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9:32: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农业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0049 课程名称:农业信息学

英文名称:Agriculture Informatic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 27

学 分: 1.5

适用对象: 农学相关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40%

先修课程:大学信息技术基础、VB、VF等。 二、课程简介

农业信息学是以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农业生产活动信息为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传输、利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科学和技术性学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信息的种类和特点、农业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农业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农业3S技术和精确农业简介、农业数据处理分析、农业信息服务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农业信息学是一门农业科学与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农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农业信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熟悉分析和利用农业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为将来的农业信息工作、现代农业管理工作等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信息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任务; 2.了解农业信息学的研究的关键技术。

3.了解农业信息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信息

主要内容:农业信息的概念、特性、分类、研究内容。

1

第二节 农业信息学

主要内容:农业信息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的关键技术、学习的意义和应用实践、发展趋势和前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互动讨论

第二章 信息学基础(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信息的概念、性质和度量;信息技术的分类、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

主要内容:信息的概念、性质和度量。 第二节 信息技术

主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内涵,计算机硬件技术简介、计算机软件技术简介,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第三节 信息系统

主要内容: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发展与应用;农业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常见农业信息系统简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互动讨论

第三章 农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工(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信息收集的原则、步骤、途径和方法;农业信息整理加工的原则、基本要求、基本内容。 2.理解农业信息整理加工的意义。 3.了解农业信息的来源与收集途径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信息的收集

主要内容:农业信息的来源、农业信息的收集原则、步骤、途径和方法、常用农业信息网站。

第二节 农业信息的整理加工

2

主要内容:农业信息整理加工的意义、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三)课后练习

围绕一个特定的农业信息收集目标设计收集的步骤、途径和方法方案,并利用设计的方案进行农业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写成报道稿形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互动讨论

第四章 农业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 (4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结构、特征和开发;一些重要的农业数据库及其利用。

2.理解农业数据库系统的类型

3.了解数据库的特征、类型、开发流程、发展现状;农业数据库系统的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据库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流程、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 基于VF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开发

主要内容:VF简介、关系的概念、关系表的建立、数据库的建立、表单设计和表单集的建立、菜单的创建、主程序的编写、项目的建立和编译。 第三节 农业数据库系统

主要内容:农业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结构、特征;农业数据库系统的研制;常见农业数据库系统和利用;农业数据库系统开发的现状。 (三)课后练习

围绕一个特定的内容范围、建立一个农业数据库,要求具有查询、菜单、模型应用等功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互动讨论、建立数据库系统练习。

第五章 农业专家系统(4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专家系统的概念、特征、结构与功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制流程、常见农业专家系统的结构、内容和利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