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1:52: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阿房宫赋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被动用法,被灭亡;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精英,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名词作状语,把宝鼎当作?? ,把玉石当作?? , 把黄金当作?? ,把珍珠当作??)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0.廊腰缦回(廊、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二、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语后置 : 有不得者三十六年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三、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 ④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⑤明星荧荧(古义:明亮的星光;今义: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⑥隔离天日(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⑦直走咸阳(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阿房宫赋 习题精练
基础练习
1.用课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阿房宫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人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爱纷奢”的具体表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亡的教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这个历史教训应该怎么理解?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过秦论》、《六国论》比较,三篇有何共同点,各篇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蜀山兀(wù) 辘辘(lù)远听 鼎铛(dāng)玉石 B.囷囷(qūn)焉 尽态极妍(yán) 架梁之椽(yuán) C.阿(ē)房宫 剽(piāo)掠其人 金块珠砾(lì) D.尽锱铢(zhīzhū) 妃嫔媵嫱(yìngqiáng) 逦迤(lǐyǐ) 2.下列四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一 B.爱
六王毕,四海一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取 D.族
奈何取之尽锱铢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焉 B.而
盘盘焉,囷囷焉 骊山北构而西折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谁得而族灭也 B.夫 D.于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多于九土之城郭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下列加粗词语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5.表语气的虚词大致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陈述语气 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 c.表感叹语气 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 e.表判断语气 f.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2)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4)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6)呜呼,亦盛矣哉! (7)欲安所归乎? (8)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9)甚矣,汝之不惠! (10)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3)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14)滋可痛已! (15)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6)年几何矣? (17)是善恶之分也已。 (18)万钟于我何加焉? (19)非死则徙尔。
请将上列句子末尾的语气词用法归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序号: a.表陈述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
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的有________________ c.表感叹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
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
- 2
e.表判断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
f.表肯定或否定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④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⑤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A.①②⑤ B.②④ C.③④⑥ D.①③⑤⑥ 7.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③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④秦人不暇自哀,而a后人哀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c后人而复哀d后人也。 (1)下列两句中的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2)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③ D.②④⑥⑦ (3)对文中划线的四个“后人”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宋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人;④是指宋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宋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4)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5)第二段文字共四句话,分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第③句是________复句,关联词是________和________。第④句是________复句,关联词是________。
(7)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统治者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的问题。 (8)“灭六国者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这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