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济南外国语小升初考试语文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32: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9年济南外国语小升初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19分) 1.(1)×;(2)×;(3)√;(4)×。

2.(1)“撒”改为“洒”;“绝”改为“决”。 (2)“额”改为“鹅”;“合”改为“和”。 (3)“查”改为“察”;“至”改为“挚”。

3.褒义词:①④⑤⑧;贬义词:②③⑥;中性词:⑦⑨⑩。 二、积累运用(10分) ①漱玉泉;②沉醉不知归路; ③死亦为鬼雄; ④济南名士多;⑤家家泉水; ⑥舜帝;⑦四面荷花三面柳;⑧有朋自远方来;⑨天涯若比邻;⑩涌泉相报。 三、阅读理解(31分)

(一) 1、俱:一起。 尚:还。 至:这。 初:当初。 2、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3、华歆优,王朗劣。

理由: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虑问题十分周到。 (二)1、沮;侍;兑。 2、启事。 3、反问句。

根本不可能。

4、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呢?,

5、做事情应该有像老奶奶一样的恒心和毅力,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的,尽管她去世了,但希望今天的我们一样能像老奶奶一样,凡事都坚持到底,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望。

6、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 四、写作(40分) 略。

2008年济南外国语小升初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一)我国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请在横线上填写诗句的上句或下句,然后按节日的时间先后排序。(每空2分,共10分) 1.中秋节:但愿人长久,。 (苏东坡《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2.清明节:,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春节: ,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5.端午节:,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端午》) 顺 序:

(二)成语是汉语言中的瑰宝,正确使用成语能使语言精练,语意鲜明。下面的一段新闻稿,语言不够简洁,你能用恰当的成语替换其中画线的部分吗?(每空2分,共8分)

舟山群岛地处我国东部南北要道,岛屿像星星、棋子一样分布着(1),数也数不清,港口众多,风光旖旎,具有发展经济的独特而有利(2)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因为陆路交通不便,舟山落后了。如今,舟山人连做梦都在寻求(3)的连岛大桥已经开始兴建,“天堑变通途”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舟山经济的腾飞不要多久就可以实现(4),百万市民无不欢欣鼓舞。 (1) (1) (1) (1)

(三)齐鲁大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千百年来孕育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请从下列备选的齐鲁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示例所选人物除外),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化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4分) 备选文化名人:孔子、孟子、诸葛亮、王羲之、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

【示例】诸葛亮,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主要著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为中国历朝历代推崇的智慧的化身。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甲]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注】啮(nie)咬

[乙]闵子骞事后母,絮骞衣以芦花。御车,寒,失靷。父怒,笞之。后抚背,知衣单。父乃去其妻,骞启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愿大人思之。”父惭而止,后母改过。

【注】闵子骞(qian):姓闵,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济南的“闵子骞路”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靷(yin):即缰绳。 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参尝采薪山中 尝 跪问其故 故 闵子骞事后母 事 父怒,笞之 笞 2、解释画线的句子。(2分)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3、曾参与闵子骞都是的得意弟子。甲乙两文都谈了有关的问题。(3分) 4、你从这两个故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两个人的天堂

记者何文不敢相信自己的静,富得流油的广东竟然有如此破旧的民居,眼前这幢低矮的土砖瓦屋,空荡荡的,门窗破旧,一个小女孩低头忙着将各种各样的垃圾分门别类捡好,码整齐,墙壁上贴满挤挤密密的奖状,每一张奖状,无一例外,全写着两个名字:程思爱、程思晴。但仔细一看,就能发现,一张张奖状上,最初只有一个名字,另一个名字,字迹歪歪斜斜,分明是后来添上去的。

小女孩发现何文在打量奖状,主动说话了:“我叫程思晴,我姐姐叫程思爱。” 何文问:“你姐姐呢?” 思晴:“我姐姐去学校读书去了。” 何文找了个小板凳,坐下:“思晴,你的爸爸妈妈呢,你干嘛不去上学?” 思晴的脸瞬间烧红烧红了,她将头埋进两膝:“爸爸已经离开我们了,妈妈

捡垃圾去了。我明天才去上学,今天该姐姐上学。”

原来姐妹俩的爸爸因病去世,妈妈只好靠捡破烂维持全家生活,供不起孩子读书。于是这对可怜的姐妹每天有一个人去学校读书,另一个陪妈妈去捡破烂。到晚上,去学校读书的那个就当“老师”“教”另一个??

何文沉默了半晌,带着不安问:“学校老师和同学知道你们是两姐妹轮流读书吗?”

思晴的脸越发红了:“起始不知道,后来知道了??老师没骂我们,有时还给我们补课,还送笔和新本子给我们。同学们也不嘲笑我们,还把旧书包旧文具盒送我们??” 她又指着奖状骄傲地说:“叔叔,你看,我和姐姐老考第一。我们还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同学们有不懂的就问我们??”

何文心里说不上该欣慰还是沉重。他掏出200元钱,说:“思晴,这是给你和姐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奖励,你们要再接再li ,叔叔还会来看你们??”思晴没推tuo,她满脸期待问:“叔叔,你是记者,记者也是作家吗?我和姐姐也想当作家,我和姐姐要写童话书,我们已经写了4000多字了??”

生活在如此残酷的环境里,却在书写美丽的童话,可何文并没觉得讶异。他问:“童话书的名字叫什么?你们准备写什么内容呢?”

思晴说:“书名叫《天堂里的笑声》,我们要写许多人在天堂里的幸福生活??”

何文脱口就问:“你们眼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

思晴的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的光彩都快溢出了,她高兴地说:“天堂呀,就是那里的人从不受疾病的折磨;那里的人不用捡破烂;天堂里的人天天欢笑,天天唱歌。天堂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每个孩子天天都能够高高兴兴去上学??”

实在忍不住了,何文走出一段路,背靠一棵树,坐下,哭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再接再li 推tuo

2、“何文心里说不上该欣慰还是沉重”,请根据上下文说出“欣慰”与“沉重”的内容。(4分)

“欣慰”的是: “沉重”的是:

3、为什么何文对小女孩“生活在如此残酷的环境里,却在书写美丽的童话。”没觉得诧异?(3分)

4、文章最后何文为什么“哭了”?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