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0:2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的时间、分布的地区及其处境;匈奴贵族灭西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出现;南方及西南、西北等地的民族融合。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斗争不断。同时,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直接,更加频繁。原有的民族布局被大迁徙所打破,民族大融合加强。通过民族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北朝民族融合内容,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有史有论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古代民族大融合加强的重

要时期。魏孝文帝的改革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迁都与改革措施,推动了鲜卑等北方民族学习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加速发展。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魏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的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民族大融合的加强使中华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教学要点

一、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混战 1.少数民族内迁的时间

2.内迁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分布及处境 3.内迁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混战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背景 2.改革的主要内容 3.改革的历史作用 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1.北方民族大融合

2.南北及西南、西北的民族融合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为一课时,是带星号的非考试内容。教师

可自行确定教学重点,并相机解决教学难点。 二、讲授本节具体内容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上节内容,对东汉末年以来我国人口的移动及社会分裂状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进而分析“永嘉之乱”出现的原因和影响,为讲授本节内容作好准备。 三、关于“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汉以来,我国北方、西北一些游牧民族陆续越过农牧分界线,向内地迁移到辽西、幽州、并州、关陇等地,同汉族杂处而居。民族关系日益复杂。西晋灭亡前后,各族纷纷建立政权,混战不休。4世纪中期,氐族贵族在关中建立政权,到苻坚上台时,前秦在内政、经济诸方面已有了起色。苻坚励精图治,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封建统治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前秦强大起来。376年,前秦统一了北方,“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苻坚自恃兵力强盛,不听劝阻,发动对东晋的战争,结果一败涂地,北方又陷分崩。5世纪前期,鲜卑族的北魏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对于十六国的纷扰战乱,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评价,既要看到这样长时间的分裂混战对农业生产和文化发展的破坏,又要看到民族融合加强的历史趋势。 四、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可从几方面归纳:其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