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名词解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6 16:29: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病人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里及其社会适应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在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课程之后,为过度到临床各专科护理课程学习而先期开设的护理专业基础课程。

2. 问诊:是指护士通过对被评估对象或其亲属的系统询问和交谈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从而作出临床判断的过程。

3. 症状:是个体患病后对机体、功能异常的自我感觉和身体体验。

4. 体格检查:护士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简便的听诊器、血压表、体温表等检查工具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方法,是获取护理诊断依据的重要手段。 5. 体征:通过体格检查所发现的异常征象。

6. 主诉:为病人感觉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

7. 现病史:以主诉为中心,详细描述病人自患病以来健康问题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的过程,为病史的主体部分。

8. 发热: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9. 稽留热: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搏动的范围不超过1℃。

10. 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11. 间歇热:体温骤然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只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12. 回归热:体温骤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13. 疼痛:是机体由于受到伤害性刺激而产生的痛觉反应。

14. 牵涉痛: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疼痛的同时在体表某部位亦发生痛感,称~。 15. 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

16. 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引发的紧跟在短暂吸气后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17.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排出者,包括大量咯血、血痰或痰种带血。

18. 呼吸困难:病人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的异常。

19. 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称为~。 20. 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 21. 呕血:是指因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的现象。

22. 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自肛门排出。

23.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致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24. 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

25. 自动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26. 被动体位:病人不能自己随意调整或变换肢体或躯干的位置。 27. 强迫体位:为减轻疾病的痛苦而被迫采取的体位。 28. 胸骨角(Louis角):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为前胸壁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29. 潮式呼吸:又称Cheyne-Stokes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组建变得深快,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周而复始。

30. 间停呼吸:又称Biot呼吸。表现为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规则呼吸;周而复始。

31. 叹息样呼吸:表现为在一段正常呼吸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常伴有叹息声,多功能性改变。 32. 湿罗音:呼吸道或肺泡内有较稀薄的液体,呼吸时气体通过液体形成水泡后随即破裂所产生的声音。又称水泡音。

33. 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撞击心前区胸壁,使相应部位肋间组织向外搏动。

34. 心腰:心脏左界第2肋间出相当于肺动脉段,第3肋间为左心耳,第4、5肋间为左心室,期中血管与左心室交接出向内凹陷。

35. 心房纤颤: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低于心率。 36. 腹水:腹腔内积液称~。

37. 板状腹:急性胃肠道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38. 腹膜刺激征:腹膜患者常有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

39. 反跳痛:护士的手指在触诊压痛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将手指迅速抬起,若病人感觉疼痛骤然加剧,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 40. Murphy征阳性:在吸气过程中,有炎症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或因剧烈疼痛而终止吸气,称为~。 41. 肌力:是指肌肉做主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42. 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43. 病理反射:当锥体束病损以及在休克、昏迷、麻醉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又称锥体束征。

44.

实验室检查: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实验技术,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查与相关临床资料结合综合分析,以协助临床明确诊断的一门课程。 45. 红细胞比容(Hct):是抗凝全血经手工法离心沉淀后测得的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或经血液分析仪法计算所得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46. 网织红细胞(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度型细胞。

47. 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超过5%时,称~。

48. 核右移:周围血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 49. 异型淋巴细胞:外周血中出现的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 50. 红细胞沉降率(ESR):为非特异性试验,用于检测急性和慢性感染、胶原血管性疾病、晚期肿瘤和组织坏死或梗死。

51. 粒红比值:是指在显微镜下计数骨髓图片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 52. 多尿:每日尿量超出2.5L称为~。

53. 少尿:尿量低于400ml/24h或低于17ml/h称为~。 54. 无尿:低于100ml/24h称为~。

55. 肉眼血尿:此时每升尿液中血液超过1ml,尿液外观呈洗肉水样或血样。 56. 镜下血尿:仅靠显微镜检查所见的血尿,平均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数≥3个。 57. 尿比重(尿比密):在4℃时,同体积尿与纯水的重量比。

58. 蛋白尿:尿蛋白定性阳性或定量超过150mg/24h尿(或超过100mg/L)称~。 59. 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 60. 管型:在肾小管和集合管腔中形成的圆管状体。

61.

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外观无出血改变,且显微镜下页未见红细胞的微量出血。

62. 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脏每分钟把多少毫升血浆中的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 63. 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自体表记录的心脏每一次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64. 导联:将电极置于体表不同部位,并通过导联线连至心电图机的正极和负极,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 65. 二尖瓣型P波:Ⅰ、Ⅲ、aVL导联P波增宽,P波呈双峰,凉风间距≥0.04s,以Ⅲ、aVL导联明显,称为~。

66. 肺型P波: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以Ⅱ、Ⅲ、aVL导联最为突出,称为~。

67.

左心室肥大伴劳损:当QRS波群电压增高同时伴有ST—T改变者。 68. P波:反应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与时间变化。

69. QRS波群:反应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与时间变化。 70. T波:反应心室晚期复极过程的电位与时间变化。 71. ST段:反应心室早期缓慢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72. P-R间期:反应自心房开始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73. Q-T间期:反应心室除极与复极过程的总时间。

74. 冠状T:倒置深尖、双肢对称的T波躲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出现,称为~。 75. 文氏现象:漏博后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恢复,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直至再次心搏脱落。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

76. 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及淋巴管组成,在胸片上表现为起自肺门的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逐渐变细的干树枝状影。

77. 原发综合征: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组成。 78. 肺淤血: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 79. 龛影:胃壁局限性溃疡形成的凹陷为钡剂充盈,在切线位投照时呈局限性突出于胃肠轮廓之外的钡影。 80. 憩室:因局部管壁结构的薄弱和邻近病变的粘连牵拉,使该部各层局限性向外膨出,充钡后呈囊袋状想腔外突出。 81. 充盈缺损:钡充盈时胃轮廓由于来自胃壁的肿块向腔内突出而造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 82. 骨龄:骨的发育过程中每一骨骺的骺软骨一次骨化的年龄和骺骨二次骨化完全闭合的年龄。

83. 骨结核:是以估值破坏和骨质稀疏为主的慢性病,系继发性结核病。 84. 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的特征性体征之一,是指心脏跳动时用手触诊心前区而感觉到的一种细小振动,与猫在安静时产生的震颤相似,又称为猫喘。 85. 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86. 肛裂:肛管下段深达皮肤全层的纵行及梭行裂口或感染性溃疡,肛门常见裂口,并有明显压痛。

87. 体征:患病后,机体的本表或内部结构发生了可以观察到或触摸到的改变。 88.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89.

移动性浊音: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随体位的改变而出现浊音区变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