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0:12: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周玉银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04期

摘要: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把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方针落到了实处。本文概述了“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追求,并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实践,谈了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几个注意事项,以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信息技术应用 注意事项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举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它的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就最终结果展开讨论和自我评价。因此,“项目教学法”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能力、培养技能。

《信息技术应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项目教学法”引入《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而且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变成了有趣的实践体验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二、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恰当地设计项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转变教学理念

推行“项目教学法”,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教材,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把理论性、实用性、操作性有机地融入教学。如在讲授基础理论部分时,教师应做到语言精练、通俗易懂,并注重多学科的通用性和渗透性;在教学实践应用部分时,教学应设计有操作性强的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2.改革教学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研讨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并用演示、操作、模拟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再通过项目的实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探索知识以及勇于创新的能力。 3.整合教学内容

在设计项目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应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迁移。如设计“在Windows中输入文字”这个项目时,教師可以把“熟悉键盘指法”、“认识键盘”、“中英文字输入”与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基本键、手指分工、击键要领等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4.设计实用性强、目的明确的项目

设计的项目内容既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又要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如在教学“Word 2003”的操作时,笔者设计了“利用Word编制一份小报”的项目,它能训练学生文字输入、排版、美术设计等能力。这项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中,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更好的项目,为社会培养了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开展“项目教学法”,真正实现了“不一定要让学生记住什么,而是要让学生学会什么”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