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 16912-2008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21:31: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用、混放、混装,应避免曝晒和剧烈碰撞。新气瓶应用氮气置换空气,然后抽真空或用氢气置换氮气后方可使用。

7.3.20 氢气使用时,严禁与空气、氧气等气体混合而形成爆炸气体。

7.3.21 氢气所用的仪表及阀门等零部件的密封应良好,并定期检查,发现漏点应及时处理。

7.3.22 室内氢气易泄漏和积聚处,应设置浓度报警装置。

7.3.23 氢气系统应设氮气置换吹扫接头,使用时用软管与氮气管道连接,用毕拆除。 7.3.24 氢气站严禁使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取暖。 7.3.25 接触氢气的阀门不应采用铜和铜合金材料。 8 氧气管道

8.1 管道布置及安全间距

8.1.1 氧气管道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支架上。

8.1.2 架空氧气管道应在管道分岔处、与架空电缆的交叉处、无分岔管道每隔80~100 m处以及进出装置或设施等处,设置防雷、防静电接地措施。

8.1.3 出氧气厂(站、车间)边界阀门后、氧气干管送往一个系统支管阀门后、进车间阀门后、调压阀组前和调压阀前、后的氧气管道宜设阻火铜管段。

当氧气调节阀组设置独立阀门室或防护墙时,手动阀门的阀杆宜伸出防护墙外操作。若不单独设置阀门室或防护墙时,氧气调节阀前后8倍调节阀公称直径的范围内,应采用铜合金(含铝铜合金除外)或镍合金材质管道。

8.1.4 氧气管道严禁穿过生活间、办公室,不宜穿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若必须穿过时,则在该房间内应采取防止氧气泄漏等措施。

8.1.5 氧气管道不宜穿过高温及火焰区域,必须通过时,应在该管段增设隔热设施,管壁温度不应超过70℃。严禁明火及油污靠近氧气管道及阀门。

8.1.6 氧气管道的弯头、三通不应与阀门出口直接相连。调节阀组、干管阀门、供一个系统的支管阀门、车间入口阀门,其出口侧的管道宜有长度不小于5倍管道公称直径且不小于1.5 m的直管段。

8.1.7 供切焊用氧气支管与切焊工具或设备用软管连接时,供氧阀门及切断阀应设在用不燃烧体材料制作的保护箱内。

8.1.8 氧气管道宜架空敷设。氧气管道可沿生产氧气或使用氧气的建筑物构件上敷设。厂房内架空氧气管道的法兰、螺纹、阀门等易泄漏处下方,不应有建筑物。

8.1.9 架空氧气管道与建、构筑物特定地点的最小间距要求应按表6执行。

表6 架空氧气管道、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等之间的最小净距

单位为米 名 称 最小水平净距 最小垂直净距 建筑物有门窗的墙壁外边或突出部分外边 3.0 - 名 称 最小水平净距 最小垂直净距 建筑物无门窗的墙壁外边或突出部分外边 1.5 - 非电气化铁路钢轨 3.0 5.5 电气化铁路钢轨 3.0 6.6 道路 1.0 5.0 人行道 0.5 2.5 厂区围墙(中心线) 1.0 - 照明、电信杆柱中心 1.0 - 熔化金属地点和明火地点 10.0 - 注1:表中最小水平净距:管道自外壁算起;城市道路自路面边缘算起;公路自路肩边缘算起;铁路自轨外侧或按建筑界限算起;人行道自外沿算起。 注2:表中最小垂直净距:管道自防护设施的外缘算起;管架自最低部分算起;铁路自轨面算起;道路自路拱算起;人行道自路面算起。 注3:当有大件运输要求或在检修期间有大型起吊设施通过的道路,其最小垂直净距应根据需要确定。 注4:表中与建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的规定,不适用于沿氧气生产车间或氧气用户车间建筑物外墙敷设的管道。 8.1.10 架空氧气管道与其它管线之间最小间距要求应按表7执行。 表7 架空氧气管道与其它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

