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6:09: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重点: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和性质的应用. 难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一、自学指导 自学:自学课本P31-32页“探究、思考1、思考2”,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对应元素,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完成填空.(5分钟)
总结归纳:(1)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1.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图形是d与g,e与h.
2.如图,△ABC与△DEF能重合,则记作△ABC≌△DEF,读作△ABC全等于△DEF,对应顶点是: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F;对应边是:AB与DE,AC与DF,BC与EF;对应角是:∠A与∠D,∠B与∠E,∠C与∠F.
,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OCA≌△OBD,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相等的边有AC=DB,AO=DO,CO=BO,相等的角有∠A=∠D,∠C=∠B,∠COA=∠BOD.
点拨精讲: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已知△OCA≌△OBD,若OC=3 cm,BD=4 cm,OD=6 cm.则△OCA的周长为13_cm;若∠C=110°,∠A=30°,则∠BOD=40°.
点拨精讲: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周长分别对应相等.
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3分钟)
探究1 如图,下面各图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其中△ABC可以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另一个三角形?
点拨精讲: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解:①△ABC≌△DEF,A和D,B和E,C和F是对应顶点,AB与DE,AC与DF,BC与EF是对应边,∠A与∠D,∠B与∠E,∠C与∠F是对应角,△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
②△ABC≌△DBC,A和D,B和B,C和C是对应顶点,AB与DB,AC与DC,BC与BC是对应边,∠A与∠D,∠ABC与∠DBC,∠ACB与∠DCB是对应角,△DBC是△ABC沿BC所在直线向下翻折得到的.
③△ABC≌△AED,A和A,B和E,C和D是对应顶点,AB与AE,AC与AD,BC与ED是对应边,∠BAC与∠EAD,∠B与∠E,∠C与∠D是对应角,△AED是△ABC绕点A旋转180°得到的.
探究2 如图,△ABC≌△DEF,AB=DE,AC=DF,且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
(1)求证:BE=CF,AC∥DF;
(2)若∠D+∠F=90°,试判断AB与BC的位置关系.
解:(1)证明:∵△ABC≌△DEF,∴BC=EF,∠ACB=∠DFE,∴AC∥DF,BC-EC=EF-EC,∴BE=CF.
(2)结论:AB⊥BC.
证明:∵△ABC≌△DEF,∴∠A=∠D,∠ACB=∠F,∵∠D+∠F=90°,∴∠A+∠ACB=90°,∴∠B=90°,∴AB⊥BC.
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5分钟)
1.如图,△ABC≌△CDA,求证:AB∥CD. 证明:∵△ABC≌△CDA, ∴∠BAC=∠DCA, ∴AB∥CD.
2.如图,△ABE≌△ACD,∠ADE=∠AED,∠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解:对应边有AB与AC,AE与AD,BE与CD,对应角有∠BAE=∠CAD.
(3分钟)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一)从运动角度看
1.翻折法:找到中心线,沿中心线翻折后能相互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2.旋转法: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3.平移法:沿某一方向平移使两个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
(二)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0分钟)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掌握简单的证明格式. 2.初步体会尺规作图.
重、难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一、自学指导
自学1:自学课本P35-36页“探究1,探究2及例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