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四川大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2:23: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08级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题 目: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专 业: 土木工程专业 学 号: 090311028 姓 名: 王竟成 指导老师: 张丽丽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1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08级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一、基本设计资料

1.地勘资料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

根据钻探揭露情况及上述试验统计成果,并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评价见下表。

指地 层 可塑粉质粘土 硬塑粉质粘土 强风化泥岩 土层厚度 标 4.3 4.4 1.25 天然重度 r(kN/m) 3承载力 特征值 fak(kPa) 压缩模量Es(Eo)(MPa) 内聚力 C(kPa) 内摩擦角φ(°) 20.00 20.00 24.00 120 160 250 4.4 5.0 11 19 17 20 建议用柱下独立基础,持力层为可塑性粉质粘土。 2.厂房资料

1)建筑平面图(见附图)

2)PKPM计算后的基础内力组合值(见附文本)

3.主要材料

1) 混凝土:独立基础混凝土为C25,垫层混凝土为C15,砂浆

为水泥砂浆M5,条形基础材料为灰土与砖混合材料或墙下条形柔性基础(计算确定),砖为M7.5。 基础埋深均为1.5m。

2) 钢筋:主筋用HRB335,其它用HPB235。

4.计算方法

极限状态设计法(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5.设计依据与参考资料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2) 《基础工程》教材 北京大学出版社; 3) 提供的技术资料。

2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08级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二、设计内容

(一)边跨基础设计

1.基础节点号:7,基础相连柱号:2

根据土的内摩擦角为17°得:

(1)修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Mbγb?Mdγmd?Mcck=0+2.575×1.5×20+5.155×11=134kPa (2)7号节点对应的内力组合

标准组合 Mmax=0 Nmax=5.66 Vmax=10.88 基本组合 Mmax=0 Nmax=7.64 Vmax=15.23 (3)确定基础底面(取标准组合)

A?(1.1?1.4)Fk=(1.1~1.4)×=0.060~0.076m2

fa?γGdlb≤1.5,不宜大于3,以保证基础侧向稳定,所以初步取bl对于独立基础,

b=0.5m,l=0.4m。

[7.64F?5.66??]Pk?k?γGd=??20?1.5?kPa=58.3kPa 2?1.5bl?0.5?0.4?Pkmaxmin??M?P?k??58.3?W???10.88?1.5??kPa= 1?0.4?0.52?6?1037.5?920.9kPa

(5)验算持力层承载力

Pk=58.3kPa1.2fa=160.8kPa(不满足) (6)重新调整尺寸再验算,取b=2.5m,l=2.5m

Pk?Fk?5.66??γGd=??20?1.5?kPa=30.9kPa bl?2.5?2.5?Pkmaxmin?Mk??P???30.9?W???10.88?1.5?.2kPa=37?24.6kPa 1?2.5?2.52?6?Pk=30.9kPa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