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0:36: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5)脉络淤阻:益气养营、活血行淤-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大黄蛰虫丸

四十五、腰痛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别:肾着汤);独活寄身汤

2)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活络-四妙散加减;七味苍柏散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青娥丸

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大方脉精髓

病名的出处: 战国: 《庄子》:瘿 《内经》:胁痛、积聚、咳嗽 东汉·张仲景: 《伤寒》:心悸 《金匮》:肺痈、肺痿、心悸、 胸痹、痰饮、盗汗、虚劳 宋:

严用和《济生方》:痢疾(泄泻 为宋以后的统称)

东轩居士《卫生宝书》:内伤发热

北宋·杨仁斋《仁斋直指方》:感冒 元:

11

朱丹溪《丹溪心法》:哮 明:

虞抟《医学心悟》:血证、郁证 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 张景岳《景岳全书》:呃逆 清:

林佩琴《类证治裁》:时行感冒

第一章肺病证 感冒 源流: 《素问》“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论述太阳病为感冒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应当分辛温、辛凉两大法则

明清提出扶正达邪治疗原则 病因病机:

病因:外因(风邪),时行病毒,生活起居失常,正气虚馁

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发病:一方面取决于正气的强弱,同时与感邪轻重密切相关 病位:肺卫

病性:实证居多。有寒热之分。如体虚感邪则为本虚标实之证 病势:很少发生传遍,一般病程短而易于治愈 病机转化:病程中容易见寒热转化或错杂

鉴别:鼻渊;热痹;乳娥;麻疹;瘟黄 辨证:辨伤风与时行感冒;辨时令;辨寒热;辨虚实 治则:“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清. 吴鞠通《温病条辨》)

治法:解表达邪。不外疏表、宣肺两端

咳嗽 源流:

《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明·张景岳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

病因病机: 病因:外因中以风邪为先导。内因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病机:邪犯于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发病:外邪犯肺急,内伤致咳较缓慢

诱因:气候转冷 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肾有关 病性:外感为实证。内伤为邪实与正虚并见 病理因素:“痰”“火” 病理改变:外感、内伤可相互为病

病势:由上而下 病机转化:主要表现为虚实、寒热的转化 鉴别:肺痨;肺胀;哮病;喘病;肺痈 辨证:辨外感、内伤、虚实寒热;

12

辨咳嗽的特点;辨痰的性状

治则:“实则泻之,虚者补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宣、降、润、敛分别用于咳嗽各个发展时期 治法:外感祛邪利肺为主,用药轻扬,忌收涩留邪。内伤祛邪扶正,用药忌宣散伤正,耗气伤阴 临证注:“肺无补法”“毋见咳止咳”“咳无止法” 哮病 源流: 元·朱丹溪:最早阐明本病病因病机为痰的医家,认为“哮喘专主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

明·虞抟《医学正传》对哮与喘作了明确区别,指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病因病机:

病因:脏气虚弱,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劳倦所伤 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发病:主要是痰,与淤、虚亦有密切关系

诱因:气候变化

发作时病理关键:痰阻气逆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病位:在肺,涉及到脾肾肝心 病性:发作时以邪实为主,缓解时以正虚为主,大发作时正虚邪实并见 病势:

诊断(三性):

1)喘息症状的反复发作性; 2)发作时肺部哮鸣音的弥散性; 3)气道阻塞可逆性;

先兆症状: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 鉴别:

和喘证的鉴别要点: “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明·虞抟《医学正传》)

辨证:发作辨虚实;寒热;脏腑 治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治法:发作豁痰利气祛邪为主;缓解以扶正固本为主 喘证 源流:

记载最早见于《内经》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说“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病因病机:

病因:外感六淫、饮食所伤、七情内伤、劳倦久病

病机:痰邪壅肺,宣降不利;或精气虚衰,肺肾出纳失常

病位:肺肾,与肝脾有关;甚可累及于心 病性:实喘者发病暴急,虚喘者发病缓慢

13

病势:由表及里,由上及下,由肺及肾、脾、肝、心 病机转化:

