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3 8:57: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知识与能力 网校学习笔记整理版
第一单元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教育概述
【大纲要求】
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考试题型】
题型以选择题和辨析题为主。 【高频考点】
1.教育的属性 2.教育的概念 3.古代教育内容 【考点速记】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进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都叫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真题】 [辨析题]
1.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2013年上] 【参考答案】
(1)这句话是片面的。
(2)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各类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之分,只有起积极影响的我们才称之为教育。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1、含义:是指能够对他人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起到良好影响作用的人。
2、外延:
家庭中的父母;社会上一切能对他人起到良好影响作用的人;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二)受教育者
1、含义:是指能够接受他人的影响者。
2、外延:主要是指年轻一代,也包括在各种教育形式中学习的成年人。 (三)教育影响 1、含义:凡促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联系的所有精神的和物质的信息因素。 2、外延: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两个方面。 三、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
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评价:在人类之初,人类对自然与自身的认识有限,知识总体水平比较低,
因而这种教育起源的观点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二)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评价: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
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三)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无意识的心理模仿。
评价: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
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但他们的
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四)劳动起源说: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劳动。 评价:这种观点认识到了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
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它克服了教育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在教育社会属性上的认识缺陷,承认“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的观点,看到了社会性是教育起源的关键问题。
四、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
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不是后天的习得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动物没有语言,不具备将个体经验积累起来向他人传递的能力。动物教育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维持生命,而人类教育的结果则是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2、教育是有目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借助语言文字的信息载体功能,使人类的经验保存和传递。
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于其他以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真题】 [单选题]
1.“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后,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C.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辨析题]
1.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参考答案】
此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社
会活动,其他物种由于没有意识、思想,当然就没有基于意识和思想的社会活动,当然也就没有教育现象。动物所谓的“教育现象”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那只是动物的遗传性本能,不属于社会现象,因而不属于教育活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人类教育随人类出现而产生,只要人类存在,人类的教育就得以存在。
2、教育具有历史性。是指每一具体历史时期的教育有跟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表现,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领域有些内容不受社会发展影响具有独立性。表现在历史继承性和发展不同步性两个方面。 【真题】 [单选题]
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A.延续性 B.模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时代性 D.独立性
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 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
C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 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五、教育的形态 (一)原始教育阶段
1、含义:原始教育主要是指原始社会的教育。 2、特点:
(1)教育没有阶级性,所有成员都平等地接受教育,教育内容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略有差别。
(2)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帮助年轻一代适应生活。内容包括生产经验、生活规范、宗教、艺术等。
(3)教育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二)古代学校教育阶段
1、含义:古代学校教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我国商代最早出现了学校,称庠、序、校。
西周以后有“国学”和“乡学”之分。教育内容以“礼、乐”为核心。称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西汉之后内容为四书、五经。 【真题】 [单选题]
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 2.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 A.殷商 B.西周 C.春秋战国 D.夏朝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古代希腊:
教会学校教育内容: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学、音乐。合成七艺。
骑士学校教育内容:骑马、击剑、投枪、打猎、游泳、下棋、吟诗。 2、特点:
(1)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2)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学校教育基本上脱离了生产劳动。 (3)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的人文科学,轻视生产劳动。 (4)教育的组织形成主要是个别教学。 【真题】 [单选题]
1.古希腊斯巴达教育培养目的是( )
A演说家 B智者 C军人和武士 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三)现代学校教育阶段
1、含义:现代学校教育主要是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2、特点:
(1)学校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教育普及程度日益提高。 (2)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紧密,自然科学内容大大增加。
(3)学制的多样化,初等、中等教育日益普及,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4)班级授课制成为基本的组织形式,现代化教学手段得到广泛应用。 【拓展】
六、教育特点
基础性: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都是基础教育,高中是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基础的。
中学教育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成长为合格劳动者打基础。二是为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基础。三是为个人终生学习打基础。
全面性:要求中学必须对学生施行全面教育。培养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义务性(初中阶段):公民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分初等教育和初级中学教育两个阶段。
七、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教育的全民化:教育面向所有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分配均等;扩大教育自主权,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形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管模式等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以及教育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
第二章 教育学概述
【大纲要求】
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考试题型】
题型一般为选择题。 【高频考点】
1.萌芽阶段:《学记》、《论演说家的培养》。 2.独立阶段:《大教学论》
3.多样化阶段:斯宾塞、杜威、凯洛夫、陶行知。 4.深化阶段:布鲁姆 【考点速记】
一、教育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三、教育学基本规律
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一般是循着两条线索逐步深入的,一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活动两条最基本的规律。
四、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阶段(公元前5世纪到16世纪)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代表人物和著作
代表人物 :孔子、韩愈、朱熹、颜元等 代表作 :孔子的《论语》,韩愈的《师说》,朱熹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
