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38: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三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甲、已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图1),回答1~3题。
1.甲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平原 B.印度半岛 C.撒哈拉沙漠 D.拉普拉塔平原 2.在甲地正午太阳高度由①向②变化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增大 B.北京白昼逐渐增长
C.海口正午时的日影逐渐缩短 D.非洲的恩贾梅纳降水逐渐减少
3.若乙地位于东半球大陆西岸,则流经沿岸的洋流是( ) A.西澳大利亚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日本暖流 D.本格拉寒流 读4月某时某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图2),回答4~5题。
4.图中有降水的地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宁夏平原 C.朝鲜半岛 D.鄱阳湖平原
5.图中M点的风向不可能的是( )
A.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下面是一幅世界地图的一段纬线,P点以东是海洋,Q点以西是海洋。S和T之间是海域,判断6~8题。
6.S—T之间的海域是( )
A.波斯湾 B.墨西哥湾 C.莫桑比克海峡 D.红海
7.实际观测表明,P海岸降水明显多于T海岸,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地形
C.季风 D.气压带、风带 8.Q沿岸地区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读图4,回答9~10题。
9.图示区域位于( )
A.辽东丘陵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太行山东侧的斜缓平原 10.有关①②③④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水稻种植业 B.②地乳牛业
C.③地可以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D.④地发展成柑桔、苹果、梨等温带果园 读图5,回答11~12题。
11.该图表示世界哪类工业生产的分布状况( ) A.汽车工业 B.船舶工业 C.飞机制造业 D.电视机制造业 12.影响该工业部门生产分布变化的区位因素的变化过程是( ) A.资金—技术—劳动力 B.劳动力—技术—资金 C.技术—资金—劳动力 D.资金—劳动力—技术
从两汉到近代,中国选官制度和人才培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回答 13~14题。 13.两汉时期实行的自下而上推举人才为官的制度是( )
A.征召制 B.科举制 C.刺史制 D.察举制 14.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 ) A.教学内容仍然以经学为主 B.新增科目仅有外语门类 C.培养了实际有用的人才 D.标志着科举制度的终结
法制建设和政权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回答15~16题。
15.《大明律》对稳定明初动荡的社会秩序起到一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增加了经济立法 B.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C.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原则 D.废除了株连法
16.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表现为( )
①召开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 ②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 ③成立联合政府 ④制定宪法大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变化。回答17~19题。 17.中国近代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是( )
A.《海国图志》 B.《应诏统筹全局折》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8.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同样为资本主义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下列各项中典型体现这一论述的是( )
A.英国圈地运动
B.法国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1861年改革
19.据统计,1920~1979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总人口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住处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大量进口廉价的农产品 B.美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D.经济危机的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回答20~22题。
20.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的原因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