鉴别:哮病;短气;咳嗽 辨证:首辨虚实;实喘当辨外感内伤;虚喘应辨病变脏腑(哮首辨缓急,咳嗽辨外感、内伤) 俞岳真提出“三审二重”辨喘病: 三审:一审动静之变化,二审寒热之有无,三审起病之暴久 二重:实喘重苔,虚喘重脉 小结:

咳嗽辨外感内伤。哮辨缓急。喘辨虚实 治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夹杂标本兼治

治法:急性发作,着重治肺,紧扣宣肺祛邪、化痰利气;慢性迁延权衡轻重,标本兼治;症状缓解期病在脾肾,培补为宜

肺痈

源流:

东汉·张仲景《金匮》提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 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强调正虚是发病重要内因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创苇茎汤为后世治本病的要方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力主“清热涤痰”为原则

清·喻昌《医门法律》提倡“以清肺热,救肺气”为要 病因病机: 病因:外感外邪,饮食劳倦所伤,原有宿痰,内为痰热素盛

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而化脓

发病:一般发病较急 病位:肺 病性:邪盛的实热证。湿热蕴肺为本病之特点,并贯穿病程始终 病理:於热

病理基础:热壅血瘀 病情转折点:溃脓期 病势:由表入里 病机转化:

1)初期:风热熏肺,肺失清肃

2)成痈期:热毒壅肺,血瘀成痈

3)溃脓期:血败肉腐,化为痈脓

4)正虚邪衰,阴伤气耗 鉴别:痰饮;肺痿;肺痨

辩证:辨虚实;辨痰浊;辨特异性病征 治则:“热者寒之”“实者攻之”祛邪为原则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基本大法。清热解毒法适用于肺痈之全过程

肺痨

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四大症)、胸痛、消瘦。 源流:

春秋战国至东汉末期认为本病为慢性劳损性疾病

魏晋到北宋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

14

本病由“瘵虫”引起

唐宋晚清时期明确本病的病位、病机和治则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明确病位在肺

元·朱丹溪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滋阴降火治疗大法 元·葛可久《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明·虞抟《医学正传》:提出 “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两大治疗原则

病因病机: 病因:“瘵虫”传染是形成本病的唯一外因。内因为正气虚弱 病机: 发病:感染瘵虫与正气不足互为因果,外因感染是重要致病条件,内因正虚是发病的关键

病位:肺,传及脾肾心肝等脏 病性:

1)阴虚火旺为主;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2)本虚为主,亦可见标实 —本虚为阴虚为主,可兼气虚、阳虚

—标实为痰浊、淤血 病势:由上及下 病机转化:母病及子,子盗母气,阴阳气血相互影响 鉴别:虚劳;肺痿;肺痈;肺胀;肺热喘咳 辨证:详察主症特点;分析病变部位;确定病性

治则:明·虞抟《医学正传》: “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

治法:滋阴降火(元·朱丹溪)

肺胀

源流: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肺胀面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淤血碍气而病”,提出肺胀的发生与痰於互结,阻碍肺气有关 清·张璐《张氏医通》认为肺胀“实证居多”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咳嗽》认为肺胀辨证论治当分虚实两端“又有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

病因病机: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诱因:感受外邪

病机: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

发病:慢性肺系疾病积久而成,隐袭起病,病程较长 病理:“痰浊”、“水饮”、“血瘀” 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 后期及于脑、肝

病性:本虚标实,虚实交错 —本虚为肺脾肾心俱虚

—标实为痰饮水停,气滞血瘀为患

病势:由上及下,由肺及身。亦可由下及上,后期病及心脑 病机转化:正虚与邪实互为因果 病程:长,缠绵难愈

15

预后:较差 诊断:肿(胀)、喘、痰、咳 淤

鉴别:哮病;喘病;肺痿;痰饮 辨证:辨虚实;辨脏腑;辨痰饮气血;抓主证

治则:扶正祛邪。突出:1、治病必求于本;2、顺其生机,因势利导

第二章心脑病证

心悸

源流: 《素问》“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东汉·张仲景提出基本治则,及创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心悸”责之于痰的理论

明·虞抟《医学正传》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描述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重视淤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外邪,情志所伤,饮食失调,劳欲过度,它病失养 病机:

—本虚:气、血、阴、阳不足, 心失所养

—标实: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火热毒邪等扰乱心神

发病:因外感、惊恐、失血等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