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20:04: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等引起多为急性呕吐;而劳倦内伤,脾胃虚弱,胃阴不足等引起的多为慢性呕吐

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病理改变:初期多实,后期由实转虚

病性:有虚实之分

—实:外邪、食滞、痰饮、气郁等犯胃,致胃气上逆

—虚: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致纳运失常,不能和降,致胃气上逆 病势:初多为实证,呕吐来势急,但病程短,多为外邪、饮食、气郁、痰饮所致,邪去则呕吐止。久则虚实夹杂或虚证,呕吐来势缓,但病程较长,多为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所致,正安则呕吐自愈 鉴别:反胃;口壹膈;霍乱 辨证:辨病位;辨虚实 治则:实证祛邪为主,邪去呕吐自止;虚证扶正为主,正复则呕吐自愈;虚实夹杂当标本兼顾,审其标本缓急之主次而治之 治则:和胃降逆 噎膈 源流: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脘管窄隘” 病因病机:

病因:饮食因素,情志因素,正气亏虚

病机:食管狭窄,津液干涸 发病:多缓慢发病,但多渐进加

21

重,部分病人可恶化发展

病位:食管,属胃气所主,与脾胃、肝肾、气血津液关系密切 病性:本虚标实

—本虚:津涸、血亏、阳气虚

—标实:气结、顽痰、淤血、燥热、邪毒 病势:初标实为主,中虚实夹杂,晚本虚为主 病机转化:

鉴别:梅核气;反胃

辨证:辨病位;辨虚实;辨在口壹在膈 治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治法:全程必须顾护胃气。初期治标:理气,化痰,祛於,散结,清热,解毒。后期:滋阴润燥,补气温阳

呃逆

源流:

《内经》称为“哕” 元·朱丹溪始称“呃” 明·张景岳进一步把呃逆病名确定下来

清·李中梓《证治汇补》系统提出本病治疗法则 病因病机:

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六淫因素,正气亏虚,痰饮血瘀 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 发病:一般发病急骤,亦有发病缓慢者

病位:膈,与胃、肺、肝、脾、肾关系密切

病性:本虚标实

—虚: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 —实:寒邪、胃火、食滞、气郁、痰饮、淤血

病理因素:气郁、食滞、痰饮 病势:初实证为主,涉及肺、胃,日久则为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可逐渐波及肝脾肾,并气血阴阳受损

病机转化:决定于病邪性质与正气强弱

鉴别:干呕;嗳气 辨证:辨生理病理;辨虚实寒热 治法:降逆、平呃、和胃(清·李中梓《证治汇补》) 腹痛 源流: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对腹痛的辨证论治做了较全面的论述 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将腹痛独立辨证,对病因、证侯进行详细表述

明·龚信《古今医鉴》针对各种病因提出不同的治疗法则 病因病机:

病因:六淫侵袭(寒多见),情志因素,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正虚,其它 病机:腹中脏腑气血经络“不通”(实证)“不荣”(虚证)则痛 发病:一般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等引起的不通而痛多起病较急。而正虚及劳逸失度引起

22

的不荣而痛多起病较缓,常反复发作,术后淤血引起的腹痛多持续不解 病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与大小肠及肠间经脉、脾、胃、肝、胆关系密切

病性:不外虚、实、虚中夹实三类

—实:寒邪内阻,湿热积滞,气滞血瘀

—虚:中虚脏寒

—虚中夹实:正虚而感邪 病势:初多为实证,日久可向虚实夹杂证、虚证发展 病机转化:

鉴别:胃脘痛;蛔厥;脾心痛;胆石症;肠痈;尿石症;胸痹;腹腔内肿瘤症瘕

辨证:辨急性、慢性腹痛;辨病位;辨病性 治则:“通”“实者攻之”“虚者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积者散之”

治法:实证“不通而痛”治当通利祛邪;虚证“不荣而痛”治当温补扶正

泄泻 源流: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下利” 汉唐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不仅外邪可以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也可以导致泄泻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提出分利治泄泻的原则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提出著名的治泄九法。歌诀如下:

淡渗升提清凉疏利, 甘缓酸收温肾燥脾; 固涩之法合而为九,

《医宗必读》所言妙极。 清代医家病因强调湿邪致病的基本机制,病机强调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 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外邪,饮食因素,情志因素,脏腑虚衰 病机:脾不运湿

病机、病理:离不开湿 发病:外邪致病和饮食因素引起的泄泻多起病急,呈急性发病。而情志因素和脏腑虚衰引起的泄泻多起病缓慢,呈慢性发病 病位:在脾胃、大小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关系密切 病性:急性多实证,慢性属本虚标实及虚证

—急:寒湿、湿热、食滞 —慢:脾胃不足、命门火衰为本虚,湿邪为患是标,并兼它邪 病势:急性属实证,湿邪为主,久不愈可转为慢性;慢性期属虚实夹杂及虚证,以脾胃不足、命门火衰为主,兼夹湿邪及它邪 病机转化:

