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22:01: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印刷术 电报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 变化:

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第二节 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一、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人人是记者;监督

二、“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三、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第三节 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1、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倾向。

原因: 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2、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原因:

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3、“去中心化——再中心化”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打破主流媒体的单一话语空间,重塑一个新的依托于网络的“公共舆论”中心。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第四节 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

→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传统媒体舆论和网络舆论 精英“冷眼旁观” 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 新左派, 民粹主义, 狭隘民族主义, 新消费主义

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理论:

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

意义:

安全(信息,一时形态) 政策推行 措施:

可操作的“解释框架” 第五节 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全球化”与“个人化” 时代背景: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现代性特征:

全球化(整体性的社会化大生产) 后现代性特征:

碎片化(个人对于体制的和个人生存状态的觉醒)即:吉登斯“意向性” 问题:

中国媒体面对现状怎么办?即:媒体转型措施。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

第一节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类比移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一、数字化(显着技术特征)

1、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数字化特征拓展了传输手段、接收终端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2、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间的壁垒,使得同一内容有了多介质传播的可能,大大增强了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联性,传播呈现立体化、全景式的特点,媒介融合得以可能。 3、为海量信息传播提供基础。 二、交互性(本质传播特征)

一方面,传播方向和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带来了信息控制力的变化。 另一方面,交互性还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 三、超时空(外部效果特征)

1、传播上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

2、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第三节 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一、按硬件设备终端划分 1、以计算机为终端(门户网站) 2、手机与便携式电子设备 3、数字电视机 *户外 、LED

IPTV(Internet Protocol 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或计算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IP)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一种崭新技术。 二、软件属性分 1、 2、

的特点与发展 三、按经营性质划分 1、营利性新媒体

以信息传播和提供娱乐为主;提供具体产品 2、非营利性新媒体

政府;公益慈善组织新媒体平台 四、按应用功能

Eg:社交媒体 第四节 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技术:

光导纤维,电脑技术,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流媒体技术、 IPTV技术、 WAP平台技术、海量存储技术 支撑:

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趋势:

一、数据化:数字技术走向大数据时代 二、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从到

三、移动化: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3G(4G、5G) 第三章互联网的功能与应用 五大平台:

Google、 Apple、 Facebook、 Amazon, Microsoft 特征:

软硬整合 互联网功能:

信息传播,知识生产,社会交往,娱乐休闲,商务推广,观念争议的场所与平台。 第一节 信息传播的通道

1、电子公告板系统(Bulletin-Board System,缩写BBS ) 2、超级链接(Hyperlink)与门户(Portal)

超级链接是一种非线性的信息组织方式,其设计成模拟人类思维方式的文本,即在数据中又包含其他数据的链接。

门户,也称门户网站,是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

3、搜索引擎 (Search Engine)

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策咯、运用特定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的相关信息呈现给用户的系统。

第二节 知识生产的平台

1、信息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or Rich Site Summary,缩写RSS) RSS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 2、网络百科( Wiki )

维基百科是一个基于wiki技术、内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并有多种语言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是一个动态的、可以自由访问和编辑的全球知识体,也被称作时代的“人民的百科全书”。 3、社会化书签 (Tag )

也称“书签”、“开放分类”、“大众分类”。是一种更为灵活、凸显用户兴趣点的分类方式,目的是更好的显示搜寻的关键词或词条,建立更加多样性的查找和索引体系。 第三节 人际交往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