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3:42: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三大改造 教学设计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课围绕三大改造这一核心内容展开,以问题导向式教学为指导依据设计本课教学,通过多媒体,运用史料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概况,使学生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看问题的能力,体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具有的开创精神。 2.教学目标分析 1、 通过问题导向,阅读教材,能够说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实质,完成时间及历史意义,培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 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师生合作探究,概括总结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 3.教材分析 《三大改造》是部编版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本课主要讲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的主要史实。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不仅在中国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在世界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教材的布局来看,本课上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的一部分。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重要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新时期。因此在本单元中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也是整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1、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及完成的意义 2、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4.学情分析 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初步具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在教学中,抓住他们思想比较活跃,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等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相关资料,预设一些问题,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5.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吸引学生,引入主题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 教师活动 设问:我国现在是什么社会?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通过短片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师:短片最后总结,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今天就来学习我国是何时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又是如何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 板书标题 【大刀阔斧搞合作】 师: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却存在一些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分析出现了哪些问题? (教师举例讲解出现土地买卖的原因和根源) 师:概括起来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所 学生活动 生:社会主义社会 生: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土地买卖。 生: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下。 以国家对农业的改造迫在眉睫。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找出党和国家是怎样去解决遇到的这一系列问题的,三分钟时间,并标注相关信息。 措施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原则 (“自愿互利”) 方法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阶段 (三步走 互助组→初级组→高级组) 师:所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如何? 过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土地的所有制形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农民私有转为了公有制。农业改造的胜利进行也推进了手工业的改造。 师:结合材料,改造前的手工业行业存在什么问题? (一家一户单打独斗) 阅读教材,总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结果。生产资料发生怎样的变化? 【公私合营开创举】 师:照片展示的是上海水泥厂的厂长——资本家刘鸿生。同学们可能会有疑问,新中国成立后怎么还存在资本家?为什么没像地主阶级一样被消灭呢?因为民族资本家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将他们的财产全部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因此民族企业家的大部分财产被保存了下来。但是这些企业存在什么问题?(出示材料分析问题) (民族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 面对这样的状况,国家该怎么办呢?下面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师: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如果你是当时的资本家,你对国家的这一政策持什么态度?(积极支持还是怀疑反对) 请两位同学带领我们回到那个年代,来听听光明日报的记者对资本家刘鸿生的采访。 师:通过这段采访可知,大多数的资本家还是乐于进行社会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还有一个原因,在整个公私合营的过程中,政府采取了非常好的政策? (解释赎买政策) 如何评级赎买政策 师:通过讲述我们发现民族资本家的革命热情和建设热情并没有受到挫伤。党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法宝统一战线得以发展。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问题导学,依据老师给出的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找出答案。 学生出示准确答案 生: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生: 手工业生产是分散的、落后的、保守的、盲目的 生: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生:由私有转向公有。 生: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剥削,工人的积极性不高,产量不高 学生观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视频。 生:公私合营 学生有感情的表演短剧 生:赎买政策 生:实现和平过渡,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大改造的对象不同,但实质却相同,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私有制变为了公有制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师: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讨论分析三大改造的意义。 材料一: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 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分组并讨论,得出结论,学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生代表展示。 地获得解放。这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 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 材料三: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基本完成。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 可以确定的说,195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趋于全面高涨的一年。生产和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所有这些,都为胜利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 教师总结:三大改造完成使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稳步增长,为一五计划的完成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人民的建设热情高涨,说明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选择。 通过今天的学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工商业进 行改造,农业和手工业采取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学生摘录本课板书 商业进行公私合营,到1956年基本完成,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范围内的一次创业,其恢宏的气势、不懈的努力,历练成为一种精神,指引国家乘风破浪。 思考:光阴飞逝,斗转星移。从三大改造中将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到今天的国家又允许和鼓励私人开办企业,难道改错了么? 教师总结:同学们,三大改造是我党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做出的唯一正确选择;而今天我们国家允许私有经济的存在,也正是我们党和国家根据当前经济实际发展的需要,所 学生自由发言 课堂小结 互动交流,情感教育 有的政策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中国的改革——永远在路上。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善于改变,敢于改变,并且在改变中,不忘初心,努力奋斗。 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沈阳当地有一定历史的工厂,完成调查报告,在课堂上展示。 板书设计 农业 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赎买政策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私有制 公有制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6.教学设计特色(建议从教学立意、教学构思等方面加以阐述) 教学立意 本课围绕三大改造这一核心内容展开,分为“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两部分,讲述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两部分内容之间联系紧密,不可分割。 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构思 本课围绕三大改造这一核心内容展开,结合创设情境、问题导学、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情景升华等活动环节,将学生自主学习和生生探究、师生探究贯穿课堂始终,既能提升学生的知识含量,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