一旦列强不想干涉,清政府便毫无办法,就像在甲午战争结束后,没有愿意给中日进行调节的国家,奔走无果只能任人宰割。以夷制夷终究是因为国家积弱的无奈之举,成果可以想见。

清政府以夷制夷政策的失败有诸多的原因,从最根本上来说,中国虽然作用广阔的土地,拥有众多资源,可是在世界上资本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中国仍然是专制社会,并且在这种专制社会下保有长期以来的自大的色彩,在政治体制,军事,经济上都已经落后于世界,国人对此却不甚了解,甚至对国与国之间交往

的准则,公约等都不了解,驻外公使都被认为是丢人的官职,这样的情况下对外政策实行的效果是很差的。从李鸿章的运用手段来说,都是遇事联合,不是平时结交,忽而联俄,忽而联英,忽而联德,没有盟友,在寻求帮助的时候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找到列强的调停,付出与得到的不成正比,往往收回的利益远远达不到失去的,就像三国干涉换辽,付出了三千万两的巨大代价,结果引入了俄国英国等势力,以此为借口要进驻东北,这样与失于日本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了。归根到底说这箱子政策的失败是源于实力的差距,中原地区以夷制夷的政策之所以能一直成功,是因为中央政府的力量猪狗强大,能够压制住少数民族的势力,而的清王朝在各国中居于最后,没有那个国家会随便被他国利用,尤其是在清较为稚嫩的纵横手段下。

所以以夷制夷政策只是在无奈中不得不实行的一种政策,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能做到延缓局势的恶化,是无奈中的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