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设计范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37: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 矿井通风 4.1 通风系统 4.1.1 通风系统

4.1.1.1 通风方式和通风方法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根据矿井开拓方式,本矿井走向较短,只有一个采区的走向长度,采用分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煤工作面利用全矿井负压通风,采用“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4.1.1.2 通风系统

根据矿井开拓部署,该矿为平硐开拓方式,主平硐、副平硐和后期排水进风行人平硐进风,回风平硐回风。

矿井初期主要通风线路为:

主平硐/副平硐→+1690m水平运输巷/+1690m双龙炭运输巷/+1728m运输巷/+1728m双龙炭运输巷→+1690m运输石门/+1728m运输石门→一采区轨道上山/一采区行人上山→+1756m运输石门→11011工作面运输巷→11011采煤工作面→11011工作面回风巷→回风石门→+1798m正炭回风巷→总回风斜巷→+1788m总回风巷→回风平硐→地面。

矿井后期主要通风线路为:

主平硐/副平硐/排水进风行人平硐→+1690m水平运输大巷/+1728m运输巷和通风行人斜巷/+1630m排水行人巷→二采区轨道上山/二采区行人上山→+1548m水平运输巷→三采区轨道上山/三采区行人上山→区段运输石门→23013工作面运输巷→23013采煤工作面→23013工作面回风巷→区段回风石门→三采区回风上山→回风暗斜井→总回风斜巷→+1788m总回风巷→回风平硐→地面。

4-1

矿井初期开采一采区时为通风容易时期,后期二、三采区同采时为通风困难时期。通风系统图(初、后期)和通风网络图(初、后期)详见图C1795-171-1(修改)、C1795-171-2(修改)。 4.1.1.3 井筒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时间

矿井开采一采区时有3个井筒,即: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平硐,主平硐、副平硐进风,回风平硐回风。矿井二、三采区开采时4个井筒,即主平硐、副平硐、排水进风行人平硐和回风平硐。主平硐、副平硐和排水进风行人平硐进风,回风平硐回风。各井筒均位于井田东部。主平硐为改造利用原基地一号井主平硐;副平硐为改造利用原基地一号井副主平硐;回风平硐为改造利用原基地一号井回风平硐;排水进风行人平硐为改造利用原顺风煤矿主平硐。矿井回风平硐井口坐标为:X=3278284,Y=18267648,Z=+1788.867,服务于全矿井生产期间。

通风系统(初、后期)详见图4-1-1、4-1-2; 通风网络(初、后期)详见图4-1-3、4-1-4。

4-2

主要通风机型号及参数Q=3.0回风平硐+1788.867S21避难硐室Q=5.0主要通风机型号风量范围(m3/S)静压范围(Pa)电机功率(Kw)备 注FBCDZ-6-№17(Ⅱ)26.8~70560~29002×751台工作,1台备用Q=4L=36.023Q=26.0Q=2.0S19+1798m正炭回风巷Q=46.0L=126S20Q=11.0一采区轨道上山(臭炭煤层)10119Q=15L=13.09S总回风斜巷Q=4L=26.066SQ=13L=90.0SQ=17L=18.06Q=26.011011工作面回风巷(双龙煤层)一采区回风上山(正炭煤层)Q=10.0L=656SS8Q=11.0回风石门+1756m运输石门Q=5.0S15Q=9.0L=100Q=2.0+1756m回风石门Q=10.01811011工作面(双龙煤层)Q=1L=10.000Q=16.0SQ=7.0一采区行人上山(臭炭煤层)+1728m运输石门11012工作面回风巷(双龙煤层)Q=3.0S17SQ=5.0S13Q=3.0S11012抽采工作面(双龙煤层)0Q=5.1611011工作面抽放巷Q=2.0避难硐室Q=16.0711012工作面抽放巷2副平硐+1724.91边界回风斜巷避难硐室Q=10.0L=550Q=7.0SQ=9.0SQ=2.0140Q=3.Q=8.0Q=5.012SQ=18.0L=15311011工作面运输巷(双龙煤层)+1728m回风石门+1690m回风石门主变电所消防材料库避难硐室+1690m运输石门11012工作面运输巷(双龙煤层)+1728m运输巷(东翼)Q=5.04Q=18.0Q=12.0L=50边界回风斜巷主平硐+1689.4711图 例序号12345678910名 称平 硐 新 鲜 风 流污 浊 风 流风 门正反双向风门一组调节风门正反向调节风门密 闭推 进 方 向轴流式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及风筒防 爆 门S符 号Q=7.0SQ=8.0Q=L=28.02371#掘进工作面Q=4.5+1690m水平运输巷(兼11015(3)工作面抽放巷)2#掘进工作面S2Q=10.06+1728m双龙炭运输巷S避难硐室Q=3.05+1690m水平运输巷Q=18.0L=5323Q=28.0L=384Q=4.5S2Q=10.0+1690m双龙炭运输巷说 明1、本图系根据矿井开拓方式平面图、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绘制,图中Q表示风量,单位m3/s,L表示巷道长度,单位为m。2、根据采掘进展情况,必须适时调整通风构筑物的设置地点 及数量,保证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3、针对各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具体情况,必须合理分配风量,使有害气体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1112附图4-1-1 矿井通风示意图(初期)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