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5:27: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测试卷 总得分________
基础知识及运用 (30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2分)
(1)玄虚( ) (2)渺茫( ) (3)诓骗( ) (4)脊梁( ) (5)修身( ) (6)藻饰( ) (7)诘难( ) (8)伦理( )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诚意 滞碍 吹毛求疵 持之以桓 B.模式 素材 狂忘自大 因小失大 C.汲取 创意 不求甚解 咬文嚼字 D.推敲 怡情 轻而一举 不言而喻
3.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换上恰当的成语,填在括号里。(2分) A.街上的行人肩挨着肩膀,脚跟碰着脚跟,多极了。( )
B.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们不能把它放在一边,不加理睬,应该向别人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
C.张强学习特别刻苦,成绩很突出;他非常关心同学,常常真诚地帮助同学,同学们打心眼里佩服他。( )
D.他读书总是马马虎虎,对书里的内容总是食而不化,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所以书读了不少,进步却不明显。( )
4.找出并改正下面语段中的3个错别字,书写在方格中。(2分) 有些人总是把自己的现状归咎于运气;他们怨天由人,则备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好条件,感慨生不逢时,这样的人除了报怨,只会消极等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积极的心态则是他成功的起点。
错别字
改正
5.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入括号内(2分) (1)辨伪去妄( ) A.乱七八糟 B.异想天开 C.随心所欲 D.荒诞不合理 (2)不计其数( ) A.计算 B.主意、策略 C.计划、谋划 D.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 (3)平淡无奇( ) A.罕见的 B.特殊的 C.出人意料的 D.惊异 (4)高谈阔论( ) A.有钱财,阔气 B.广阔 C.无有边际 D.宽敞 6.下面横线上应填关联词语依次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王明飞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________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________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________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A.但是 而 所以 B.因为 但 然而
C.因为 而 所以 D.但是 但 因此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
B.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C.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D.《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目的,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8.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②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④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9.下面是营业员向来到柜台前的顾客的发问,最得体的一项是( )(1分) A.同志,你要点什么? B.同志,你买点什么? C.同志,你想看看什么? D.同志,你想买点什么? 10.对下面句子表达方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如何对待历史事实是个严肃的问题。(议论) B.有的说螃蟹与葡萄“相克”,有的说螃蟹与五加皮酒“相克”。(说明) C.秋凉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描写) D.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事实是……(记叙) 11.下列句子加粗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电话铃声继续响着,但齐仰之闻所未闻,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 B.王刚同学勤奋学习,每遇到难题,总是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请教。 C.小明犯错误,好狡辩,批评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D.学习科学知识,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12.下列名言警句与作者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C.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D.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苏轼
13.根据下面语境该如何回答,选择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 )(1分) 你正在忙自己的事,同学来找你出去。 A.急什么?没看我忙着呢? B.请等一会儿,我把事情做完就来。 C.你来得可真是时候,我去不了。 D.你怎么偏在这时候来找我呢?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实行改革以后,这个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B.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10月1日的国庆节。
C.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破坏它,实际上是危机人类自身。 D.要防止以偏概全、一叶蔽目的片面、急躁情绪。
15.下列这段文字中,有叙述,也有议论,请指出哪些句子属于叙述,哪些句子属于议
论。(2分)
①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②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③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④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⑤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__________属于议论;__________属于记叙。
16.下面是某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一段话,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一处是______(只填序号)应改为_____(不能改变原意) (2)语言不简明的一处是_______(只填序号) (3)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只填序号)
阅读 (40分)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便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