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2:11: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缩写E-mail) 是通过电子邮件简单传输协议来传输的互联网应用。 2、即时通信 (Instant Messenger,缩写IM)

即时通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信息的业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传递文字、图片、语音或视频,根据终端不同可分为PC即时通信和手机即时通信。 3、IP电话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缩写VOIP)

IP电话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使用IP技术的网络来实现通话的新型技术。(网络电话、经济电话或廉价电话)

4、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缩写SNS)

社交网络也就是网络+社交的意思,即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其发展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早期概念化阶段——以Six Degrees为代表的六度分隔理论

结交陌生人阶段——Friendster帮你建立弱冠系从而带来更高社会资本 娱乐化阶段——My Space创造的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吸引注意力 社交图阶段——Facebook复制线下真实人际网络来到线上低成本管理 第四节 娱乐新天地

1、对等网络下载(Peer-to-Peer Network,简称p2p)

对等网络也称对等连接,是一种新的通信模式,每个参与者具有同等的能力,可以发起一个通信会话,速度极快。

2、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缩写IPTV)

参见前方 3、视频分享

视频分享网站是指在完善的技术平台的支持下,让互联网用户在线流畅发布、浏览和分享视频作品。 第五节 商务活动的平台

电子商务

互联网提供了网络营销这种推广模式,比如,大数据营销。

大数据4V特征:大容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率(Velocity)和低价值密度(Veracity)。而根据这些特征的运算处理(Manipulation)、数据分析(Analysis)、视觉化(Visualization)和深度挖掘(Deep Mining),共同构成了大

数据的内容和形式。 第六节 意见自由市场

1、博客(Weblogs,缩写Blog)与播客(Podcasting) 2、微博(Microblog)

微博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基于平台的一种可以发布即时消息的系统。 3、微信(Wechat) 专题:微博,微信比较 ※

第四章从受众到用户 第一节 互联网用户的发展现状 1、规模(世界与中国,农村与城市)

2、结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应用) 第二节 从受众到用户 1.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

搜索引擎(云计算,搜索云,挖掘信息价值) 协同过滤:

优势: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或增加对用户而言有针对性的信息。(比邻浏览者,豆瓣) 原因:

1.人际 2.分享

3.现实与虚拟融合 2.从接受信息到传播信息

接近权,技术,互联网 3.从消费商品到生产内容

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又称作User Created Content,UCC),泛指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是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

三个特征:

1.以网络出版为前提。

2.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3.非专业人士创作或非权威组织创作 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

1.社会驱动维度(信任,认同,共同远景 ...)

2.技术驱动维度(技术接受,技术任务匹配,可用性工程【安全,隐私,可靠】 3.个体驱动维度(好奇心,利他主义,外部奖励) 4.口统计学特征

对其有积极(内容革命、为用户创造分享等环境,利于原创性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和消极(版权、隐私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两方面评价 4、从匿名群体到真实个体 实名,共享,联通,互证 5、从受众反馈到用户体验 “体验经济”

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的特征: 1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 2用户的参与性需求提高 3用户的情感性需求提高 尼葛洛庞帝:

未来的界面代理人可以阅读地球上每一种报纸,每一家通讯社的消息,掌握所有广播电视的内容,然后把资料组合成个人化的摘要。这种报纸每天只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版本。

第三节 互联网用户的小众化,碎片化趋势 主要原因:

社会结构分化; 信息技术成熟 小众传播特点

1.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细分 2.用户主动性增强

3.传、受者之间的互动频繁,界限模糊 1、小众化的积极面向:

1.文化发展新方向

一方面,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延续性发展,推动着“百花齐放”的局面。 另一方面,小众群体是新的智慧形态的催化剂。皮埃尔·列维的“群体智慧”。 2.经济增长新动力 2、小众化的消极面向:

1.“信息茧房”的扩张

桑斯坦在着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信息茧房”,即公众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获取信息,因而信息结构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久而久之,会置身于蚕茧一般的狭隘的空间。

2.社会粘性丧失 第五章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传媒格局变革 一.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颓势难以逆转

1.平面媒体发行量大跌 2.电视 ,广播不同程度面临衰退 3.传统媒体广告收入下滑 4.传统媒体的衰退是世界性的 二.新媒体产业持续升温

三.受众阅读习惯与媒介接触方式改变 第二节 传统媒体的求生之路 一.进入新媒体 1、平面媒体和新媒体 1网络报刊 2移动终端报刊 2、广播媒体与新媒体 1网络广播

指广播电视台利用互联网作为接触受众的平台,提供广播音频服务。 2手机、移动终端广播 3、电视与媒体 1网络电视

直播是指电视台实际通过电视信号播出的节目通过P2P技术在网络媒介上同步传输,表现出很强的时效性。

点播是媒体将节目内容截成几段,用户可以根据标题或者分类选择收看,这样的传播方式目的性更强,受众可以自主选择。

3移动终端电视

指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利用移动网络传播流媒体或者其他文件格式电视节目的应用。

4数字电视和IPTV 二.调整战略 1、保持内容优势

1信息量丰富,可提供大量原创内容 2信息质量高,有深度,权威性强 2、适应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

1品牌精确定位 2筛分用户群

3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新媒介形态,转型“网络平台” 4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根据用户反馈,定制内容。 3、创新盈利模式

差异化内容收费、精确投放的网络广告、在线娱乐等类型的增值服务 第三节 媒介融合 一 .媒介融合概念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指各种媒介形态的边界逐渐消融,多功能复合型媒介逐渐占据优势的过程和趋势。

媒介融合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一方面,“媒介融合”一词表达的是一种过程状态和趋势,而不是一种名词性实体;另一方面,媒介融合是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并不存在“终极形态”的媒介融合结果。 二 .媒介融合的三大诱因 1、技术诱因

媒介融合的根本原因是数字技术的成熟 2、经济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