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49: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

——翻译硕士

1

我最开始根本不是选的学校,我是选的城市,因为个人原因要去北京,又想上个专业性强的学校,所以选学校对我来说就很简单,直接定在了中传。根据我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经历,我觉得大家选学校的时候,应该选那些现阶段你觉得很难,但是经过自己半年到一年的努力,可以考上的学校,如果报的过高,你就很容易成炮灰,过低,又会失去奋斗的动力。最后就是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这个理由是什么都可以,考研很累,你要给自己一个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一个永不放弃的理由。

充斥着纠结,难过,兴奋,紧张的一整年,对于每个考研的同学来说都是一场历练,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你的努力会带给你足够的惊喜。

一整年的时间,纠结,难过,兴奋,紧张,终于尘埃落定,成为了一棵崭新的小白杨。在整个过程中,就默默许下承诺,如果成功,一定要将自己的所有经验如数分享给学弟学妹,希望能对你们的考研路有所帮助。

我介绍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是普通二本院校,英语专业,专八过了,英语能力还可以。 关于初试

中国传媒大学英语笔译是第五批,初试考试科目分为四门:分别是政治,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政治

翻译硕士唯一的一门公共课,而且也很重要。虽然不能说把精力大块的放在政治上,但也要有足够的重视。如果时间允许,一定要看政治的复习参考书,虽然记不住,但也可以有一个大体的框架,这在答题的时候能让你的思路更清晰。 我在复习这一门的时候,是从开始准备就每天给政治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第一遍过得非常认真,没有刻意的去记忆内容,就是精读,理解。并作笔记,把重点抄写一遍,加深印象。

第一遍过得很慢,一个多月吧差不多,尽量一天一章,章节篇幅大的就分成两天。再过第一遍的同时,也要辅助练相关的习题。我的政治用《政治新时器》配合练习配套的1000题,做一章练一章,这个就不多说了。

第二遍就加快了速度,依旧做笔记,但是就是做更重中之重,精炼。同时再次过了一遍1000题。

2

这两遍过完,就快十月份了,我就开始着手做真题,十年真题,我做了三遍。不是为了怕有原题,是巩固知识,同时找到原题的感觉。大题也要做,为了练手感,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遇到不会的题,能从自己得到的知识中快速提取有用的点。大题一定要练。

我这一次买全了肖秀荣系列的全套,知识点精炼没有看完,小本的必背的小册子就来了,时间紧任务重,就舍弃了知识点精炼,有空的时候补充一下,看看里面的表格,巩固自己的框架。小册子里面有些热点的知识一定要背,至少也得有个印象,因为肖四肖八押题并不一定会全押中,不过热点问题终究是热点问题,多了解一下心里也踏实。

然后就是肖四肖八了,一点要多背,选择题练到自己不会再有错题为止。不是说记住了选项,而是记住了知识点,可以把选项里的知识点也总结出来,这样在离开选项的情况下,在对知识点进行记忆。

还有本小册子形势与政策,我这个看的就很粗略,主要是想在看看总结出来的热点问题。还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别的政治讲解人的作品,视频之类的也都有帮助,这个看个人喜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好。总之,政治还是要足够重视。 2.翻译硕士英语

这一门难度大约在专四到专八之间。今年中传的题目不是很难,但是这个难度肯定会有变动。幅度应该就在专四专八之间。

我在复习这一门的时候,基本就是做习题,专八的阅读两本,改错两本,作文一本,专四语法一本。基本中传这一科目的题型也就是这些。单选,阅读,改错,作文。同时我还辅助背了专八的单词,衔接了一些GRE的单词,主力还在专八,专八单词表过了三遍,用的百词斩。纸质的专八单词书也背了一遍。不能说全记住了,但是增加了很大的词汇量。

这一门就是多练,单选偏重词汇,近义词辨析,但是语法也不要忽视,毕竟改错和写作都是需要的。阅读就是多读,多总结生词,读出感觉,像读中文一样读英文。在备考期间我还加入了百词斩的薄荷阅读,阅读一百天,读三本英文书。根据你的词汇量进行书本的选择,读下来还有实体书赠送。挺有意思,而且对阅读很有帮助。