(2)《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仅1229个汉字。 主要观点: 教育的作用: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启发式教学: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教然后知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尊师重道:“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长善救失: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3)《论语》的教育思想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学而时习;“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古希腊、古罗马) (1)代表人物和著作
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教育理想是培养哲学王。 亚里斯多德的著作:教育观点在《政治学》和《伦理学》。 昆体良的著作 :《论演说家的培养》(又称“雄辩术原理”) 苏格拉底:创立问答式教学方法,称产婆术。
(2)昆体良和《论演说家的培养》
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比学记晚300年。 【例题】 [单选题]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 D《孟子》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故教学相长。”这句话出自( )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学记》 3.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原理 C论雄辩家 D论演说家的教育 (二)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到19世纪40年代) 1.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
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该书是西方近代第一部著作,标志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2. 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第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赫尔巴特是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被称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3.此时期有影响的其他著作: 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的《论人的教育》。
4.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人是康德。 【例题】 [单选题]
1.第一本独立形态时期的教育学著作是( )。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 《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2.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三)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 1、实科教育: 代表人物:斯宾塞
著作:1861年出版《教育论》
观点:重视实用知识,反对思辨。其观点被称为实质教育派,与传统重视思辨的形式教育论相区别。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真题】 [单选题]
1.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
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卢梭 2、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拉伊.梅依曼
著作:1903年出版《实验教育学》
观点: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以生物学为基础,把生物的活动过程移植到教育中来。 【真题】 [单选题]
1.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梅依曼 D.洛克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 著作:1916年出版《民主主义与教育学》
观点:主张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影响:现代教育学派代表。 【真题】 [单选题]
1.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指导的“三中心”是( ) A.儿童、教材、活动B.教师、活动、经验 C.儿童、活动、经验D.教师、经验、教材 4、前苏联教育学:
凯洛夫的《教育学》:1939年,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出版。该书重视系统知识的教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他著作: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 【真题】 [单选题]
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 20 世纪 20-30 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 2.苏联十月革命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的教育家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5.中国近代教育学 《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新教育大纲》,杨贤江,1930年,以李浩吾的笔名发表。
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蔡元培: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将其教育救国的思想用于改革北大,
使北京大学一举成为我国学术研究气氛浓厚的高等学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真题】 [单选题]
1.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2.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 )。
A.因材施教 B.遵循自然 C.教学做合一 D.官能训练 (四)理论深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 (一)学生智能开发理论的研究: 1.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结构的研究 2.加德纳多元智力结构理论的研究 (二)课程理论研究的三大典型学派: 1.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1963年,《教育过程》,提出掌握学习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法。
2、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
瓦.根舍因,德国科学教育家,《范例教学原理》,创立范例教学论。强调教学内容的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3、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 赞可夫,1975年,《教学与发展》,探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提出“最近发展区”。
(三)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和谐发展思想,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关心孩子的成长》等。 (四)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布鲁姆,美国心理学家,《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创立掌握学习法。
(五)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论。 保罗朗格朗,法国教育家,1970年,《终身教育引论》。 (六)小园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
小园国芳,日本著名教育家,提出“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主张受教育者在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等6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主要著作有:《教育立国论》、《全人教育论》、《母亲的教育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哲学》。 【真题】 [单选题]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家是( )。 A. 杜威 B.布卢姆 C.奥苏贝尔 D.布鲁纳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大纲要求】
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考试题型】
题型一般为单选题和辨析题。 【高频考点】
1.教育与经济(生产力)关系 2.教育与政治关系 3.教育与文化关系 4.人力资本理论 【考点速记】
一、政治(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1、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教育通过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和制造舆论,促进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例题】 [单选题]
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2.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者权力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质量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辨析题]
1、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2012年下] 【参考答案】
此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其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利;其次,教育可以通过培养政治人才、培养国民的思想观念,传播思想、制造舆论等途径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稳定、完善和发展,但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也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发向。
二、生产力(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规格。 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结构。
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内容和手段。 2、教育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来促进生产力发展。
教育通过传播、推广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通过直接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真题】 [单选题]
1.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 )。 A.制约与促进 B.共性与个性 C.影响与干涉 D.培养与推动
2.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
A人口分布 B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 D生产力水平
3.教育能够把潜在劳动力转化成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文化观念制约教育观念。 文化制约教育内容。 文化模式制约教育模式。 2、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 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真题】 [单选题]
1.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清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
A选择功能 B发展功能 C传递功能 D保护功能