名 称 给水管、排水管 蒸汽管 不燃气体管 燃气管、燃油管 吊车的敞开式滑触线 10kV及以下的绝缘电缆 10kV及以下有套管的绝缘电缆 插接式母线、悬挂式干线 非防爆开关、插座、配电箱 最小并行净距 满足检修要求 0.25 满足检修要求 0.50 1.50 1.00 0.50 1.50 1.50 与架空裸电缆: 最高杆(塔)高 66kV~35 kV 4.0 最高杆(塔)高 10kV~3 kV 3.0 最高杆(塔)高 3 kV以下 1.5 注1:氧气管道与燃气管并行敷设时,当管道采用焊接连接结构且无阀门时,其最小并行间距可减小到0.25m。 注2:氧气管道的阀门及管件接头与燃气、燃油管道上的阀门及管件接头,应沿着管道轴线方向错开一定距离;当必须设置在一处时,则应适当的扩大管道之间的净距。 注3:电气设备与氧气引出口不能满足上述距离要求时,可将两者安装在同一柱子的相对侧面;当柱子为空腹时,应在柱子上装设不燃烧体隔板局部隔开。 注4:与滑触线的净距系指氧气管道在其下方时的要求,此时在氧气管道与滑触线之间宜设隔离网。 注5:在路径受到限制的地区,架空氧气管道与10kV及以下架空裸电缆的最小并行净距,可参照DL/T5220执行。 8.1.11 氧气管道与乙炔、氢气管道共架敷设时,应在乙炔、氢气管道的下方或支架两侧;与油质、有可能泄漏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共架时,应设在该类管道的上方或支架两侧。

8.1.12 氧气管道在不通行地沟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沟上应设防止可燃物料、火花侵入的盖板,地沟及盖板应是不燃烧体材料制作;

单位为米 最小交叉净距 0.10 0.10 0.10 0.25 0.50 0.50 0.50 0.50 1.50 地沟应能排除积水;严禁油脂及易燃物漏入地沟内;

b) 地沟内氧气管道不应设阀门、法兰、螺纹等易泄漏接口; c) 地沟内氧气管道与同沟敷设的管线间距参照表7执行;

d) 地沟内氧气管道与非燃气、水管道同沟敷设时,氧气管道应在上面;

e) 严禁氧气管道与可燃气体管道(不含乙炔气)、油质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电缆线同沟敷设;并严禁氧气管道地沟与该类管线地沟相通。

8.1.13 厂房内氧气管道不宜埋地敷设。

8.1.14 氧气管道架空困难,必须埋地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埋地深度,应根据地面上荷载决定。埋地氧气管道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穿过铁路和道路时,其交叉角不宜小于45°,并应设套管。套管顶距铁轨底面不应小于1.2 m,距道路路面不应小于0.7 m。

b) 直接埋地管道,应根据埋设地带土壤的腐蚀等级采取相应等级防腐蚀措施; c) 埋地管道上不宜装设阀门或法兰连接点,必须设置时应设阀门井;

d) 埋地氧气管道与建筑物、管路及其它埋地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应按表8规定执行,且不应埋设在露天堆场下面或穿过烟道和地沟。

表8 地下氧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等及其它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净距