3

改错一直是我的弱项,因为之前语法不扎实,然后买了专四的语法书,语法专四就够了。读了两遍,语法基础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对于改错也很有帮助。改错考的很全面,词汇,阅读,语法,也是多练,多找感觉。作文,我的建议是不要只背模板,一定要自己动手写,然后再和范文对照,看看自己的表达和范文表达的差距。只有自己动手了,在考场上才会以不变应万变,哪怕模板突然失灵,你的头脑也会适应并找出新的解决方案。 3.英语翻译基础

这一门是重头戏了,今年中传是一篇杂文(影视相关)一篇散文翻译,加上词条互译。词条包含的内容新闻影视都有涉猎。

这个虽然形式简单,但是备考过程中也是下了大力气。黄皮书的词条我过了两遍,Chinadaily的红宝书过了两遍,还有“最后的礼物”这本书,非常好,非常值,包含了今年的各种热点,早下手,我买的时候就有点晚了,但还是过了两遍。影视词条可以上网搜,总结出来,进行记忆,影视相关新闻相关都需要了解一下。

文章翻译,就是多翻多看。对比总结。一定要自己着手翻译,而且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量,不要停,尤其临考前,一定也还要保持手感,翻译在我看来艺术性大于技术性,尤其是散文,所以要练出自己的感觉。

我这里用的书是三级笔译的练习,全本做完了,还有张培基的散文,英语文摘(合订本)的新闻翻译,还有武峰的笔译书。就是多练,多写,同时也要看优秀的译文,这样才有进步。翻译两个大本,双面都写满了。还有自己的笔记,总结,当然自己写的好的地方也要认识到。给自己鼓励和动力。

这一块很重要但是篇幅却不多,因为翻译就是欣赏与练习。做翻译首先得享受翻译的过程,然后去力求用最地道的语言翻译地道的语言。那段时间,我临睡前会看原版的《老爸老妈浪漫史》之前已经看过一遍,考研期间不敢开新剧,就是这个剧陪了我好多个月,刷了两遍。看原版一是练听力,二是自己来对内容进行翻译,看看自己能不能抓住影视翻译的感觉。 总而言之,一定要多多练习,多多记忆。 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这一门课,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它包含的知识太广泛了。不能说哪一本书就

4

能涵盖,这个的重点在平时的积累,中国文化读本,自然科学十二讲还是要看的,再选一本参考书,里面的知识点很全,但是琐碎,需要很耐心。

翻译黄皮书也带了百科词条的小册子,那个总结的也很好,这个我也就比较重要的模块复习了两遍。最后依旧是【最后的礼物】极力推荐,里面的热点词条都有涵盖,还有各校的的真题词条汇总。真的是宝贝。

中传这一部分是选择题和名解的合体,词条范围很广泛,有些不太容易复习到。还是多看多积累。很偏的也不要放过。每天都看,这样考前应该就有比较充足的储备了。还要记得关注一些影视,新闻,语言学的知识理论,简单的了解一下。

汉语写作是一篇应用文,一篇作文。

应用文今年考的是演讲,作文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这个可以买一本应用文的参考书,各类形式文章的格式都了解一下。作文考前练几篇找找感觉。 5.然后就是考试了,初试的备考大约就是这样。

备考期间,我的作息时间是六点起床,到中午十二点,然后一个半小时吃饭休息,一点半开始到六点,休息。晚上我的状态不太好,状态好就是七点到九点,状态不好时间会短些。我晚上不熬夜,因为一熬夜我第二天基本就废了。考研,还是要把身体保养好,早睡早起,该吃吃,该锻炼锻炼,熬夜不是很可取,但是也看每个人的习惯。

复习地点,如果有条件,还是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最好,因为至少还能出门,路上还能活动活动,学习氛围也会更浓厚。不过,在家学也没有那么不可取,真心要学习,身居闹市都犹如幽静。

自己在家学还有个好处就是这张桌子就是你的,不用担心抢座,而且如果定力够,睡一会起来就能学,省了路上的时间。不过,就是会很压抑,因为空间很小。这个就是看个人。能找到一个考研小伙伴很重要,考研路很难,两个人相互鼓励,扶持。

初试,不难。真的静下心来学习就是王道。相信你付出的和你得到的会成正比。

忘了说真题,真题中传的资料很少,因为是个新专业。但是也要练习,努力寻找出侧重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