鉴别:痢疾;霍乱

辨证:辨急性泄泻与慢性泄泻;辨寒热虚实;辨泻下物;

23

治法:健脾祛湿

—急泻:湿盛为主重用化湿、燥湿、健脾、消导、分利 —慢泻:脾虚为主当以健脾、温补、升提 —虚实夹杂:补脾与祛邪兼顾 —寒热错杂:温清并用 —久泄不止:宜固涩 临证注: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门留寇;久泄不可妄投分利,以防耗动阴液;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甘能生湿满中;久泄伤阴,忌妄投腻补之品,恐阻遏脾阳

痢疾

特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粘冻 源流: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用白头翁汤一直为后世沿用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 宋·严用和《济生方》正式用“痢疾”病名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病因以“湿热为本”,提出“通因通用”治痢原则 病因病机: 病因:内为饮食不节。内为外感湿热、疫毒之邪

病机:邪蕴肠腑,气血雍滞,传

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 发病:具有传染性,多于一地区流行,易相传染,发病较急。若疫毒内客不除,留连体内,迁延不愈,可反复发作 病位:在大肠,与脾胃关系密切,可涉及肝肾 病性:急性期多实证,慢性期多本虚标实证

病势:易于向下、向里,先入肠胃,久则损伤脾胃、肝肾 病机转化:取决于人体的正气盛衰和感染毒邪的轻重

鉴别:泄泻;肠风;暑温 辨证:辨急慢轻重;辨虚实寒热;辨痢色 治则:急性期祛邪为主,慢性期祛邪与扶正兼顾,宜补宜涩,攻补兼施“热者清之”“寒者温之”“湿者燥之” 治法:调和气血在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均可用。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错杂温清并用,虚实夹杂攻补兼施 金·刘和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赤多多用重用血药,白多多用重用气药 临证注:早忌补涩,忌攻伐,忌分利小便

便秘 源流: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首先提出将便秘从阴阳分类 宋《圣济总录》将本病的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

24

金·张洁古提出虚秘、实秘之别 病因病机:

病因:饮食因素,情志因素,劳逸过度,正气亏虚

病机:大肠传到功能失司 发病:多缓慢发病 病位:在大肠,与肾肝肺三脏关系最为密切 病性:为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

—虚:气虚、阳虚、血虚、津亏、精亏

—实:热结、气郁、寒凝 病势:初多为它脏失调而影响大肠,久则病势逐渐向大肠发展,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伤阴耗液,反过来又影响其他脏腑 病机转化:

鉴别:大肠癌;肛裂 辨证:辨虚实寒热 治则:“通” 治法:实清热、顺气、润肠通便;虚者益气、养血、温通、生津、滋阴、润肠通便。不可一味攻下 第四章肝胆病证

胁痛

源流:

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指出胁痛的发病主要与肝、胆、肾有关

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认为胁痛的病因主要是情志不遂所致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将胁痛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病因病机:

病因:外邪侵袭,情志内伤,劳欲、劳倦过度,淤血内阻,痰浊郁火

病机:肝气郁滞,络脉失和 发病:浊实之邪阻滞胆道所致胁 痛,起病多急,如感受外邪、外伤或砂石所致胁痛,发病急骤且疼痛较重。因精血亏虚,胁络失养,或虚中夹实所致胁痛,起病较缓,如劳欲过度,情志所伤者,发病缓慢而疼痛较轻 病位:在肝胆二经为主,兼及脾 胃、肾

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并见。以实证或虚实夹杂为多见

—实证:气滞、血瘀、湿热等浊邪为主,又以气滞为先

—虚证:阴血不足、肝肾亏虚或阴阳俱亏 病势:

病机转化:表现在邪实积聚于正气耗损两方面

鉴别:胃脘痛;胸痹;悬饮 辨证:辨外感和内伤胁痛;辨胁痛性质;辨胁痛病位

治则: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恢复脏腑功能

治法:疏肝和络止痛 黄疸 源流: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创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 隋·巢源方《诸病源侯论》、宋·宋

25

徽宗《圣济总录》两书都记载了

危急重症“急黄”,并提到“阴黄”一证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又进一步对阳黄与阴黄的辨证论治加以系统化

清·程钟齢《医学心悟》创茵陈术附汤,至今仍为治阴黄的代表方剂

病因病机:

病因:原发病因,继发病因,诱发病因 病机:湿邪困遏,脾胃运化失健,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肌肤 发病:感受湿热疫毒者,病势暴急,病情凶险,传染性强;感受湿热外邪及砂石、虫体阻滞胆道者,起病多亦较急;内伤诸因所致者病势较缓

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心、肾有关 病性:

—外感或急性发作:湿热、疫毒等邪实为主

—内伤或慢性发作: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多

—本虚:脾胃、肝肾、脾肾不足

—标实:湿热、寒湿、淤血为特征,或为阳黄,或为阴黄

—阳黄:湿热 —阴黄:寒湿 病势:

病机转化:

鉴别:黄胖病;萎黄病;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