单位为米

名 称 有地下室的建筑基础或通行沟道的外沿 氧气压力≤1.6 MPa 氧气压力>1.6 MPa 无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外沿 氧气压力≤1.6 MPa 氧气压力>1.6 MPa 铁路钢轨 排水沟外沿 道路 照明电线杆柱 电力(220 V、380 V)、电信杆柱 高压电力(100V以上)杆柱 管架基础外沿 围墙基础外沿 乔木中心 灌木中心 最小水平净距 3.0 5.0 2.5 3.0 2.5(钢轨外侧) 0.8 0.8 0.8 1.5 2.0 0.8 1.0 1.5 1.0 最小垂直净距 - - - - 1.20 - 0.7 - - - - - - - 名 称 给水管 直径<75 mm 直径75~150 mm 直径200~400 mm 直径>400 mm 排水管 直径<800 mm 直径800~1500 mm 直径>1500 mm 热力管或不通行地沟外沿 燃气管(乙炔等) 煤气管 煤气压力≤0.005 MPa 煤气压力>0.005~0.15 MPa 煤气压力>0.15~0.3 MPa 煤气压力>0.3 MPa 不燃气体管(压缩空气等) 电力电缆 电压<1 kV 电压1~10 kV 电压>10~35 kV 电信电缆 直埋电缆 电缆管道 电缆沟 最小水平净距 0.8 1.0 1.2 1.5 0.8 1.0 1.2 1.5 1.5 1.0 1.2 1.5 2.0 1.5 0.8 0.8 1.0 0.8 1.0 1.5 最小垂直净距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15 0.50 0.50 0.50 0.50 0.15 0.25 注1:氧气与同一使用目的乙炔、煤气管道同一水平敷设时,管道间最小净距可减少到0.25 m,但在从沟底起直至管顶以上300 mm高范围内,应用松散的土或砂填实后再回填土。 注2:氧气管道与穿管的电缆交叉时,最小交叉净距可减少到0.25 m。 注3:本表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净距的规定,是指埋地管道与同一标高或其上的基础是外侧的最小水平净距。 注4:敷设在铁路及不便开挖的道路下面的管段,应加设套管,套管两端伸出铁路路基或道路路边不应小于1 m,路基或路边有排水沟时,应延伸出水沟沟边1 m。套管内的管段应尽量减少焊缝。 注5:表中最小水平净距:管线均自管壁、沟壁或防护设施的外沿或最外一根电缆算起,道路为城市型时,自路面边缘;为公路型时,自路肩边缘算起,铁路自轨外侧算起。 注6:表中管道、电缆和电缆沟最小垂直净距的规定,均指下面管道或管沟外顶与上面管道管底或管沟基础底之间净距。铁路钢轨和道路垂直净距的规定,铁路自轨底算至管顶;道路自路面结构层底算至管顶。 8.2 氧气流速

管道中氧气的最高允许流速,根据管道材质、工作压力,不应超过表9规定。

表9 管道中氧气最高允许流速v

工作压力p/MPa 材质 p≤0.1 碳钢 根据奥氏体管系不锈压降钢 确定 0.1<p≤1.0 20m/s 1.0<p≤3.0 15 m/s 3.0<p≤10.0 不允许 p×v≤45 MPa·m/s(撞击场合) 30m/s 25 m/s p×v≤80 MPa·m/s(非撞击场合) 注1:最高允许流速是指管系最低工作压力、最高工作温度时的实际流速。 注2:撞击场合和非撞击场合:使流体流动方向突然改变或产生旋涡的位置,从而引起流体中颗粒对管壁的撞击,这样的位置称做撞击场合;否则称为非撞击场合。 注3:铜及铜合金(含铝铜合金除外)、镍及镍基合金,在小于或等于21.0MPa条件下,流速在压力降允许时没有限制。 8.3 管道材质 氧气管道材质的选用应符合表10规定。

表10 氧气管道材质选用表

工作压力p/MPa p≤0.6 0.6<p≤3.0 3.0<p≤10 阀后5倍公称直径(并不小于1.5m)范围;调节阀组前后各5倍公称直径(各不小于1.5m)范围内;氧压车间内部;放散阀后;湿氧输送 × × × × × × √ √ √ P>10 氧气 充装台、汇 流排 × × × × ×× √ √ √ 10.0<p<15.0 不允许 p≥15.0 不允许 4.5 m/s(撞击场合) 4.5 m/s 8.0 m/s(非撞击场合) (不锈钢) 管材类别 一般场所 分配主管上阀门频繁操作区阀后,放散阀后 一般场所 阀后5倍公称直径(并不小于1.5m)范围;调节阀组前后各5倍公称直径(各不小于1.5m)范围内;氧压车间内部;放散阀后;湿氧输送 × × × √ √ √ √ √ √ 一般场所 一般场所 液氧管道 钢板卷焊管 焊接钢管(GB/T 3091、SY/T 5037) 无缝钢管(GB/T 8163) 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 不锈钢板卷焊管 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6) 挤制铜及铜合金管(GB/T 1528) 拉制铜及铜合金管(GB/T 1527) 镍及其合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允许采用,“×”不允许采用。 注2:碳钢钢板卷焊管宜用于工作压力小于0.1MPa,且管径超过现有焊接钢管、无缝钢管产品管径情况下。 注3:表中阀指干管阀门、供一个系统的支管阀门、车间入口阀门。 注4:氧气储罐区内氧气管道宜采用不锈钢。 注5:工作压力大于3.0MPa的铜合金管不包括含铝铜合金。 8.4 管件选用 8.4.1 氧气管道上的弯头、变径管及三通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